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區塊鏈:為什么區塊鏈需要Web3.0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在上一篇《為什么Web3.0需要區塊鏈》中,我們探討了為什么 Web3.0 應用/平臺需要將區塊鏈作為底層組件來構建和驅動的問題。而本篇我們將會辨析,區塊鏈與區塊鏈有所不同,不可能由一條鏈解決所有問題。

Web3.0 平臺內的區塊鏈,應特指面向應用的區塊鏈——與以太坊這種公鏈有著巨大差異。

世界計算機

2017年左右,以太坊被認為是一臺“世界計算機“——一臺永不宕機,全世界每個人都可以寫代碼在上面運行的機器。

就其這兩點來說,以太坊確實做到了(永不宕機,人人運行)。但大眾通常理解的”計算機”,是一種能夠做通用計算的工具。而以太坊的計算成本非常高昂,并不能用來做通用計算,更不能做大數據計算之類的事情。從這個定義來說,以太坊并不是一臺通用計算機,其最多只能算作是專用的計算器。計算不考慮成本,就是耍流氓。在2021年的當前,已經無人提“世界計算機“這個概念,以太坊早已變換了其自身的定位,其作為“世界計算機“的理想,算是失敗了。參見:《為什么我不再把以太坊解釋為“世界電腦”》。

關于世界計算機,我們有一個很好的類比物——目前火熱的后云原生的 Serverless 技術棧。Serverless 也具有“世界計算機“的特征:只關心業務功能實現,不關心系統資源分配和運維,不關心擴容問題,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寫代碼在上面運行等等。由于這種類比性,我們可以以 Serverless 領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來說明區塊鏈如果作為世界計算機會存在哪些問題:

成本問題:Serverless 在專用領域的短平快服務上占優勢,拿來做長期服務和通用計算,在成本上反而超過傳統容器計算。參見:《Serverless is more expensive than you'd expect

》,《Serverless vs Docker Containers— what to choose in 2020? (updated)》

擴容問題:世界計算機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自動擴容。對客戶來說,世界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應該是沒有上限的(雖然每一次計算有限制,但是應該可以橫向容納幾乎無限多的函數實例服務,并且不同的函數并行之間不會有明顯資源競爭)。而擴容問題是區塊鏈領域最難的問題,沒有之一(參見:《區塊鏈可擴展性概述[2020]》)。從這一點來看,區塊鏈在這個方向上比較悲觀。

平臺綁定問題:目前 Serverless 還有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平臺綁定。你所開發的 serverless 程序被強綁定在某一個云平臺上的(Amazon Lambda, Microsoft Azure 等),如果想切換平臺,就得重新為新平臺編寫代碼,重新經受驗證,這個代價太高了。這也是很多客戶,特別是企業級客戶最重視的問題之一。即使基于區塊鏈實現了世界計算機,這個問題也是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最后,我們來一個靈魂發問:世界計算機,是否是另一種形式的中心化?

不管怎樣,Dfinity(https://dfinity.org/) 在這個方向上仍然在積極地探索著。

DeFi 大爆發

世界計算機做不成了,以太坊的出路在哪?

早在2018年,《以太坊的故事結局不是“ 世界計算機 ”,而是“開放金融”》一文就認為以太坊最適合 DeFi,即開放金融。因為逐漸有豐富的金融類協議,在以太坊上建立起來了,其文中對這些金融類的應用進行了歸類,看到了 DeFi 對傳統金融體系發起挑戰的可能性。

到了 2020 年,由于客觀條件的成熟以及某些偶然性因素(比如流動性挖礦)的觸發,以太坊迎來了 DeFi 大爆發,DeFi 正式成為以太坊上的殺手級應用。Compound, Maker, Aave, Synthetix, Curve Finance 等頭部應用迎來了大量的用戶增長。參見:《DeFi explosion pushes Ethereum price to 2020 high》。所有人都在歡呼,以太坊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核心。

但是 DeFi 大爆發也引起以太坊平臺上一些嚴重的問題:網絡擁堵,手續費高漲,導致抵押規模和用戶規模擴大受限。這是典型的負網絡效應。

也就是說,現階段的以太坊已經無法承載這么多的價值了。

價值溢出

由于現階段以太坊如此擁堵,而 Eth 2.0 又遙遙無期,于是社區在擴容問題上進行了大量的討論和創新,現在基本上達成了先建設二層網絡的共識——通過二層網絡來擴容。目前二層網絡有多個方向同時在探索,Optimism Rollup,ZK Rollup, Arbitrum,Polygon 等等,不同的方向上競爭非常激烈。

其中 Polygon 目前風頭最盛(參見:《DappRadar 二季度報告:DeFi 鎖倉仍集中在以太坊,Polygon 生態增長迅猛》)。而目前 Polygon 的實現,嚴格來講并不能算二層網絡,它其實是一條側鏈。側鏈本身只是一個概念,并不能算是一種具體的擴容技術手段。側鏈是一種相互關系,也就是說,通過一個橋連接的兩條鏈,它們互為側鏈。只是當前 Eth 基本一家獨大,幾乎所有的有價值資產都在 Eth 上,Eth 自身性能又弱,所以會讓人感覺所有“搭了橋去 Eth“的鏈,都可以算是 Eth 的側鏈(參見:《區塊鏈擴容前史:狀態通道、DPoS、大區塊與側鏈》)。從這一點來講,Polygon 的方案其實可以跟 NEAR,BSC 這些公鏈對以太坊的擴容思路歸入同一類。

澳新銀行:美聯儲料將加息25個基點:4月27日消息,澳新銀行分析師表示,他們預計 FOMC 將在下周會議上加息 25 個基點。這將使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上限為 5.25%。而他們的基準預測是美聯儲會再有一次 25 個基點的加息,使利率達到 5.50%。

不過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緊縮周期可能已接近尾聲。他們預計未來的利率決定將由逐次會議決策。他們對 GDP 的預測是,去年加息的滯后效應將在第二季度產生更深刻的影響。他們預計消費和勞動力市場增長將放緩。

然而,核心服務通脹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緩解。此外,銀行償付能力是 FOMC 將會考慮的一個問題。當務之急是控制通脹,以保護銀行資產的價值。他們預計聯邦基金利率將在 2023 年下半年保持穩定,以抑制通脹。(金十)[2023/4/27 14:30:34]

打個比方,以太坊就像一個蓄水池,雖然想盡辦法在給它挖寬挖深,但是始終趕不上水(價值)流入的速度,于是漸漸就容不下這么多價值了,于是就會(價值)溢出。這就是以太坊的價值溢出效應。

不僅是二層網絡,包括各種公鏈(可歸類于側鏈網絡)都想抓住機會,爭奪這種溢出效應。如:BSC, Solana, NEAR,Polkadot 等等。參見:《解析 Layer 1 競爭格局:新公鏈的機會在哪里?》。

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現象,區塊鏈世界,已經不可能是一條鏈獨步天下了,未來一定(其實現在已經)是一個多鏈的世界。即使以太坊2.0成功上線,也不大可能解決以太坊1.0 DeFi 擁堵的問題,參見《以太坊 2.0 中的 DeFi:城市、郊區和農村》。

如前所述,我們堅信未來是一個多鏈的世界。那么,這些鏈之間,是不是就是混沌的,雜亂無章的存在形式呢?

要研究一個系統的結構,應該找到一個基本量。從不同的基本量出發,可以給系統劃分出不同的結構。而在這里,我們沿用上一節提到的基本量:價值捕獲。

我們從價值捕獲的角度來劃分,可以將區塊鏈世界劃分為一個三層同心圓結構:

區塊鏈宇宙層級結構圖

對此層級結構圖解釋如下:

我們從最內核圈層 Circle0 或 C0 看起。處于最內圈層的是 Bitcoin 和 Ethereum,它們的總價值占據了目前區塊鏈市場的大部分(本文成筆時,大概占 64%)。Bitcoin 通過在以太坊上封裝質押而進入 DeFi 領域。以太坊是整個區塊鏈宇宙價值的核心,也是價值輸出的源頭。

第二圈層 Circle1 或 C1,包含以太坊的各個二層網絡,和各種側鏈,以及其它所謂的 layer1 公鏈。它們捕獲從以太坊溢出的價值,并共同參與組建 DeFi 大生態。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基于合約開發的 Dapp 應用都屬于這一層。

第三圈層 Circle2 或 C2,是各種面向特定應用的區塊鏈,Application-specific Blockchain, 簡稱?Appchain。這些 Appchain,用于承載各種與現實世界接軌的落地性應用,也即 Web3.0 App。筆者傾向于將這些應用與金融(DeFi)或資產(比如 NFT)屬性相關的應用區分開。Web3.0 App 更多地對應于傳統 Web2.0 世界的應用,或者一些新場景的應用。Appchain 是這些 Web3.0 App 的核心組件(參見《為什么Web3.0需要區塊鏈》)。Web3.0 中的區塊鏈,指的就是 Appchain。

三個圈層 C0, C1, C2,其中 C0, C1 主要用作資產和 DeFi 相關的應用,C2 主要面向具體的落地應用,即 Web3.0 應用。

那為什么 C2 不可以用作 DeFi 呢?其實也并不排除。但從總體上來說,C0, C1 已經能把 DeFi 問題解決好了,沒必要讓 C2 參與進來了。C2 層應該專心處理 Web3.0 的問題。

這里,我們提出的這套分層理論,有幾個方面的意義:

第一個意義是,價值捕獲的分層:一條鏈容納不下所有價值,必然分配到多條鏈上去。

第二個意義是,安全性的分層:不是所有鏈都需要同樣的安全級別,有些追求更高的安全性,有些追求更高的性能,有些追求更高的可擴展性。三個圈層由內及外,可以認為安全性需求逐漸減弱,性能需求逐漸提高。

第三個意義是,業務焦點的分層:DeFi 與 Web3.0 業務相互分開,各自將精力放在不同的關注點上,解決好各自的問題。同時,也需要研究出適當的機制,讓兩個部分可以交互協作。

簡單說來,就是不同的區塊鏈在不同的層上干不同的事情。

回顧區塊鏈的發展,會發現其最初就是圍繞金融問題而做的一系列創新。也正是在這些大量的創新的積淀下,才有了 DeFi 的爆發。如前所述,我們將 DeFi 與 Web3.0 兩者分開。DeFi 是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縮寫,指那些建立在區塊鏈網絡之上的金融應用,而?我們定義 Web3.0 特指構建于開放協議之上的所有非金融應用。兩者有清晰的邊界。

對沖基金Gotbit Hedge Fund推出Web3加速器計劃“Odyssey”:金色財經報道,對沖基金Gotbit Hedge Fund宣布推出Web3加速器計劃“Odyssey”,旨在推動任何尋求為 DeFi 和 Web3 基礎設施構建解決方案的項目、區塊鏈技術公司、以及私人實體,并進行早期階段或種子階段投資。據悉,第一批有9個項目入圍,分別是 Arcana、DeFiHelper、Farm xyz、Firepot Finance、Interest Protocol、Kinetex Network、Movement 、 Stable Battle和Trait Swap,第二批申請計劃在一個月左右開放。(globenewswire)[2023/4/19 14:13:24]

那么,DeFi 和 Web3.0 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我們先從金融說起,金融是什么?劉俏教授曾在《如何重塑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金融》中總結:在現代經濟體系下,金融是由實體經濟、金融系統、政府宏觀政策、國際資金流動、資產定價等模塊交互形成的一個復雜生態系統。與此同時,他認為好的金融一定是中介成本最小化的金融。

在 Web2.0 互聯網時代,謝平教授和鄒傳偉博士提出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在《互聯網金融的基礎理論》文章中,他們認為互聯網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提高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效率,拓展交易可能性邊界,使資金供需雙方可以直接交易,從而改變金融交易和組織形式。

理想情況下,在互聯網時代,資本應該像信息一樣無縫流通,交易成本應該是最小的。但是劉俏教授認為過去130年金融資產的平均成本基本未變,他將這種現象稱為“金融發展之謎”,即金融不斷演進,卻沒有帶來金融中介成本的下降。

如何把金融中介成本降下來?這是構建 DeFi 的加密世界的工程師和創業者正在做的探索與試驗。

DeFi 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創建一個更開放和透明的金融服務系統,其顯著特點是無須許可的開放性和交易數據的透明性。同時其結算是即時的,其金融服務是全天候??7* 24 小時,而目前我們的全球金融體系只在朝九晚五的時間 (非周末和節假日) 內運作。

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兩者的技術架構圖對比如下:

圖片來源:《加密資產不是洪水猛獸,讀懂 DeFi 基礎架構基本特質與變革潛力》

通過簡單對比兩者的架構圖,DeFi 應用正在試圖從基礎層上重建金融服務,其運行成本會比傳統金融低幾個數量級。

目前的 DeFi 主要集中在金融的支付與清結算、資金融通等功能上,在金融風險評估,社會資源配置,尤其是金融合規可監管方面與金融科技的發展相去甚遠。我們以傳統借貸的例子對比來看,企業貸款做生意,產生價值收入還貸,銀行收取利息。而 DeFi 大都是只在協議之間流轉,資金沒有進入社會領域,沒形成有效的閉環,并未發揮金融對社會資源配置的功能。

因此,DeFi 只是在金融服務方面先行一步,MakerDAO,Compound,Uniswap,Synthetix 等代表性的項目引發了 DeFi 浪潮。但在經歷了時長近一年的爆發式發展后,DeFi 的發展現狀很“內卷”,各個賽道(以太坊,波卡等不同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擠滿了同質化的項目。DeFi 迫切需要向外突圍,尋找新的市場空間,尋找能與實體產業結合的真正的價值閉環。

傳統金融與互聯網的關系,可以用下圖展示:

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

傳統金融為互聯網創業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天使,種子,貸款等形式),而互聯網企業將產生的利潤的一部分,作為本息還給金融機構,實現了金融與實體產業的閉環。

類似地,在 Web3.0 時代,我們認為 DeFi 與 Web3.0 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去中心化金融與 Web3.0

上圖中 DeFi 給 Web3.0 的應用項目(App)融資,Web3.0 的應用項目產生持久利潤(類比Web2.0互聯網應用的持久利潤),并對投資方產生(返還,分配)利息收益,從而對 DeFi?實現真正的價值輸入。

區塊鏈發展到 DeFi 階段,如果要真正長久地發揮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它需要依賴 Web3.0 的價值輸入。Web3.0 是 DeFi 與現實世界的接口。

我們前面提到,每一個 Web3.0 App 中,都應包含一個 Appchain。然后,眾多的 Web3.0 App(平臺)一起,共同創造了 Web3.0。他們的關系呈現出來,便是下圖:

數據:99999996枚BUSD從幣安轉移到未知錢包:金色財經報道,WhaleAlert數據顯示,99,999,996枚BUSD(99,999,996美元)從幣安轉移到未知錢包。[2022/9/29 22:39:56]

Web3.0 Times

可以看到,相比于 Web2.0,在 Web3.0 時代,我們多了區塊鏈(應用鏈)的內核。

DeFi 基礎設施層的區塊鏈和 Web3.0 應用中的區塊鏈,它們是有差別的。

再次回顧區塊鏈的發展史,誕生區塊鏈概念的比特幣項目開啟了挑戰央行對貨幣和金融體系壟斷的大門,從這個角度來講,比特幣是最初形態的 DeFi。隨后由 Daniel Larimer(BM)創建的 Bitshares(中文名比特股 BTS )可以看作是第一個嘗試 DeFi 的項目。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BTS 的探索最終流產。后來 Vitalik Buterin 提出了以太坊,它建立了一個可編程的、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區塊鏈,期望成為去中心化應用開發平臺。至此基于智能合約技術,全球加密開發者進行了各種積極的探索,開發了各種類型的去中心化項目(金融,游戲,社交媒體等)。根據當前Coingecko市值分類數據,我們會發現市值排名前三的是穩定幣,交易類,DeFi,這些均為金融資產交易類的應用。從這個角度來講,智能合約并不適用于開發所有領域的 DApp,而是更適合金融領域 DeFi 應用。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出現了 Cosmos SDK,Substrate,Muta 等區塊鏈開發框架,這為開發人員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于智能合約的方式來創建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合約是面向一個通用的虛擬機開發,受限于底層虛擬機的限制,可定制性較弱;而使用區塊鏈開發框架,開發人員則可以選擇框架中各種可用的模塊(比如共識,治理等組件)或者構建自定義模塊來快速定制和啟動一條區塊鏈,這樣就大大提升了靈活性。比如:由于證券型通證(security tokens)需要基礎設施層具有更多的功能來確保監管合規性和增強機構信心,Polymath 為此專門構建了一條區塊鏈?Polymesh?來更好地實現證券型通證的創建、發行和管理。Compound 則專門構建了?Gateway?區塊鏈來實現跨鏈利率市場。這些團隊由于智能合約平臺的某些限制轉而選擇構建應用鏈,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應用鏈更適用于開發 Web3.0 的 App。

下面是 Smart Contract 與 Appchain 的區別。

從上表可以看出,Smart Contract 的可組合性強,有利于 DeFi 應用的創新。Appchain 自主可控,可定制性高,適合面向具體場景下的 Web3.0 應用。因此,當構建去中心化應用,需要面向具體業務場景做定制時,Appchain 明顯具有更多的技術選項。

本文在前面章節定義了 Appchain,并對 Appchain 與智能合約做了詳盡的對比。本節更進一步,對 Appchain 的普遍性質做一些研究。

Appchain 中的 Token

我們在上一篇《為什么Web3.0需要區塊鏈》中分析過,Token是區塊鏈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但有一個嚴重的誤解是:所有的 Token 都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實際上,并不是所有區塊鏈上發行的 Token 都是貨幣(數字貨幣)。Token 較為籠統地可分成如下三類:

1.Currency Token:貨幣型 Token

2.Utility Token:功能型 Token

3.Security Token:證券(期權,股票等)型 Token

而 Untitled INC 更進一步,對目前市面上的 Token 給出更精細的五種分類維度:目的、用途、法律、底層價值、技術。參見《Token分類的五個維度》

本文不準備對 Token 的分類理論展開敘述,讀者可查閱文末的參考資料進一步了解。

2017年6月 SEC(美國證監會)宣布 DAO Token 為證券(參見《SEC Issues Investigative Report Concluding DAO Tokens, a Digital Asset, Were Securities》),按證券相關法律進行監管。這是對區塊鏈 Token 的一次重大定性。

而《證券型 Token 發行的監管范式轉變》一文也認為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發行的 Token 應該以證券形式被納入監管框架。在有效保障國家金融穩定和維護市場秩序的前提下,應當為金融創新模式預留足夠的創新空間,有條件地接受制度變革。其中,利潤獲取方式成為判定是否構成證券的關鍵因素。

而 Appchain 或 Web3.0 App 作為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落地型應用,自然應該積極擁抱監管。

Robinhood漲超15% Q2凈虧損大幅收窄:8月3日消息,周三美股盤初,截至發稿,Robinhood(HOOD.US)漲12.03%,報10.65美元。Robinhood周二公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Q2凈營收為3.18億美元,同比下滑44%、環比增長6%,低于市場預期的3.212億美元;凈虧損為2.9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5.02億美元收窄41%、較Q1的凈虧損3.92億美元收窄25%。[2022/8/3 2:57:17]

基于以上背景信息,回到 Appchain,在 Web3.0 App 中,我們應該發行證券類 Token 和功能性 Token,而不應該在 Appchain 中發行 Currency Token。其實在整個區塊鏈宇宙中,能歸類于加密貨幣的 Token 非常少,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是價值交換的媒介,只有極其有限的 Token(比如比特幣)有潛力承擔起這個角色。另外,應用層的 Token 如果不歸類于證券型 Token 或功能型 Token,那么將會在監管層面遇到嚴重阻礙。

另一方面,證券/功能 Token 也需要進入市場流通。一旦涉及到資產流通,我們應該把相關的業務邏輯剝離到 DeFi 層去執行。在 Appchain 層,應盡量只處理具體應用業務相關的事務。

順便提一句,Token 的中文翻譯使用“通證“較”代幣”準確,建議以后不要將 Token 誤譯為 “代幣“。

Appchain 中的共識

一般來說,最適合 Appchain 的共識是 PoS 類共識。

首先,我們在 Appchain 中排除 PoW 共識,理由如下:

1.PoW 能源消耗巨大,全世界最終能容納的 PoW 鏈有限,可能只有少數幾條

2.PoW 鏈冷啟動非常困難,在平臺總算力達不到一個臨界值的情況下,PoW 鏈的安全性非常脆弱

相比之下,PoS 鏈有如下基本特點:

1.能源消耗非常少(相比于 PoW),以太坊的評估是不到 PoW 耗能的 1%

2.PoS 鏈啟動時,需要使用其它資產做抵押。其安全性從一開始就得到了保障,并且隨著應用鏈價值的增長,其用于安全性的抵押也會相應增長,也即安全性也是一條正相關增長曲線

當然,PoS也有一些自己的問題,全世界無數聰明的大腦都在嘗試各種創新去解決這些問題,并提出了各種改進型的 PoS 協議,比如 DPoS, NPoS, LPoS 等。關于 PoS 與 PoW 各自的優劣比較,不是本文的重點,可查閱相關資料深入研究。

從另一方面來說,PoS 類協議更像傳統股份公司,只不過現在變成了社區化的公司(參見:《未來的公司:區塊鏈技術 + Token 經濟》)。基于 PoS 協議的 Appchain 或 Web3.0 App 創業團隊,仍然需要像 Web2.0 時代的創業團隊一樣,靠團隊自身的特質和努力,做出創新,推向市場,解決具體問題,生成價值反饋,發展狀大,最后發展成一個由社區擁有的的平臺級項目。

就經典 PoS 來說,它本身不太適合小團隊直接使用,它有點像一只野馬,難以駕馭。一個初創團隊,很容易被 PoS 帶進坑里。因為它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學問題。并且一旦在治理上出問題,往往就已經無法回頭了。

一般來說,Appchain 的節點不會太多。開始可能只有幾個,發展到成熟階段可能也就只有幾十個。過多的節點會影響業務系統的運行效率,Appchain 極其重視用戶體驗,項目需要在安全性、運行效率、用戶體驗上做一個平衡。

考慮到 Web3.0 App 作為真正影響人們生活的產品,未來它一定會擁抱監管。在有監管參與的情況下,Appchain 選擇 PoS 更合適。因為理論上監管方可以直接作為一個節點加入網絡,進行第一手的數據監管和分析。

Appchain 獨立鏈的問題

Appchain 雖然有眾多優點,但是其缺點也是明顯的。本節詳細分析一下 Appchain 作為獨立鏈的缺點。

開發難度。以前,要從底層開發一條獨立的區塊鏈出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很多區塊鏈項目,就是把比特幣或以太坊的源代碼克隆一份出來,改改參數,改改模塊,就是一個新的區塊鏈項目了。即使這樣,開發難度仍然很高。要運維并上線一條獨立的鏈,難度更高。但后來,Cosmos-sdk, Substrate, Muta 等框架出來后,啟動一條新鏈變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這些開發框架大大降低了區塊鏈的研發成本。

啟動難度和安全性。啟動難度指的是成功啟動一條鏈的難度,其與安全性密切相關。對于 PoS 鏈來說,其初始質押量、驗證人節點數量、STO 分配的合理性及 Token 的發行機制等,都直接影響鏈的安全性。要考慮周全,對于一個創業團隊來說,實屬不易。獨立鏈的啟動還需要每個驗證人啟動自己的節點,這對驗證人的技術能力和運維能力有一定要求。有一些三方托管節點代運營之類的輔助服務,可一定程度降低此類要求。

運維難度。驗證人節點,需要運維自己獨立的服務器。運維體現在幾方面:

服務器的穩定運行。監控其CPU負載、內存負載、網絡負載、存儲空間等等,適時增加配置,防止由于硬件原因導致節點運行失敗

Harmony創始人:Horizon被攻擊因私鑰泄露導致,已轉移至更嚴格的多簽:6月26日消息,Harmony創始人stephen tse更新“Harmony與ETH間跨鏈橋Horizon遭到攻擊”事件表示,Horizon平臺上沒有發現任何漏洞的證據,Harmony區塊鏈共識層安全。團隊發現了私鑰被泄露的證據,導致Horizon被攻擊。資金從跨鏈橋的以太坊一側被盜。攻擊者成功訪問和解密其中一些密鑰,其中一些用于簽署未經授權的交易。被盜資產包括BUSD、USDC、ETH和WBTC。自事件發生以來,Harmony已將Horizon橋的以太坊一側遷移到4/5多重簽名(需要5個中的4個)。Harmony將繼續采取措施進一步加強運營和基礎設施安全。

此前報道,Polygon安全研究員發推表示,黑客或通過入侵Horizon bridge熱錢包服務器完成多簽程序。[2022/6/26 1:32:13]

防攻擊。做好節點防護,防止外部黑客或不明來源攻擊,對鏈的安全性造成沖擊

鏈上代碼版本的及時升級跟進。有些版本可以通過 wasm 之類的技術自動升級,有些版本卻需要升級整個節點內容,需要手動或 DevOps 自動跟進

相比之下,合約平臺上的合約開發者,不需要關心這么細節的運維內容。

跨鏈交互難度。如果所有的鏈都是獨立的、互不交互的鏈,那么最終只會形成一個個的價值孤島。鏈與鏈之間打通,增加價值的流動性,才能創造出更多價值。因此跨鏈交互是 Appchain 必須從一開始就考慮的問題。對以太坊來說,上面的合約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對內來說,以太坊資產共享同一個狀態空間,不同合約資產之間是可以組合交互的。對外來說,只要以太坊與其它鏈做好跨鏈橋,就能方便地利用這些橋轉移資產。但 Appchain 得自己面對這個問題,要么是自己實現與其它鏈的跨鏈橋,要么使用類似 Cosmos IBC 這樣的跨鏈通信接口,要么加入類似 Polkadot, Octopus 這樣的 Appchain 網絡集群。

其中,自己實現與其它鏈的跨鏈橋基本不可行,因為在多鏈架構下,存在如此多的跨鏈橋,一個一個去實現得不償失。

除了上述四個難度,其它還有比如治理難度:Appchain 通過 PoS 機制進行鏈上治理,合約通過 DAO 類設施進行鏈上治理,難度相當。PoS 本身如何運用好,是一個非技術性的問題,這是相當有難度的。Token 經濟學設計難度:在 Token 經濟學設計上,Appchain 能做的事情更多,更靈活,但是實現也更復雜,難度比合約大(或者說這是客觀復雜性)。

綜合以上這些因素,我們可以斷定:創始小團隊基本無力負擔 Appchain 獨立鏈的開發和運行。

Appchain 獨立鏈的集群

為了解決以上這些 Appchain 獨立鏈的問題,一些團隊提出了方案。這些方案各有特色,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Cosmos

Cosmos 致力于解決不同的區塊鏈之間跨鏈交互的問題,目標是組建區塊鏈的互聯網。

首先,Cosmos-sdk 用于快速開發并啟動一條鏈,解決了開發難度大的問題。

然后,其設計了 IBC 協議,IBC是一個通用的方案。在實現了 IBC 協議的鏈之間,可以無障礙的跨鏈交互消息。使用 Cosmos-sdk 開發的獨立鏈,能方便地集成 IBC 協議的實現。這樣,基于 Cosmos-sdk 開發的鏈之間,就能無障礙的互通。

但是 Cosmos Appchain,仍然沒解決鏈初始階段的安全性啟動問題,將安全性啟動問題拋給了 Appchain 自己去解決。

Polkadot

Polkadot 目標是成為一個完美的區塊鏈擴容方案。

Polkadot 的 Substrate 是區塊鏈的快速開發框架,非常優秀。具體可參見筆者《為什么 Compound Gateway 使用 Substrate 進行獨立鏈的開發》。

Polkadot 共享安全性,其質押安全性非常高,這點與合約平臺做到了同級。

Polkadot 還支持平行鏈之間的跨鏈消息,讓平行鏈之間可以無縫實現資產流通。

以上這三點,解決了前面描述的其中三個最大的問題,看起來 Polkadot 的方案完美無缺了。

但是它也帶來了新的問題。Polkadot 中繼鏈的安全等級很高,安全機制非常復雜,導致平行鏈插槽的競拍質押成本非常高,進而帶來了其平行鏈的年租金非常高,這給平行鏈的 Token 經濟的設計和發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從這一點來說,對平行鏈的發展不友好。由于這個特性,Polkadot 逐漸由開始面向 Appchain 的中繼網絡,變成了面向平臺的平臺(Platform of platform),也即 Gavin 自稱的 layer0。Polkadot 的每個插槽,實際連接的是一個同構分片。而每個分片,就是一個平臺。100 個插槽,就是 100 個分片。因此波卡可以連接 100 個平臺,是一個 100 個分片的網絡。而 Polkadot 網絡中的應用的開發模式,則再次回到了在某一條平行鏈上進行合約開發部署的模式。從這個模式來講,反倒與以太坊 2.0 殊途同歸了。

Octopus

Octopus 目標是提供一個面向 Appchain 的完整基礎協議。

Octopus 的設計:選擇一條合約鏈平臺作為主鏈,而不運行自己的主鏈或中繼鏈,所有 Appchain 直接與主鏈進行交互。這樣做的好處是降低了再獨立運維一條中繼鏈的成本,從而也降低了 Appchain 的接入成本(像 Polkadot 那樣的中繼鏈的運行成本會轉嫁到 Appchain 的接入成本上來)。讓 Appchain 賽道的創業成本更低,存活率更高。

另一方面,由于主鏈(合約鏈)的 DeFi 特征,Octopus 實際做了一個雙邊市場:一面是 DeFi 投資方,一面是 Appchain 創業團隊方。資方對 Appchain 進行自愿 Staking(類似于傳統的 Angel,不過更分散),成為這條 Appchain 的 Validator。當 Staking 量超過一個門檻后,Appchain 就進入啟動的流水線。同時,Octopus 還提供一整套云平臺自動化工具,讓缺乏足夠運維知識的資方也可以做??Validator。由于 Octopus 將 Staking 角色與 Validator 角色強綁定,于是在做啟動抵押的過程中,就順便解決了 Appchain 的安全性問題。也就是說 Appchain 的安全性是 Stakeholder 和 Staking 量的副產品。只不過這個安全性在開始啟動的時候,數值較低,隨著 Appchain 的發展,這個數值會逐漸提高。所以這種安全性被稱為 leased security(租用安全性)。這種設計也比較符合傳統互聯網創業團隊的估值增長曲線。

Octopus 的問題是,由于其主鏈為一條現有的合約鏈,其靈活性和可定制性會受到一些制約,不如完全自主的中繼鏈那樣靈活和可控。Octopus 的協議設計符合資本和金融的基本規則,但實際運行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我們在本節分析了市面上典型的幾個 Appchain 集群方案。可以看到,問題確實非常復雜,想要得到完美的解決方案,不是那么容易。創新有無限多可能性,核心在于妥協的藝術。未來不排除有更好的設計能較好地(折中地)解決 Appchain 的那些問題。

Appchain 開發框架簡介

幾乎每條區塊鏈都有自己的SDK,但不是所有的 SDK 都是為 Appchain 開發設計的。我們這里主要介紹幾種用于開發 Appchain 的開發框架。

Cosmos-sdk

https://tendermint.com/sdk/

《Cosmos SDK 開發者文檔》對 Cosmos-sdk 描述如下:

Cosmos-sdk 是一個開源框架,用于構建類似 Cosmos Hub 等基于 PoS 共識算法的多元資產公有區塊鏈,以及基于權威證明共識算法的許可鏈。使用Cosmos SDK構建的區塊鏈通常被稱為專用區塊鏈(application-specific blockchains)。

Cosmos SDK的目標是讓開發者可以快速地構建一條能與其他區塊鏈以原生的方式進行互操作的可定制區塊鏈。在他們的設想中,這套SDK就像Web應用框架一樣,可以讓開發者迅速構建出基于 Tendermint 算法的安全區塊鏈應用程序。由Cosmos SDK開發的區塊鏈由組合式模塊構建,其中大部分模塊都是開源的,且任何開發者均可使用。任何人都能為Cosmos SDK創建新的模塊和集成已經構建的模塊,就像將他們導入你的區塊鏈應用程序一樣簡單。還有一點,Cosmos SDK是基于功能(capabilities)的系統,這允許開發者可以更好地考慮模塊之間交互的安全性。

Substrate

https://substrate.dev

在開發 Polkadot 的過程中,Paritytech 公司將區塊鏈的所有功能,拆解成抽象的設計,實現到一個開源的、通用的區塊鏈框架中,并以此框架為工具,構建 Polkadot 產品。這個框架就是 Substrate。

Substrate是一個用Rust語言開發的以通用性為目標的區塊鏈開發框架。它的設計元素,比如密碼學算法、存儲結構MPT樹,賬戶體系等,大部分借鑒自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以太坊的基礎設施,(這個可以理解,Paritytech 最早就是做以太坊客戶端起家的,Gavin Wood 也是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一個框架,要做到通用,就需要高度抽象。而高度抽象的代價往往會顯得結構復雜,不易于使用。所以 Substrate 也提供了很多 DSL(領域特定語言),方便新手學習使用。簡單歸納一下,Substrate具有如下特點:

1.面向通用。其設計面向通用領域,而不是專為某一條鏈做開發的 SDK。每個團隊都可以使用 Substrate 開發出一條完全獨立的不依賴于任何既有網絡的鏈出來(比如,使用Substrate 開發的區塊鏈可以與 Polkadot 完全無關,這也是 Paritytech 的設計目標之一)

2.功能全面。能覆蓋區塊鏈幾乎所有的場景,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功能最全面的區塊鏈框架

3.Runtime 代碼編譯成 wasm 執行。Wasm是當今區塊鏈業界主流的VM字節碼選擇

4.可定制性超強。Substrate 本身是一堆分散的組件,可以在一套規范約束下,自由替換組件,自由組合

作為目前為止最強的區塊鏈開發框架之一,Substrate 受到了越來越多創新團隊的歡迎。

Muta

https://docs.muta.dev

Muta 是 Nervos 團隊開發的區塊鏈 Appchain 開發框架。其文檔這樣描述:

Muta是一個多面的,高性能的區塊鏈開發框架,讓構建區塊鏈變得簡單靈活。區塊鏈開發者可使用 Muta 快速構建他們自己的區塊鏈,將焦點聚集在業務功能性上,從而消除了從頭搭建底層網絡和共識機制的巨量工作。

Muta提供的基本核心組件有:

一個新設計的共識算法 - Overlord,具有高吞吐量和低延遲

快速和穩定的存儲

模塊化 p2p 網絡

高性能內存池

Muta 提供定制的部分有:

通過開發服務——包括治理機制、業務邏輯,甚至是連接到區塊鏈的虛擬機等,開發者可方便地定制鏈的功能。

在 Muta 中,服務是一個抽象層,用于拓展 Muta 框架。每一個服務是相對獨立的單元,維護其自己的存儲和操作接口。這些服務共同形成了鏈的狀態機部分,在與區塊鏈的底層組件連接后,就成為一條屬于你的獨一無二的區塊鏈。

其它還有很多區塊鏈快速開發框架,本文就不一一列舉了。

本篇對當前的區塊鏈宇宙從價值捕獲的角度提出了一個 C0, C1, C2 分層的理論。并在此理論上分析了 DeFi 與 Web3.0 的區別和聯系,論證了為什么區塊鏈(DeFi部分)需要 Web3.0。然后詳細對比了智能合約 Smart Contract 與應用鏈 Appchain 各自的優劣。最后對用于承載 Web3.0 App 的主體區塊鏈——應用鏈,做了全面的研究,為未來基于應用鏈的實踐創新,打下了理論基礎。

Web3.0 由理想變成現實,需要無數的團隊在各個領域充分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修正理論,探索新的編程范式、產品范式、治理范式。在市場的拼殺中,獲得用戶的第一手反饋,改進產品形態,升級用戶體驗,最終踏出一條康莊大道。

曙光已經升起,只待勇敢前行。

參考

《為什么Web3.0需要區塊鏈》

https://mp.weixin.qq.com/s/h76lTnFWlvpXs72aBVs3FA

《為什么我不再把以太坊解釋為“世界電腦”》https://ethfans.org/toya/articles/why-i-no-longer-explain-ethereum-as-a-world-computer

Serverless is more expensive than you'd expect

https://dev.to/colinchartier/serverless-is-more-expensive-than-you-d-expect-30o1

Serverless vs Docker Containers— what to choose in 2020? (updated)

https://medium.com/techmagic/serverless-vs-docker-what-to-choose-in-2019-80cb80f4b680

[譯]區塊鏈可擴展性概述[2020] - 知乎 (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1750788

《以太坊的故事結局不是“ 世界計算機 ”,而是“開放金融”》https://mp.weixin.qq.com/s/8WvURohy1WD4tbf0nfbdrw

DeFi explosion pushes Ethereum price to 2020 high

https://dappradar.com/blog/defi-explosion-pushes-ethereum-to-all-time-high-price

《DappRadar 二季度報告:DeFi 鎖倉仍集中在以太坊,Polygon 生態增長迅猛》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805269754120.htm

《區塊鏈擴容前史:狀態通道、DPoS、大區塊與側鏈》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692744578850.htm

《解析 Layer 1 競爭格局:新公鏈的機會在哪里?》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281730625621.htm

《以太坊 2.0 中的 DeFi:城市、郊區和農村》

https://ethfans.org/posts/defi-in-eth2-cities-suburbs-farms

《如何重塑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金融》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20-08-19/zl-iivhuipn9458143.shtml

《互聯網金融的基礎理論》

http://www.jryj.org.cn/CN/abstract/abstract373.shtml

《加密資產不是洪水猛獸,讀懂 DeFi 基礎架構基本特質與變革潛力》

https://mp.weixin.qq.com/s/Zm-RCSJWRzFfGur4XQ4pqw

《Token分類的五個維度》

https://mp.weixin.qq.com/s/9IW1yGB2hM8PtDnm6gmrFg

SEC Issues Investigative Report Concluding DAO Tokens, a Digital Asset, Were Securities

https://www.sec.gov/news/press-release/2017-131

《證券型 Token 發行的監管范式轉變》

https://mp.weixin.qq.com/s/oLOwrgUmB-ynvOGv0zT_iA

《未來的公司:區塊鏈技術 + Token 經濟》

https://mp.weixin.qq.com/s/JWoVlcdmMYmiZfwvOCJc8w

《為什么 Compound Gateway 使用 Substrate 進行獨立鏈的開發》

https://mp.weixin.qq.com/s/DmkAX1TcfDCeWBJudqZFxg

《Cosmos SDK 開發者文檔》

https://github.com/cosmos/cosmos-sdk/blob/master/docs/intro/overview.md

Mike Tang, Lester Li

Tags:區塊鏈APPAINCHAruff幣區塊鏈最新消息中幣交易所app官網下載安卓qchichainCROSSCHAIN價格

POL幣最新價格
DEF:DeFi會重構價值網絡

看到一個朋友說:“世界上所有問題,90%都可以總結為A->B”。我感覺這個模型可以再加10%,也就是說所有問題都可以總結為從A到B.

1900/1/1 0:00:00
CAKE:收益聚合器 Aperocket 多鏈閃電貸攻擊的「困」與「破」

7 月 14 日,布局在 BSC 和 Polygon 鏈上的收益聚合器 Aperocket 在不到 12 小時的時間內先后遭到閃電貸攻擊.

1900/1/1 0:00:00
DEX:DEX和CEX之流動性

CEX:中心化交易所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 流動性是錢的一種文縐縐的說法,是指資產可以快速的在不同的狀態中轉換且不會有較大的打折損耗.

1900/1/1 0:00:00
數字人:10萬元 數字人民幣首次試點體育消費場景

“蘇州市體育惠民消費行動”體育消費節系列專項活動自舉辦以來,受到了廣大市民和體育商家的一致歡迎,福利滿滿,人氣爆棚!7月17日-7月18日.

1900/1/1 0:00:00
加密貨幣:哈薩克斯坦的“加密夢”

“除了礦場的蓬勃發展,哈薩克斯坦還進行了一系列加密貨幣相關布局,比如近期宣布打造世界上第一個太空加密交易所。”能耗問題始終是懸在加密貨幣世界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1900/1/1 0:00:00
SDT:晚間必讀5篇 | 灰度迎來最大解鎖 對市場有何影響

1.美通脹持續爆表提升緊縮預期 比特幣裹足不前只要當前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不變,高通脹率對于加密貨幣市場來說就是個利好消息——為對抗美元貶值,一些人將目光轉向比特幣.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