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巴比特主辦的2019全球區塊鏈高峰論壇上,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CEO肖風發表了《鏈內、鏈上與鏈外:技術、激勵和治理》的演講,他回顧了百年全球經濟的發展,認為區塊鏈想要適配大規模應用,技術是不夠的,激勵和治理是補充技術不足的手段。肖風引用了共識算法的例子,他認為共識算法是一個區間的概念,去中心化要的是公平,中心化要的是效率,而對于不同的商業應用場景,則需要平衡效率和公平。不同的共識算法無非就是落在公平與效率的區間內。他還指出,從PoW到PoS,是區塊鏈應用需求驅動的變化,PoW是技術解決方案,PoS是技術加制度解決方案,而技術和制度都不是完美和萬能的。區塊鏈自下而上、分散決策的機制更像“市場”,而市場無法擺脫無形之手會失靈的規律,所以需要技術加制度的POS解決方案。他還指出,如果從大規模商業應用的角度看區塊鏈,鏈內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世界,鏈上是一個分布式的商業世界,鏈外是一個靠中心化背書的資產數字化世界。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信息機器,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器,所以不排除在區塊鏈的應用層出現“FAANG”和“BAT”等巨頭公司。以下為演講全文:
非常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在這里跟大家分享我最新的對區塊鏈的一些個人的體會。感謝巴比特的邀請。我們今天的主題很清楚,是“擁抱商用時代”,我作為一個創業過3次的創業者,將從商業實踐的角度,來談談區塊鏈,而不是從技術的角度。我的題目叫做《鏈內、鏈上與鏈外;技術、激勵與治理》,我今天想表達的主題就是區塊鏈如果要適配大規模的商業應用,僅僅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激勵和治理。激勵和治理,實際上最后會化為技術,落實在代碼的層面上,但更多是一種制度設計,是經濟學和機制設計等等。因此,首先要做一些制度上的設計,來對技術的不足做一些補充,這是我的一個看法。公平與效率:人類社會過去一百多年的進程
萬向區塊鏈肖風:元宇宙不會基于Web2.0存在,區塊鏈是元宇宙的底座:3月7日消息,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肖風近日“外灘元宇宙中心”揭牌活動上表示,元宇宙不會基于Web2.0存在。Web2.0則是當下互聯網所處的階段,此時互聯網的基礎是數據,表現為人們通過各種APP實現各項功能,流量是此階段互聯網的一個重要指標。肖風表示,而Web3.0的基礎是資產,由于區塊鏈能夠確認數據的所有權,因而區塊鏈是元宇宙的底座。[2022/3/7 13:41:24]
正式進入話題之前,我可以跟大家回顧一下過去100多年全球經濟發展的現象,回顧人類社會過去一百年的歷程。我們知道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在1978年-1982年之間,全球有3位杰出的領導者:鄧小平、撒切爾、里根紛紛上臺。這三個人干了同一件事,就是走自由市場經濟,中國的改革開放其實也是走自由市場經濟。撒切爾夫人在英國的改革,賣掉所有的國企,放松管制,走的也是市場經濟。里根在美國也是一樣,要知道在1980年代里根上臺的時候,美國是什么樣的狀況?美國對經濟的管制也非常厲害,我們知道在80年代、70年代有一個叫歐洲美元。那個時候,外匯市場一定會談歐洲美元利率,為什么會出現歐洲美元?因為利率在美國是被管制的,被管制的利率是最后在歐洲形成了完整的美元市場利率。我是從資產管理公司出來的,1970年代美國創造了一個貨幣市場基金,它就是利率管制而來的。存款利率被管制之后,因此人們把存款變成了一個投資工具,貨幣資產基金運營而生,利率在投資工具上,是被不管制的。1979年前后,這種現象為什么會出現?你可以再往前找,到1930年代,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1928年,“五年計劃”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一個國家要通過政府之手,強制地來干預經濟,規劃經濟的發展。1930年到1934年羅斯福在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也是想運用政府有形之手來補救無形之手的大蕭條,也是政府干預經濟。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又是怎樣產生的?要追溯到1900年前后,那時候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大規模的供電網絡、無線電、福特的生產線流水線,導致生產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于是那個時候,有一個叫做“柯立芝繁榮”的現象。柯立芝是上個世紀16年前后美國的總統,當時的總統都說政府根本就不需要存在,經濟會自由發展的。因為對效率的過分追求,最后導致了大蕭條。大蕭條之后,所有人反思說我們不能過分追求效率,于是政府就來了。當追求公平走到極致,就極端沒有效率,于是就出現了1979年、1998年,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這樣的狀況。于是,人們又反思,說我們要追求效率,我們不能只講公平的事情。于是從里根經濟學實施之后,美國市場一直非常好,到2008年又玩過分了。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實際上也就是一個追求效率,最后造成了極大的不平等、貧富懸殊,也導致了2008年金融機構完全追逐利益為唯一目標,把款借給完全不具備貸款條件的人,導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我們為什么要回顧歷史?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去看區塊鏈。共識算法是一個區間的概念。我們在強調去中心化,從某個意義上來說去中心化也是在強調公平。去中心化強調公平,中心化某種程度上是強調效率,所以這樣的事情并不是區塊鏈才有,過去一百年、兩百年,整個人類社會一直在這之間搖擺,不可調和。所以我說我們要明白的是當區塊鏈要真正落地到不同的商業應用場景的時候,不同的商業應用場景對公平和效率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如果這個場景需要極端的追求公平,那么我們可以用極端的去中心化的方式幫他實現;如果他是極端追求效率,那我們就必須用中心化的方法來幫助他實現,這只是商業目的而已。采用什么樣的技術手段,并不是決定性的,并不是主要的,重點在于商業目的的實現。所以當你要追求TPS每秒30萬的時候,請你用支付寶這樣的交易確認機制。從PoW到PoS:區塊鏈應用驅動需求的變化
萬向區塊鏈與恒豐銀行合作,用生物資產解決融資難問題:7月23日,恒豐銀行與萬向區塊鏈合作,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生物資產可信監管,向山東菏澤的肉牛養殖農戶發出首批惠農貸款。據悉,恒豐銀行還將通過平臺陸續向當地更多農民養殖戶提供資金,該產品名為好牛快貸”。
萬向區塊鏈生物資產可信監管及金融服務平臺,融合了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據了解,生物資產可信監管及金融服務平臺通過“區塊鏈+物聯網”的融合,完成了現實世界中不同時間點的肉牛價值在區塊鏈上的映射,從而形成了動態化的、可向源頭進行追溯的肉牛區塊鏈數字資產(Blockchain Asset Value,“BAV”)。(網易科技)[2021/7/26 1:16:18]
從PoW到PoS,是區塊鏈應用需求驅動的變化。當你說“我們的商業要更多的強調公平”,那你可以用PoW。從商業角度來說,怎么樣合適怎么樣來。所以共識算法,討論來討論去,無非是一個區間的概念,在極端的講究效率和極端的講究公平,就是在極端的去中心化和極端的中心化之間,不同的商業模式之間找不同的點尋求公平。PoS就是這樣,你尋求快,你可以找其中一個節點。如果你一個技術開發得足夠好,你也可以選101個節點,這是我從商業應用的角度出發的看法。所以從PoW到PoS,大家不要忘了PoS是怎么出來的?PoS就是因為我們需要在公有區塊鏈上要做很多的事情,要做越來越多的事情,PoW支持不了,有很多東西對公平的追求不是那么強,它要取得一個平衡,于是PoS就出現了。你可以把PoW看作是我們追求用一套數學的方法解決效率和公平的問題,PoS有數學的成分在里面,但已經攙雜了很多制度設計,而制度設計是由人來制定和執行的,不管你是隨機數抽出來的非特定的驗證人,最后還是你在投票、都是你在決策。其實,區塊鏈上我們追求的東西跟過去一百年人類社會追求的道理是一樣的,底層的東西是一樣的,就是一個規律。所以無形之手失靈的時候,我們需要有形之手來補救的。有形之手失靈的時候,也需要無形之手來補救。區塊鏈自下而上、分散決策的機制更像經濟學上講的“市場”。經濟活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市場的方式來組織,一種是由企業的方式來組織。區塊鏈帶來很大的變革,相比較來說企業的價值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沒有上帝,市場有時候也會失靈,因此如果你純粹從技術和數學的角度來講,區塊鏈也會有失靈的時候。所以,PoS的技術加上制度設計,加上規則的設計,這兩個加一塊,也許是解決我們所有的商業應用的一個最合適的方法。從大規模商業應用的角度看區塊鏈
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央行數字貨幣與狹義銀行是不同層次的概念: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表示,包括DC/EP在內的央行數字貨幣與狹義銀行是不同層次的概念。央行數字貨幣并不必然導致狹義銀行。需要看到的是,DC/EP的“100%準備金”與狹義銀行意義下的“100%存款準備金率”不是一回事。前者指DC/EP發行有100%的準備金支撐,后者指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與存款之間的比率。(第一財經)[2021/1/20 16:34:04]
從應用的角度來說,區塊鏈已經不是區塊鏈了,不是只有公有區塊鏈才解決問題,所以我把它理解為鏈內、鏈上和鏈外。鏈內是一個技術的世界,由共識算法、密碼學、博弈論組成,是去中心化的技術底層。互聯網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息機器,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器,這是區塊鏈和互聯網的區別——在商業信任機制上用了去中心化的機制。鏈上是Dapp的應用,我把它叫做分布式的商業世界,它也不一定是完全的去中心。任何一個商業,最后一定有利益者,無利不起早,如果你說區塊鏈上的所有商業都不會有一個利益主體,那只是反人性的,最后一定玩不大。區塊鏈一定要讓大家更方便地在上面實現自己的商業目的,區塊鏈才能玩大,所以這就叫鏈上。鏈外是什么?大家也知道現實市場很有多上鏈,現實資產上鏈是否需要中心化的背書機制?你把房產Token化了,你不需要杭州市房產局證明你的產權,但當鏈外到鏈上的時候,需要Token化的時候,往往需要一個中心化的背書機制,所以逃脫不了中心化。如果你是從商業應用看這個世界,而不是從區塊鏈看這個世界,其實互聯網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互聯網的底層技術是去中心化的。現在信息的傳播還需要誰許可嗎?你們在微博、微信等各種網站上發表言論,需要誰許可嗎,最后只不過刪帖而已,當你想發表意見的時候,沒有人想辦法阻止你,這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息機器。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器,所以互聯網上并不排斥在一個去中心化機制基礎上長出BAT,BAT是壟斷商業,但如果沒有這樣的壟斷商業,互聯網的價值在哪里,我們能僅僅通過發牢騷體現其價值嗎?真的要讓區塊鏈適配商業應用,它就不僅僅只需要技術,它確實需要技術,因為新技術帶來很多東西,但它同時需要技術以外的東西,比如說經濟激勵機制,比如說社區治理機制。經濟激勵機制、社區治理機制,社區更多是用算法博弈論,用算法博弈論等很多方法來設計一套規則,讓大家按照這套規則無組織地、去中心地行事。所以這三者要實現無形化、算法化、代碼化,只有這三者同時完善了,大規模的商業應用才有可能發生。大家也知道去年7月份,我參與發起了一個新的公有區塊鏈項目——PlatON。PlatON就計劃按照我剛才講的這樣一個想法發展,我們在去年7月份發布了一個技術白皮書,接下來一個多月之后,我們會發布自己的經濟藍皮書,然后在今年之內我們發布一個治理的紅皮書。這三者,都需要講清楚,都需要設計好,區塊鏈才能夠在商業層面上運行下去。
聲音 | 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針對DC/EP的設計作出五點推測:據新浪財經報道,近日,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出席主題為“數字貨幣的機遇和挑戰”的會議時,對DC/EP的設計作出五點推測,具體如下:一是賬戶松耦合=Token范式。DC/EP屬于Token范式,而非賬戶范式。二是DC/EP使用基于UTXO模式的中心化賬本。這個中心化賬本體現為數字貨幣發行登記系統,由中央銀行維護,是中心化的,不需要運行共識算法,這樣就不會受制于區塊鏈的性能瓶頸。三是DC/EP錢包。用戶需要使用DC/EP錢包,錢包的核心是一對公鑰和私鑰。公鑰也是地址,地址里面存放人民幣的數字憑證。這個數字憑證基于100%人民幣準備金發行。四是DC/EP交易。用戶通過錢包私鑰,可以發起地址間轉賬交易,交易由中央銀行直接記錄在中心化賬本中。五是DC/EP推行策略:先批發(to B),后零售(to C或用于一般目標);先境內使用,再用于跨境支付。[2019/11/27]
金色財經現場報道,萬向區塊鏈首席技術官:區塊鏈是個技術,但并不局限于技術:在新金融100人主題論壇上,金色財經現場報道,在新金融100人主題論壇上,萬向區塊鏈首席技術官羅榮閣表示,區塊鏈是個技術,但并不局限于技術,新的技術底層支撐“數據主權”和“多方信任”,新的“激勵和治理”去除“壟斷”,多方共贏。[2018/4/27]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捕手,作者:胡韜,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軟件正在吞噬整個世界。」這是a16z創始人馬克·安德森的經典名句,他曾是網景公司創始人,其開發的Mosaic瀏覽器一度占據了瀏覽器市場8.
1900/1/1 0:00:00不到一年,全球第一交易所幣安又與黑客來了個親密接觸。與前兩次相比,無論是在K線還是市場情緒上,都沒以前反應激烈。可見,幣圈對黑客的入侵這事兒已見怪不怪.
1900/1/1 0:00:00!webp\"data-img-size-val=\"810,495\"\u002F\\>2018年,在ICO亂象和缺乏監管所引起的數字貨幣大跌的情況下.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bloomberg,作者:JulieVerhage,編譯:星球日報茶涼編輯|盧曉明Odaily星球日報出品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
1900/1/1 0:00:00Odaily星球日報出品譯者|王也編輯|盧曉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本質就是去中心化,但是,在加密貨幣世界中存在一個非常中心化的現象,超過30%的ETH和20%的BTC卻掌握在極小一部分大戶手中.
1900/1/1 0:00:00編者按:今天凌晨1點,交易所幣安遭到黑客攻擊,損失7000個比特幣,詳情請點擊《幣安被盜7000個比特幣》。本文來自成都鏈安科技安全團隊,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