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在其著作《技術的本質》中,寫過這么一句話:「技術總是進行著這樣一種循環,為解決老問題去采用新技術,新技術又引發新問題,新問題的解決又要訴諸更新的技術」。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能流行,部分原因是它能解決互聯網時代遺留下的問題,比如數據孤島、數據壟斷、隱私泄漏等。在諸多區塊鏈的落地應用中,數字身份是最有可能率先覆蓋上億用戶的場景之一。
對應現實生活的身份證,數字身份是公民在網絡世界的標識,其價值不僅是證明「我是我」,更在于背后所鏈接的海量的個人信息。傳統互聯網是以中心化服務為特征,身份數據分散在各機構中,難以共享,且容易出現數據盜用問題。
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不可篡改和分布式等特點,有助于數字身份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即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譯為「去中心化數字身份」或「分布式數字身份」)。DID在保護隱私的同時,能讓用戶自主決定誰來查看和使用身份數據,在未來還有可能轉換成可兌現的數據資產。
近日,巴比特采訪了三位DID項目的相關負責人--百度智能云區塊鏈產品負責人劉堯、太一云副總裁兼公易聯CTO甘國華、井證創始人兼CEO梅森。他們分別從各自的項目出發,分享對數字身份的理解,展現區塊鏈與數字身份相結合的生命力。
現場 | 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不僅衛星遙感 區塊鏈等技術也將走出實驗室去解決社會痛點:9月25日,外灘大會發布新金融科技,衛星遙感首次用于貸款,正式全面在農村金融領域商用,破解農村金融一大難題。金色財經了解到,這套以衛星遙感技術為特色的農村金融風控系統,內部代號為“大山雀”,它也成為“阿里動物園”里,繼平頭哥、犀牛(新制造)、小蠻驢(新物流機器人)之后,又一位技術仔。
該技術的運用者網商銀行表示,全面商用的第一步,是在全國690余個涉農縣區率先推廣該技術,覆蓋全國1/3的涉農縣區,在試用期,已經有超過5萬農戶使用和受益。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衛星遙感的技術突破,將打開農村信貸的新空間。不僅衛星遙感,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我們相信,技術之美不在于高深,而在于溫暖,我們將致力于讓更多技術走出實驗室,走進田間地頭,去解決社會痛點。”[2020/9/25]
CloudDID是百度智能云于2019年11月推出的一款智能小程序,內置于百度APP,其核心是基于企業區塊鏈平臺「天鏈」的可信數字身份解決方案,為企業/用戶提供數字身份服務。
劉堯說,「我們是先有區塊鏈,后有數字身份。由于聯盟鏈是跨部門、跨組織、跨機構的,當BaaS系統部署到企業端時,就會涉及企業間的身份認證。之前大家的做法是使用原有中心化的身份管理模式,但我認為,DID將是未來更好的一種方式」。
人行金融科技委員會:積極運用區塊鏈等技術加強數字監管能力建設: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召開的2020年第一次會議明確要求,研究金融科技發展指標體系,認真做好動態監測和綜合評估,引導金融機構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時要強化監管科技應用實踐,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加強數字監管能力建設,不斷增強金融風險技防能力。(中國經營報)[2020/5/30]
使用體驗上,用戶要先注冊百度APP的賬號,才能登錄CloudDID小程序,然后系統自動生成DID和私鑰(主/備)。小程序的頁面顯示,CloudDID采用的是Secp256k1簽名算法,私鑰僅本地存儲。目前,用戶可申請個人實名認證和企業實名認證,認證前需注冊百度智能云的賬號。
劉堯向巴比特表示,CloudDID已實現開源,并被W3C(萬維網聯盟)技術標準收錄。2020年4月24日,國家網信辦發布《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第三批)》,其中包括百度的可信計算平臺BCP和可信數字身份BIP。
CloudDID的生態有三個參與方:一是用戶,即DID的使用者,通過小程序來創建、管理自己的DID,并把身份相關的數據存儲在組件中;二是發證方,向用戶發放數字證書,比如政府機關、學校等權威機構;三是應用方,向用戶提供DID相關的應用服務,應用方會驗證用戶的DID和數字證書。
Power Ledger與TDED合作在泰國創建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能源平臺:澳大利亞公司Power Ledger于5月25日宣布與泰國數字能源開發公司TDED建立合作關系,以在該國創建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能源平臺。該平臺將支持環境商品和對等(P2P)能源交易,以加速采用可再生能源。(Cointelegraph)[2020/5/26]
宏觀上,DID是一個動詞,指的是用戶、發證方和應用方在區塊鏈上的交互過程。微觀上,DID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一串由數字和大小寫字母組成的字符串,作為這三者在區塊鏈上的身份標識。
它主要解決兩類問題:認證和授權。認證的功能是證明用戶使用某產品或服務前,具有使用資質;授權的功能是用戶在獲取某權利或認證時,需要通過前置認證來獲得授權。開發者文檔顯示,
與DID相關的個人數據不上鏈,而是加密存儲在發證方,用發證方頒發的聲明來證明用戶的隱私屬性(比如姓名、年齡、職業、郵箱地址等),但需經用戶授權才能讀取。這是與中心化數字身份的區別。
劉堯指出,開發DID有兩個難點,一是認知上,「這個事情其實是比較新的,研發和產品經理理解起來都比較困難」;二是技術上,「雖然小程序看起來低端,但它是全棧式的,要融合到聯盟鏈的身份系統中,對接和融合都有比較高的技術門檻。」
聲音 | Upbit首席執行官: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作用是篩選出優質的區塊鏈項目:Upbit首席執行官Lee Sir-goo在周四舉行的Upbit首屆開發商區塊鏈技術會上表示,像Kosdaq和納斯達克這樣的股票交易所都有嚴格的指導方針,以保護投資者,加密貨幣交易所也是如此。我相信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作用是篩選出優質的區塊鏈項目和token,目的是幫助用戶找到最好的投資機會。[2018/9/13]
應用方面,CloudDID目前主要面向to B的應用場景,劉堯舉例,「聯盟鏈上有多個參與方,比如某一家銀行和運營商,如果某人既是銀行的白金信用卡用戶,又是運營商的黃金會員,由于兩家機構都在聯盟鏈上,那么他們可以相互認證,而不再需要繁瑣的材料來證明用戶的真實信息。」
談及未來的規劃,他表示,將繼續把CloudDID向各個企業推廣,通過數字身份,在各個聯盟鏈之間搭建起橋梁。同時還將結合更多的安全技術,包括可信執行環境、安全多方計算、同態加密等,加強用戶身份隱私的保護。
如果你使用的是華為手機,那么打開手機自帶的華為錢包,在卡證專區有一個選項是「eID」,可通過華為錢包使用eID相關的服務,比如電子合同的簽名、快捷支付等。
eID(electronic IDentity,電子身份證)是以智能安全芯片為載體,由“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簽發給公民的網絡電子身份標識,在保護公民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快速實現線上身份識別,屬于國家層面的數字身份。
美股區塊鏈概念股收盤漲跌各異:Long Blockchain收跌0.3%,Accenture收跌0.52%,Overstock.com收漲2.91%,柯達收跌0.93%,Riot Blockchain收跌1%。[2018/3/22]
eID和eID數字身份鏈有著本質的區別,eID數字身份鏈以eID為基礎的聯盟鏈平臺,由部第三研究所作為指導單位,北京公易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并聯合推廣。eID數字身份鏈結合eID電子簽名和區塊鏈技術,提供個人身份認證、簽名授權、區塊鏈存證等平臺解決方案,在保護用戶數據的前提下,實現多個信息系統的數據互通。
甘國華向巴比特表示,經過兩年的發展,eID數字身份鏈大致經歷了三個關鍵節點,
二是電子證照的應用,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證照,比如居民身份證、學生證、畢業證等,都與身份證掛鉤,于是把電子證照作為eID數字身份鏈的第一個應用;
三是提供數據服務,eID關聯了大量個人身份數據,eID數字身份鏈對這些數據進行確權,在用戶授權的前提下,實現互通共享。
使用流程上,擁有eID用戶即可使用eID數字身份鏈的服務,用戶私鑰存儲在智能設備的芯片中;身份數據提供人提交信息確權申請,由身份鏈審核節點進行審核,通過后將身份數據的索引上鏈;其他主體查看用戶身份信息時,需取得用戶本人的授權,數據提供方將授權記錄上鏈。
在甘國華看來,無論是數字身份,還是區塊鏈,都處于發展初期,落地方面存在一些難點,
2020年3月,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舉辦區塊鏈咨詢培訓,學員在線上考試成績合格后,由該協會發放相關證書,eID數字身份鏈對證書進行核驗,學員可通過手機號查詢并永久保存自己的電子證書。此外,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與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也利用eID數字身份鏈頒發了公益捐贈證書。
甘國華透露,eID數字身份鏈「區塊鏈+電子證照」服務還將應用于學歷教育、物品認證、企業/個人名片等多個領域。未來會建立一個國際化的標準,跨全球應用,對外提供身份驗證。
梅森是一位70后的創業老兵,曾在國內一家通信巨頭工作17年,見證了通信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興衰。2019年,他的大學同學、時任安徽井暢CTO田朝暉找到了他,他們發現,同一個人在不同交易所注冊的時候,都需要進行一次實名認證,對用戶來說重復認證是不必要的。于是,他們倆一拍即合,決定把數字身份作為區塊鏈創業的切入口,井證由此成立。
經過一年的發展,井證打造了兩個產品: Jpassword和 J-DID。 Jpassword是面向C端用戶的密碼管理軟件,用于保存用戶名、密碼、私鑰和其他個人隱私數據;J-DID是面向B端和G端的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數字身份平臺,遵循W3C DIDs標準,打造完全屬于個人的ID。
梅森認為,「區塊鏈+數字身份+通證」是中小企業打破巨頭壟斷的新機遇。他說,
他進而解釋道,「數字身份解決的是用戶量的問題,通證解決的是用戶激勵的問題,如果一家企業既有用戶量,又有用戶激勵,那么就有可能打破巨頭的壟斷。」盡管井證是基于井通底層公鏈進行開發的,但是他強調,井證滿足合規要求,本身不會發行通證,考慮到未來每個人或企業都需要數字身份,因此把通證的數據歸屬于各自的數字身份之下是最合理的。
目前,井證和中國電信、部第一研究所都有合作,并參與了某市的政務區塊鏈項目。其中,與中國電信的合作讓梅森印象深刻。他說,現在電信使用天翼U盾來保護用戶信息的安全,如果各個組織機構頒發各自的U盾,用戶攜帶各種U盾就很不方便。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身份,能解決這一問題,用戶的J-DID和私鑰存儲在SIM卡安全芯片,與DID相關的隱私數據保存在IPFS分布式存儲平臺。用戶的數據由自己控制,為未來的數據確權和交易奠定基礎。
其中,CTID是由部第一研究所推出的「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與eID是競爭關系。
在中國,隨著BAT等巨頭公司的壯大,和互聯網獲客成本的增加,很多人習慣利用支付寶或微信提供的用戶身份信息,來訪問各類應用。梅森坦言,項目落地最大的困難,是向客戶普及數字身份的作用,和解釋數字身份給用戶帶來的益處,「因為在互聯網下, 大家使用中心化公司提供的身份登錄應用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在說服客戶方面需要花很大的力氣。」
至于未來,他表示,中國數字身份的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初期是3年內解決用戶隱私問題,打破數據孤島;中期是5年內解決用戶數據權屬和交易的問題;后期是10年內解決用戶在應用上的選擇權問題,打破巨頭的壟斷。而井證正在按照預定的規劃向前走,把數字身份的事業做大做強。
2020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鄒平座在文章《貨幣政策的市場化協同與大數據機制研究》中寫到,
作為數字生活的基礎設施,DID將是個人數據的重要載體,國內外的知名DID項目包括微軟DID、Hyperledger Indy、Uport、Thekey、Civic、ISelfKey、IDHub等,都在積極探索。
整體來看,DID已實現初步的應用落地,除了技術研發和法律合規之外,當前最大的困難在于產品推廣。對大多數人來說,區塊鏈和數字身份都是陌生的概念,社會共識尚未形成,如何進行推廣和普及既是創業者的使命,也需要我們每個區塊鏈從業者的努力。
前日行情快速跌至8800附近后,昨日的行情實際上是一個緩慢修復的過程,從8800到9200或許不能說明行情太過強勢,但盤面的兩點因素令我們對盤面不會太過悲觀.
1900/1/1 0:00:00前言:以太坊進入2020年,從其網絡發展數據看,都有了明顯的向上跡象。不管是活躍地址量、日gas使用量、交易費用、穩定幣發行量、DeFi用戶、DeFi鎖定資產量、機構的興趣、日交易次數等方面看,
1900/1/1 0:00:00據天天鏈訊消息稱,日前有資料顯示香港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正向向某些人大代表尋求幫助以督促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立案并立即采取保全措施.
1900/1/1 0:00:00文章系金色財經專欄作者牛七的區塊鏈分析記供稿,發表言論僅代表其個人觀點,僅供學習交流!金色盤面不會主動提供任何交易指導,亦不會收取任何費用指導交易,請讀者仔細甄別,謹防上當.
1900/1/1 0:00:00金色午報 | 11月29日午間重要動態一覽:7:00-12:00關鍵詞:Guggenheim Partners、 火幣、yearn.finance、ETC 1.
1900/1/1 0:00:005月14日,據海淀分局消息,針對詹克團在申領營業執照變更時與比特大陸部分人士發生沖突一事,海淀分局發布情況通報: 5月8日10時許,在海淀區政務服務中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