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Gate.io > Info

NFT:加密藝術的信號與噪音| 科幻鏈接現實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10月22日下午,由Odaily星球日報策展發起,PlatON、傳茂文化、BCA、36kr聯合主辦的「科幻鏈接現實·加密藝術的實踐之路」線上論壇成功舉行。本場直播活動為國內首個基于區塊鏈的人與AI協作藝術作品展《逆賽博格教堂與集市》的解讀論壇。Odaily星球日報跨界邀請了科幻、藝術、收藏、區塊鏈領域的專家學者,講述加密藝術的創作與發展,探討加密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商業價值和未來前景。下午第二場圓桌論壇主題為「加密藝術的信號與噪音」,由Odaily星球日報創始人兼CEOMandy主持,邀請到4位嘉賓參與討論,分別是:沙塔基金創始人蔣濤、DappReviewCEOCoinmarkertCap產品VP牛鳳軒、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董事總經理曹寅以及SevenXVentures創始合伙人李榮彬。\t關于加密藝術在商業場景下的發展前景如何?目前還存在哪些發展瓶頸?科幻藝術又如何鏈接現實等多個問題,與會嘉賓發表了各自獨到的見解:\t沙塔基金創始人蔣濤表示,NFT早期市場主要聚焦于游戲道具、卡牌等,不過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很多障礙。然而,加密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卻展現出強大生命力,目前已經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加入進來。NFT不僅解決了藝術品傳播和擁有的矛盾,而且可以實現藝術家和收藏者的交互,這滿足當下年輕人收藏的心理。NFT的流動性與ERC-20代幣可比性不強,與傳統藝術品相比更適合保存、轉讓以及流通。不過很多加密藝術品利用AI技術生成,產量很高,在收藏時需要充分考量。\tSevenXVentures創始合伙人李榮彬認為,NFT可以使藝術品交易實現去中介化,促進藝術行業發展,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進入。另外,DeFi熱潮過后,一部分資金也開始關注到NFT行業。不過NFT和ERC-20代幣的炒作邏輯不同,加密藝術品本身具備價值,但使用場景還很有限,從整體規模上看也較為小眾,也不具備比較好的價格評估體系,如果投資的話,還主要以自己興趣愛好為主。未來,如何將區塊鏈算法、游戲以及DeFi等結合起來會是NFT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tDappReviewCEO以及CoinmarkertCap產品VP牛鳳軒表示,NFT的近期熱潮一方面受到了資本的關注,另外也是因為醞釀已久。NFT之前一直都比較小眾,但今年以來交易量出現較大增長,無論是用戶、社群以及內容生產者,很多加密藝術網站的訪問量也都激增。從價值角度看,很多ERC-20并沒有什么價值,但加密藝術代幣很多都具有收藏屬性,未來區塊鏈原生藝術會更有發展前景,比如可編程藝術等。\t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董事總經理曹寅認為:藝術創作數字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加密藝術是在人類數字化遷移過程中的一個部分。數字化藝術遷移其實開始很早,很多藝術創作也都已經開始使用數字工具。現在這個時期,對于投資者而言,是非常好的收藏和欣賞時期。目前,在NFT市場中,數字藝術品的社交屬性還沒有得到關注,未來利用加密技術實現藝術品的社交互動會很有前景。以下為圓桌論壇實錄,由Odaily星球日報整理:

加密藝術品總交易量已達8000萬美元:2月9日消息,Cryptoart.com數據顯示,加密藝術市場總交易量已達到8000萬美元,創歷史記錄,迄今為止售出了6萬多件藝術品。單是1月份的交易量就接近1200萬美元,而且根據目前的趨勢判斷,交易量很可能會在2月份繼續增長。據悉,加密藝術依賴于NFT,通常使用以太坊代幣(ERC-721)發行。(Decrypt)[2021/2/9 19:16:38]

Mandy:NFT也不是新的概念,之前也在反復探討,也曾有一些比較傳銷的項目,有一些噪音。但是,我們最近看到了很多積極的信號,有很多藝術家加入進來,最近NFT的概念也開始熱炒了。那么各位嘉賓覺得為什么NFT能夠在最近成為一個風口或者說一個小熱點呢?\t蔣濤:我們最早參與NFT是從游戲開始的,但目前的看法有一些改變,因為游戲行業還有許多障礙需要解決,在解決掉這些問題前,NFT在游戲這個領域的落地可能沒有那么快。關于加密藝術,我也試圖去理解為什么說這塊慢慢在起來。我自己也在做一些收藏,我的感受是,越來越多優秀的加密藝術家在往這個方向創作作品。這點很重要,就像區塊鏈其他領域一樣,我現在看到越來越多優秀的創業團隊進到這個行業里面,對加密藝術也是同樣的感覺。\t從本質上來講,NFT解決了原來藝術品的傳播和擁有的矛盾。比如,我收藏一個杯子,收藏一副畫,我雖然可以實實在在的擁有它,但很難讓足夠多的人能夠欣賞到它。對一個純數字的作品,一幅圖片也好,一段視頻也好,它很容易在網上傳播,但又很難確權。而NFT可以證明你擁有它的同時,方便傳播,每個人都可以使用以及復制,真正實現使用權和所有權的分離。一些更先鋒的可編程藝術,除了你擁有以外,還可以實現收藏者和藝術家的互動,這個是傳統藝術很難達到的,也是我很感興趣的。另外,我感覺它很符合當下“秀”的潮流,尤其是社交傳播性好,這對年輕人來講是很好的突破。\tMandy:感謝蔣濤總,接下來請李榮彬享一下自己的看法。\t李榮彬:加密藝術在最近這么火,我認為,一是因為區塊鏈行業本身的炒作,或者它尋找熱點的需求,導致在DeFi中賺到錢的巨鯨開始關注到了NFT;另外,是因為這個領域發展而形成的自然結果。除此,我認為,NFT如果和今年大火的DeFi結合,倘能形成一些新商業模式,那會是很有意思的。\t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講,實際上加密藝術是數字藝術的分支。很多數字藝術家慢慢的在用AI,我夫人她在兩三年前就開始創作與算法藝術相關的藝術品。加密藝術不同于傳統藝術的商業模式,以NFT為載體的加密藝術更適合展示、交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好的藝術家從做數字藝術轉到做加密藝術,從而進入了一個更細的分支。我是從這兩個方面理解NFT為什么這么火的。\tMandy:謝謝李榮彬,我們接下來請曹寅來分享下。\t曹寅:從普通DeFi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現在的藝術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現在除了非常傳統的藝術院校里面最傳統的院系,比如中國的花鳥魚蟲系,國畫系,油畫系,雕塑系,除此以外所有的數字創作者都在進行創作,還有一些年輕創作者也是在積極的學習和使用數字工具來進行創作,像雕塑系。現在很多雕塑系雖說他的媒介原料是大理石或者是木刻,但他的前期設計打樣很多開始使用數字工具來創作了。實質上,藝術創作的數字化遷移比我們想象的更早更深入。\t這就碰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是數字藝術品,怎么來進行展示,怎么進行交易,這兩天在北京的798尤倫斯藝術展里面提出一個概念叫做“再物質化”,他提出“上下文的預警”。現在,我們的數字藝術已經可以實現真正的數字化創作,數字化的展示和數字化的交易,他的物質性在什么地方呢?他通過把數字藝術品物質化,把一些相應的算法創作工具通過機器人使其無紙化出來之后,再進行展示。數據是否能夠看到屏幕,仿真人是否能夠夢到電子羊,這就是我們數字化遷移媒介的割裂,我們所有的感知都來自于我們的五官,這就像莊周夢蝶說,到底是莊周夢蝶呢,還是夢蝶夢見了莊周。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虛擬,數字藝術給大家打開了另外一扇窗,他像數字貨幣一樣,真正使得藝術品達到人類創造的極限,因為藝術是我們創造的邊界,能夠使我們創造力能夠真正的在非物質化的空間里面誕生、保存、紀念,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t其實從我們人類的科技史、文明史來看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覺得加密藝術不論他上面的作品是什么,不論它是什么風格,賽博朋克也好,太陽朋克也好,光是加密藝術創作的,展示的,交易的形式其實就已經非常有意義了。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大量的優秀藝術家以及創作者,用某一種復合多元的多媒體媒介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創造思想。\t加密藝術以及他的背后所代表的賽博遷移也好,數字化遷移也好,這個大的命題是非常有價值的。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關注到加密藝術,包括很多互聯網公司的高管等等。在當下歷史性的數字遷移過程中,必然會誕生出非常了不起的作品,就像人類每一次文明大爆發時一樣,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這是去挖掘收藏,以及欣賞評論原先數字藝術創作非常好的時期。\t我收藏的很多作品是深沉藝術,深沉藝術的創作不止包括藝術家,也可以通過時間,算法,或者說其他自然生長方式。這些AI人工智能的生成藝術作品,其實是我很大的收藏主題。這些作品的話其實是在拷問我們人類,拷問我們收藏者包括創作者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何為藝術創作,到底是算法還是藝術家?還是創作這個算法的程序員是藝術家?還是去訓練這個算法提供數據集的藝術家?還是提供遴選和提供數據的藝術家是藝術家?這個問題又回到了什么是創作,什么是藝術,這其實是很有意思的。\tMandy:感謝曹寅的分享,接下來請牛鳳軒分享下。\t牛鳳軒:我認為,一方面是熱錢在進入加密藝術領域;另一方面是因為行業本身醞釀已久,開始爆發。去年年底,我開始接觸一些加密藝術,那個時候還算是比較小眾,但今年以來,那些平臺基本上是每個季度都有大量新的內容出現,以及新的藝術家,新的藏家開始進入這個平臺,整個交易活躍度非常的火爆。這一輪DeFi小牛市之后,帶起了大家在區塊鏈上去找尋新應用方向的熱情,NFT和加密藝術板塊也逐漸成為更多投資者和用戶緊密關注的方向之一。Mandy:很多NFT平臺的數據確實出現了很大增長,對于藝術家而言,還是希望區塊鏈能夠增加他們的作品流動性。想問一下,大家認為NFT是不是具備一個長期交易的價值,藝術品雖說也有交易這樣的一個需求,但是可能更多的是收藏,收藏跟流動性本身是不是有沖突的,以及說像剛才我們提到的新的交易平臺是不是能夠加強NFT真正的流動性?誰去定義NFT的價值?先請牛鳳軒談下吧。\t牛鳳軒:我覺得NFT不能拿去和ERC20代幣作比較,比如加密藝術的作品本身有收藏和欣賞的屬性;那ERC20代幣,95%以上的幣沒有用途。\tNFT的價值是我可以不去交易他,我可以持有他,我在家里客廳里掛的畫,這個東西我不一定會去賣,我可能不在意這個東西將來的價值會不會增長,或者怎么樣,只要我看到這個畫掛在我的墻上我就很開心,我每天有個東西可以欣賞,其實它就完成了它的效益。了解什么樣的畫有價值,什么樣的藝術家的作品有升值空間,這里面影響的因子和我們去炒作其他的區塊鏈代幣是不一樣的邏輯。不同的交易平有自己的特點和細分,將來的藝術平臺應該是一個細分的品類。\tMandy:接下來請李榮彬說下。\t李榮彬:我認為,無論是加密藝術還是大家說的游戲也好,我個人理解NFT更像是加密世界的物,每個物跟每個物是不太一樣的,你要說物的流動性還是要看供需關系,我覺得這個行業本身很小現在,現在在它沒有漲到足夠大的時候,流動性不是我們投資人需要考慮的第一關鍵的事情。我認為對于加密藝術來講,現在考慮它的流動性為時尚早。\t關于誰來定價?我認為現階段NFT的使用場景還很不足,但是未來我覺得會有一些很好的項目會把NFT使用場景做足,那個時候需要看他的供需關系了,到時市場會去給它定價的。在當下,還是喜歡什么就買什么,對于買的加密藝術品,你能承受得住就好。系統的價格評價和估值模型還不存在,未來肯定會有的。\tMandy:謝謝李榮彬,接下來請蔣濤分享下看法。\t蔣濤:關于流動性,我覺得NFT,不管是在游戲里面還是說藝術收藏,和一般的ERC-20的代幣沒有可比性。但如果和傳統藝術品實物進行比較的話,它不管從保存、轉讓和交易上,都很有優勢,更有利于藝術品的流通。我自己也很喜歡生成藝術,但有些AI生成的藝術產量實在太高,導致我不太敢輕易下手。\tMandy:感謝蔣濤,那接下來請曹寅分享下自己的看法。\t曹寅:關于NFT流動性,我認為不能簡單地去對標。NFT具有個性化的屬性,其所展示的空間和功能也和傳統藝術不一樣。我很看好數字藝術品的社交屬性,這個目前還沒有被大家重點關注。像牛老板他收藏的一幅藝術品,有十三個圖層,大家可以控制圖層上面的具體表現,這其實是可以作為一種社交性的作品來去讓圖層和所有者發生某種關系,發生某一種互動。未來像這種社交屬性的加密藝術品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一種品類。加密藝術品的另一種屬性是它的玩具屬性。加密藝術品的特點是凈單價比較低,同時這個藝術創作者本身也有很強的個性化因素在里面。加密藝術是介于真正的藝術品和潮玩之間的品類。目前關于NFT的挖掘還不夠,沒有去充分地挖掘NFT以及NFT下面的智能合約。未來,可能還會出現嶄新的NFT鏈。\tMandy:感謝曹寅的分享,我特別同意這個說法。接下來想請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看到的哪些比較好的新項目,模式以及平臺?先從蔣濤開始。\t蔣濤:相比SuperRare,我現在更愿意在Async.art上花更多的錢。那上面的互動可編程藝術是我認可的方向。但是通過幾個月親身體驗下來,Async.art上面整個藝術家的產量是很低的,投資的選擇會少很多,不像SuperRare上有大量的上新,比較容易發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其實講到底,我認為就像前面曹老板分析的,區塊鏈本身像智能合約怎么應用到加密藝術當中的嘗試還是非常非常早期的。即使Async.art上的圖層智能合約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更進一步的話,我覺得藝術家對新的創作工具的理解掌握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怎么讓這些加密藝術家能夠更熟悉這些新的創作工具和手法,我覺得會是一個挑戰。\t李榮彬:我特別認同蔣濤的話,我很少去買一幅靜態的畫,哪怕你是用數字生成的,或者是用電腦畫的這種東西,實際上我認為我還是喜歡可以去交互的。我妻子之前做的是交互藝術,她的每一個作品實際上都不是你看到的那個樣子,因為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買家和玩家進行再創作,這個是我特別喜歡的樣子,因為這個藝術讓觀眾和收藏家發生了互動。\t大概說一下我最近看的項目——DEGO,這個游戲將NFT和DeFi結合在一起,他的代幣是由NFT道具挖出來的。我其實還蠻期待類似于這種游戲和NFT的結合,這可能是我未來希望能看到的,謝謝!\tMandy:感謝李榮彬的分享,我覺得這可能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從簡單到復雜。下面請曹寅講下。\t曹寅:我的觀點跟李榮彬差不多,希望能夠看到更多能真正挖掘出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邊界,探索這個可能性邊界的藝術創作的作品。目前,沒有看到很多感興趣的作品。我現在特別期待能夠有可以把NFT的社交屬性挖掘出來的作品,同時又能真正的把加密技術原生性以及去中心化性探索出來。現在我們跟加密藝術的策展人在探討,是不是可以做一個藝術收藏和藝術創作的事情,讓創作者和受眾者之間通過自己的方式建立持續的互動,類似于像概念性的創作媒介,這其實也是挺值得期待的。\tMandy:謝謝曹寅,接下來請牛鳳軒分享下自己的看法。\t牛鳳軒:大家觀點差不多,我也是看到一些必須用區塊鏈技術才能夠完成加密藝術作品。只有用常規的或者傳統方式完成不了,這才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玩法。這也是為什么今年年初看到可編程藝術的概念出來之后,立馬參與了的原因。可編程藝術利用了區塊鏈的所有權和NFT的唯一性,以及NFT的交易和所有權轉移便利性,把電子藝術在區塊鏈上實現了。可編程藝術雖然還不夠成熟,但某種程度上打開了很多人的認知和想象空間。

加密藝術家Pak與宋婷的聯合拍賣總成交額達169ETH 約合10.47萬美元:12月22日,國際加密藝術平臺CryptoArt.Ai和NOVA聯合舉辦的藝術當隨時代“Art Evolves With Time”加密藝術拍賣會落幕,著名加密數字藝術家Pak和宋婷首次亮相中國區加密藝術拍賣,全場9幅作品共拍得169ETH,約合10.47萬美元。

其中,Pak作品“萊奧納多的愿景”以50ETH落槌;宋婷作品共拍出119ETH,其中作品“Cyber Wonder Woman之鋼鐵森林”、“太空漫游2001”,兩幅作品總成交額達51ETH。(BlockBeats)[2020/12/23 16:13:52]

加密藝術家Something Strange:鏈上鑄造藝術品可記錄全部歷史,易于驗證:近日,美國加密藝術家 Something Strange接受NFT加密藝術平臺CryptoArt.ai的專訪時表示,在區塊鏈上鑄造的藝術品,記錄了其全部歷史記錄并易于驗證。他認為:“世界有兩個版本,我們認為的世界和現狀。我們認為的世界受到世界的啟發,例如視覺——圖像以純光的形式入射到眼睛中,然后被翻轉并傳輸到視網膜,該圖像將數據采集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并在大腦中激發,從而創建“看到”的圖像。一切都很好,但那只是我們人腦對數據處理的解釋。我想知道在人們的感知使數據模糊之前,世界到底是什么。”他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此。CryptoArt是一個基于NFT+Defi的加密藝術交易平臺,隸屬于LinkArt(LAR)生態,藝術家在出售作品后可即時獲得報酬。平臺特有的拍賣挖礦模式,使得用戶可以直接向藝術家進行出價,也可以按照出價直接購買,藝術家可以控制定價模型,也可以向用戶贈送NFT。[2020/11/19 21:18:52]

現場丨曹寅:最經典的加密藝術就是用加密工具表現賽博空間:金色財經現場報道,10月17日,BCA NFT藝術沙龍于京舉辦,在圓桌討論環節,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總經理曹寅表示,藝術不分國界也不分媒介,不管什么媒介創作,都有欣賞者,加密技術作為一個新媒介出現,涉及到一個更大的文化主題。世界正在經歷大遷移,在特定時間空間的創作,藝術家要給予新技術以新回答,加密藝術就是其中之一。NFT作為載體,可以把數字化工具的藝術更直觀表現,也是對更大的加密文化的探索。最經典的加密藝術就是用加密工具變現賽博空間的藝術形態和審美。[2020/10/17]

在SuperRare加密藝術品市場上178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已經賺取超過200萬美元:DappReview在微博中表示,在SuperRare加密藝術品市場上,來自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們已經賺取超過200萬美元。[2020/9/24]

Tags:NFT區塊鏈MANANDapenft幣太垃圾了區塊鏈通俗易懂的例子圖STMANcandy幣怎么賣

Gate.io
比特幣:盡管比特幣和以太坊看漲,但DeFi季的頹勢似乎不可阻擋

編者按:本文來自Cointelegraph中文,作者:ANTóNIOMADEIRA,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1900/1/1 0:00:00
UBI:UBI式的烏托邦真的能成功么,為什么說比特幣不是烏托邦

編者按:本文來自彩云區塊鏈,作者:cncoin,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在V神的一次轉發之后,幣圈整個開始又關注起了circlesUBI這個項目,UBI是全民基本收入的簡寫,簡單來說,就.

1900/1/1 0:00:00
數字資產:數字資產市場自我監管指南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內參,作者:內參君,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數字資產市場剛剛起步,與許多新興技術和市場一樣,很難預測其演變.

1900/1/1 0:00:00
比特幣:比特幣鯨魚數量創新高,市場看漲聲音頻發

編者按:本文來自金色財經,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在過去三周內,比特幣從1.05萬美元飆升至1.31萬美元,在比特幣價格飆升至目前的水平之后,市場情緒轉向了極度興奮的水平.

1900/1/1 0:00:00
區塊鏈:Echo:區塊鏈與機械時鐘的演化

編者按:本文來自以太坊愛好者,作者:TonyLittle,翻譯&校對:閔敏&阿劍,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1900/1/1 0:00:00
以太坊:關于以太坊治理和DApps中UI/UX可用性的注意事項

對于以太坊和大多數區塊鏈,開發者的重心集中于構建和測試去中心化應用程序,以至于經常忘記產品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用戶,從而低估了用戶界面或用戶體驗的重要性和產品商業化的治理.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