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項關于能源消耗的研究揭示了加密生態系統內的設計選擇對于建立一個環境友好型主流支付系統的重要性。
在題為“數字貨幣與能源消費”(DigitalCurrenciesandEnergyConsumption)的研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不同的設計元素對加密資產的能源消耗進行了研究,以評估開發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理想機制。
幣安:所有待處理的比特幣提幣請求已全部完成:金色財經報道,交易平臺幣安:所有待處理的比特幣提幣請求已全部完成。幣安于約9小時之前恢復了比特幣提幣,并表示待處理的交易正通過更高的交易費用來代替處理。[2023/5/8 14:50:10]
不同支付系統核心處理每筆交易的能耗估計(以千瓦時計)來源: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享了圍繞數字貨幣的環境影響進行政策討論的基礎工作,建議放棄基于工作量證明(PoW)的分布式賬本(DLT)應用,并補充道:
三箭聯創:LUNA事件中其頭寸遭FTX/Alameda獵殺,導致損失全部資金:11月13日消息,三箭資本聯合創始人Kyle Davies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平臺發文稱,今年5月時,LUNA暴雷后的一系列事件讓其極為震驚。如今他了解到,是FTX/Alameda在該事件中對三箭資本頭寸進行了獵殺,最終導致其損失自身和LP/債權人的全部資金。
Kyle Davies補充表示,他認為LUNA/UST是前所未有的項目,三箭資本被其贊助人、創立者和團隊的質量所吸引,確實沒有在機制上投入足夠的調查時間,但三箭也沒有想到會被FTX這樣的主流交易平臺獵殺。LUNA事件中讓他明白了永遠不要盲目相信的道理。[2022/11/13 12:59:28]
“特別是比特幣,這一類型中最著名的應用,據估計每年消耗大量能源(約144太瓦時)。盡管可擴展性解決方案降低了每筆交易的能源成本,但它們并沒有減少總體能源支出。”
以太坊L2網絡總鎖倉量為46.5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L2BEAT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以太坊Layer2上總鎖倉量為46.5億美元。其中鎖倉量最高的為擴容方案Arbitrum,約23.7億美元,占比50.94%;其次是Optimism,鎖倉量為14.2億美元,占比30.66%;第三為dYdX,鎖倉量為3.63億美元,占比7.81%[2022/10/22 16:35:28]
然而,該國際組織承認,與傳統金融系統相比,非PoW、受許可的加密資產帶來了更高的能源效率:
“相對于現有支付系統,非PoW、受許可的加密資產降低能源消耗的潛力來自于核心處理架構和用戶支付方式的節能。”
從這項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各國央行提出的建議是“以環境友好為明確目標設計CBDC”。這意味著從實驗階段就開始選擇“碳足跡低于央行傳統系統”的平臺、硬件和設計方案。
除了環保要素外,IMF還建議各國央行在CBDC中包括其他功能,如合規性、更高的彈性和離線功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指出,政策制定者將通過權衡技術的底層設計對環境的影響來考慮加密貨幣或CBDC的主流化。在這項研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全球支付系統每年的能源消耗為47.3太瓦時,大致相當于葡萄牙和孟加拉國等經濟體的年能耗。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非營利性DLT生態系統提供商IotaFoundation與戴爾科技合作開發了一個實時碳足跡跟蹤系統。
這一舉措將實現對BioE可持續能源和堆肥設施的碳排放的近乎實時的跟蹤。IotaFoundation的可持續發展負責人MathewYarger表示:
“我們現在能夠跟蹤和驗證有關氣候變化的數據,以及我們如何積極努力以前所未有的水平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方式。”
來源:金色財經
介紹 我擁有其中一些代幣的倉位,但在法律上我并不能以對我有利的方式進行交易。這些都不是財務建議,我相信這些代幣中的許多都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表現。所以請以你自己的方式進行投資.
1900/1/1 0:00:00你聽說過像?Synapse、Multichain、Stargate、Thorchain、Cosmos這些跨鏈橋嗎.
1900/1/1 0:00:00May.2022,VincyDataSource:FootprintAnalytics-MeebitsDataAnalysisMeebits由LarvaLabs于2021年5月推出.
1900/1/1 0:00:001.歐洲央行結束購債,將在7月溫和加息25個基點周四,歐洲央行公布貨幣政策聲明,并頂住了加速退出負利率的壓力,該行表示預計在7月上調利率25個基點,并在9月再上調25個基點.
1900/1/1 0:00:00Gitcoin已經開啟了第14輪捐贈,本輪里,依舊可以看到此前參與籌款的項目,也出現了很多新項目,目前最高個人捐贈約15000美元,而最高預計補籌款約11萬美元.
1900/1/1 0:00:00談起網約車平臺,在國內我們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滴滴,在海外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Uber。實際上在美國還有一家和Uber名氣不相上下的公司,它就是Lyft.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