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幣價漲的厲害,全球數字資產總市值達已經突破1769億美元。市場的復蘇帶來了人氣,也招來了攻擊者。
三天三家交易所被盜
3月24日,被幣圈用戶稱作“龍網”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DragonEx發布系統升級公告,暫停所有交易及充提幣服務;3月25日,“升級”延遲,龍網正式對外宣布資產失竊。一天后,龍網公開了黑客的錢包地址,涉事數字資產達20多種。在黑客攻擊龍網當日,遭入侵的還有交易所Etbox。3天后,Etbox發表公告稱攻擊事件導致平臺損失資產達13.2萬美元。3月26日凌晨0時08分,危機蔓延至BiKi交易所。一名投資者發現他的賬號密碼被篡改,到凌晨5點左右,28名Biki用戶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當日下午3點,Biki在公告中稱涉及被篡改密碼的賬戶數為37個,涉及資產轉移的賬戶為18個,損失金額達12.33萬美元。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alot完成700萬美元融資,Avalaunch等參投:2月17日消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alot完成700萬美元融資,Blizzard、Avalaunch、Colony、Benqi、AVentures、Avascan、Republic Capital、GSR、Muhabbit Capital、Woodstock Capital、Maven Capital、IPC等參投。(Crypto Daily)[2022/2/17 9:59:14]
損失最為嚴重的龍網表示,已追回部分資金,并在愛沙尼亞、泰國、新加坡、香港等行政司法機關報警備案,協助展開調查。“追回被盜資產的幾率很低。雖然龍網一直說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和取得了聯系,不過從交易所以往被盜的經歷看,追回損失或許遙遙無期。”一位用戶這樣表示。龍網也曾發表公告稱,平臺會盡更大努力,爭取追回更多資產。期間,Gate、OKEx、火幣、幣安、Bittrex等交易所均給予了支持。雖然部分資產已被成功凍結,但龍網坦言,相當大部分資產還在被快速轉移中。可見,追蹤、追回的困難程度不言而喻。丟幣人錯過了什么
歷史上的今天 | 洲際交易所發布包含數字資產的數據源:2019年3月15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母公司洲際交易所(ICE)發布了一個包含58種不同貨幣和數字資產的新加密貨幣數據源,以提供有關加密貨幣市場的高質量信息。
2019年3月15日,據臺灣新浪網消息,南臺科技大學開發“南臺幣”,為臺灣校園第一家將區塊鏈技術落實在校園實際日常作業場景上。
2018年3月15日,新加坡中央銀行在3月15日的官方講話中重申了其使用區塊鏈進行國際支付的承諾。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董事總經理拉維梅農在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新加坡的區塊鏈計劃將“解決挑戰”,即提高該領域的效率,該計劃被稱為“Ubin項目”。[2020/3/15]
說到盜幣追回,就不得不說到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門頭溝事件”,門頭溝事件中,黑客共計盜取了用戶近75萬枚的比特幣以及交易所10萬枚的比特幣。被盜比特幣數量約占當時全球比特幣總量的7%,事件發生時,BTC均價在400美元附近,在當時價值約為4.73億美元,而現在是5000美元附近。最終,Mt.Gox交易所在2014年2月份申請了破產。
動態 | 加拿大數字貨幣交易所MapleChange下線:據CCN報道,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MapleChange已經下線。該交易所稱由于bug,只能結束其業務,并無法退回任何錢款。[2018/10/29]
五年后......2019年3月20日,日本東京地方裁判所發布了“Mt.Gox事件”報告書。債權人申請賠償1,167,841.7個比特幣,法院認定為938,476.2個;申請賠償1,363,351.4個比特現金,法院認定938,476.2個;申請賠償價值17,066億日元,法院認定102億日元。以法院認定的數目進行賠付,Mt.Gox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資不抵債。對于已經苦等5年的門頭溝事件受害者,似乎將迎來一個結局。東京地方法院的判決雖然已經公布,但對于用戶來說,這五年的時間似乎錯過了太多,錯過了牛市10萬一枚的比特幣,也錯過了人生最好的時光。資產保護,防患于未然
現場 | 日本金融廳加密貨幣交易所研討會成員、麗澤大學經濟學部教授中島真志: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封閉型DLT將成為主流:金色財經現場報道,7月4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TOKENSKY區塊鏈+全球高峰論壇上,日本金融廳加密貨幣交易所研討會成員、麗澤大學經濟學部教授中島真志表示歐美金融機構相關者雖然對比特幣有很大批判,但認為區塊鏈是真實存在的,對經濟有很大的影響,現在比特幣為主的時代已轉向以區塊鏈為主的時代,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已成為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區塊鏈也成為DLT或分散型記賬系統。DLT交易數據記錄并保存和共享,其信息種類不受限制,其優點是可以防止信息篡改、系統強、運行成本低。而DLT有開放型和封閉型兩個種類。開放型對參加者沒有限制,沒有中央管理者,如比特幣等,封閉型DLT對參與者有限制,有中央管理者,如金融業的實證實驗。中島真志認為今后封閉型DLT會成為主流。因為這與算法有關系。開放型DLT存在惡意攻擊的風險,計算復雜,速度慢,封閉型DLT會更加安全、高效,交易確認會更加簡便。[2018/7/4]
加密資產找回難,難于上青天。有人愿意給市政府740萬英鎊,只為獲得挖掘垃圾場的許可,找回儲存比特幣信息的電腦硬盤;有人找到了催眠師,希望通過催眠治療來喚起忘掉的記憶;還有人干脆雇傭黑客來破解自己的硬件錢包……這里說的事件,不是指被盜竊或被搶奪,而是指比特幣的擁有者因為各種原因弄丟了私鑰。
自己丟掉的私鑰都很難追回,更何況是那些經過層層偽裝的黑客竊取的私鑰,在加密資產的世界里追蹤到幕后的操縱者,將其繩之以法,返還資產更是難上加難。對于一些黑客來說,三五年后等丟幣者已經完全絕望后再去將地址里的資產變現也是很常見的。對于個人資產的保護,庫神CTO葉飛就曾經多次明確:私鑰不要聯網存儲,且私鑰要保存在自己的手里。首先,要購買正規品牌的硬件錢包,其次,也是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好助記詞的備份,不能保存在電腦上或云盤里。最后,硬件錢包本身也需要好好保管。葉飛認為,對于交易所而言拒絕丟幣才是“王道”,但能夠做到的微乎其微。現實中,黑客也正轉變攻擊策略,從攻擊資產的私鑰變為攻擊項目方的數據庫。交易所數據庫的安全防控是比較薄弱的,交易所應當在申請提幣、交易所出幣環節加強風控,確保資產的安全。交易所要在資產存儲和私鑰的管理、充值、提幣環節做到牢牢把控,目前無法做到技術完善的,需要用一些制度的規范降低交易的風險。
區塊鏈大潮潮漲潮落,漲時各類百花齊放,落時泡沫褪去。熊市之下,也許我們才能更加清楚的看到區塊鏈行業的“真”需求:只有錢包、交易所、礦等始終存在;公鏈在奮力研發、大公司在布局投入.
1900/1/1 0:00:004月5日,幣安發布公告稱,將于北京時間本月22日18點下架比特幣現金分叉幣BSV。此舉在加密社區引起了轟動.
1900/1/1 0:00:00本文來自:哈希派,作者:LucyCheng,星球日報經授權轉發。區塊鏈行業的快速更新迭代不僅僅體現在技術發展方面,還體現在融資方式上.
1900/1/1 0:00:003月20日,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金融業巨頭SBI集團成立了一家子公司,負責處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個人匯款等業務,提供住信SBI網絡銀行等參與的個人匯款應用“MoneyTap”.
1900/1/1 0:00:00海外重磅播報 美國國會議員重新提交代幣分類法美國國會議員WarrenDavidson4月9日重新提交“代幣分類法”,旨在將代幣排除在美國證券法之外.
1900/1/1 0:00:002018年眾多新公鏈項目在主網上線,堪稱“公鏈元年”。邁入2019年,公鏈之爭依然在延續。不可否認,公鏈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都有迅速提升,但是在商業落地上,卻依然是很多公鏈項目的短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