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偽聰們”一直在爭奪比特幣創造者的寶座。而就在上周末,新的情況再次發生,某位自稱“中本聰”的不知名人士決定通過分為三部分的博客文章“自證”其身份。
Odaily星球日報今晨曾報道,其“自證”文章的第一部分已更新,文章主要介紹比特幣和中本聰名字的由來經過:其稱BTC最初源于聯合銀行有限公司創始人AghaHasanAbedi創立的國際信貸銀行;其昵稱為Shaikho,聽說了被指責為日本央行寬松貨幣政策的罪魁禍首SatoshiSumita,而Satoshi與其綽號Shaikho完美匹配,在決定別名時,想要一個主數字命理學的名字,在迦勒底數字命理學中,一個名叫55的人被認為有能力擊敗他面對的任何敵人,SatoshiNakamoto=55。此外,至于比特幣名字的由來,其表示,“bitcoin”不僅僅起源于“比特”的IT術語“bit”,更是因為想將BCCI名稱帶回其輝煌時光。BCCI全名為“BankofcredITandCOmmerceINternational”,所以其于2008年8月18日注冊域名“bitcoin.org”。據悉,在自證第一部分更新前,網站顯示508錯誤。
Ocean Builder購買游輪命名為“中本聰” 并將容納加密公司:海洋建筑公司Ocean Builder購買了一艘舊澳大利亞游輪,并將其重新命名為“Satoshi(中本聰)”,并計劃在巴拿馬海岸附近接納加密公司和企業家。Ocean Builder首席運營官Chad Elwartowski表示,這艘船將構成一個創新中心并提供一個獨特的空間,加密企業家可以在其中建立網絡。(Cointelegraph)[2020/10/14]
然而,在注意到“偽聰”的文章中存在幾個明顯問題之后,比特幣社區很快就做出了反應并提出了對這位“偽聰”的質疑。以下的一些例子將詳細說明這位“偽聰2.0”是如何出錯的。
一、寫作風格
一些社區成員曾對中本聰的文字進行過文體分析,以試圖找出這位比特幣的創造者。
動態 | 比特幣協會向劍橋大學博士生頒發“中本聰獎學金”:Bitcoin Association 向劍橋大學人類基因組學二年級博士生 Robin Kohze 頒發了“中本聰獎學金”。該獎學金以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名字命名,旨在以最初的比特幣(BSV)設計來支持對現實世界中區塊鏈應用程序的研究和技術開發。[2020/1/10]
TNW文章稱,雖然其并不是專家,但可以確認這位“偽聰”的自證文章第一部分與比特幣白皮書并非一人所寫。
先來看看摘自“偽聰”博客的文字,可以看到很多沒有標點符號或連接詞的連句。
再來看看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的文字表述。
盡管行文語氣已然不同,但語法的使用區別則更為明顯。
聲音 | 比特幣先驅Jeff Garzik:最新“中本其寫作風格與之前中本聰寫信風格不一致:據BNN Bloomberg 消息,區塊鏈軟件初創公司Bloq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先驅Jeff Garzik質疑最新“中本聰”真實性,在比特幣的匿名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多年前消失之前,Jeff Garzik曾與他交換電子郵件,而在讀到疑似“中本聰”證明身份的帖子時,Garzik稱該帖子的寫作風格和之前和中本聰寫信的風格不一致。[2019/8/20]
“偽聰”的文字多用連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句或獨立的子句連接在一起,卻沒有過渡或正確的標點符號承接。相比之下,白皮書則寫得很好,結構合理,流暢地對比特幣的點對點網絡進行了技術解釋。
二、Cyberpunks與Cypherpunks
動態 | 疑似“中本聰”將證明自己為中本聰的網站目前顯示508錯誤:據此前CCN報道,疑似“中本聰”將于今日4:00在網站https://satoshinrh.com/分三期證明自己為中本聰,經查發現,目前該網站顯示508錯誤。[2019/8/19]
另一方面,比特幣愛好者們很快就注意到“偽聰”在拼寫“密碼朋克”一詞時,錯誤地使用了“Cyberpunks”而非正確拼法“Cypherpunks”。而中本聰最早就是在名為“Cypherpunk”的電子郵件系統中分享了比特幣的白皮書,很多密碼朋克都訂閱了這些白皮書。
如果你足夠了解比特幣的話,你應該會熟悉HalFinney。Finney是一位知名開發者、密碼朋克,也是比特幣的早期采用者及測試者,他曾與真實的中本聰交換了幾封電子郵件。
Finney收到了第一筆來自中本聰的比特幣交易,他也曾被認為是這種加密貨幣的真正創造者。但在2014年去世之前,Finney極力否認了這一猜測。
推特用戶@MoedaRags截圖記錄下來了“偽聰”文章中的這一錯誤。然而,這個錯誤現已在原文中被更正。
三、另一個輸入錯誤
“偽聰”在其博客中稱,比特幣的名字是在接受了國際信貸銀行的部分信件后創建的,這本身就具有諷刺意味,因為這種加密貨幣的創建就是為了繞過主流金融。
中本聰之前的文字作品證明了他是一個積極追求寫作準確性的人,因此,當“偽聰”錯誤地將BCCI拼寫成BBCI時,是相當令人震驚的。
推特網友@letmebefrnk發推提示了這一拼寫錯誤,目前該錯誤似乎也已得到了糾正。但鑒于“偽聰”聲稱BCCI是比特幣名稱創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明顯的疏忽仍然令人難以置信。
萊特幣創始人李啟威或許是意識到了這一說法的荒謬,其發推調侃稱:“Litecoin這個詞的起源不僅僅來自它是比特幣的‘lite’版本。當時我正在看‘LimeTeaCompanyIncorporated’,突然靈光乍現。這些字母就是‘LImeTEaCOmpanyINcorporated’。”
四、名稱來源的矛盾
“偽聰”在其文章中解釋了假名中本聰是如何產生的,但在其解釋中存在一個明顯的矛盾。
如上圖所示,“偽聰”在文章中稱HalFinney是給了他別名中本的人。然后,就在緊接著的一段話里,“偽聰”又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他寫道:“當我決定起一個別名的時候,我想要一個主數字命理學的名字......”
你懂的.......
五、糟糕的網絡托管
Reddit用戶們也在進行著自己的偵探工作。
上文曾提到,在自證第一部分更新前,“偽聰”的網站曾顯示508錯誤。
Reddit用戶@CryptoCrunchApp就此指出,“偽聰”并未真正投資于一個良好的網絡托管計劃,考慮到其聲稱持有價值近百億美元的比特幣,為什么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種節儉似乎根本沒有必要。
看在中本聰的份上,停手吧!
中本聰的存在和身份一直籠罩在神秘之中。客觀來說,如果比特幣的真正創造者公開其身份,我很懷疑他們是否會聘請公關公司來這么做,進而把這場重大披露變成一場媒體鬧劇。這一最新的揭露計劃也完全不符合其性格。
我對我們是否能找到真正的中本聰持懷疑態度。坦白地說,我希望我們永遠不會找到。這個名字富有詩意,就像是比特幣最受尊敬的一大屬性——偽匿名。
比特幣不需要另一場騙局!
親愛的BKEXer: BKEXGlobal將于新加坡時間2019年9月8日14:30上線UIN.
1900/1/1 0:00:00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推動了支付行業的迅猛發展,僅2018年,全球移動支付份額就已經突破了51萬億美元。然而,過度中心化的互聯網,效率低下、中心化風險大、交易成本高昂,無法滿足移動支付行業的高速發展.
1900/1/1 0:00:00據TokenGazer數據分析顯示:截止至8月20日17:00,BTC價格為$10,698.98,市值為$191,336.27M;主流交易所24HBTC交易量約為$909.65M.
1900/1/1 0:00:00親愛的用戶: 胖比特國際站已上線項目Waltonchain(WTC)并支持WTC/ETH交易對,現已開放交易.
1900/1/1 0:00:00昨天,朋友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的新聞刷屏。整個幣圈頓時沸騰。深圳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1900/1/1 0:00:00尊敬的WBFex用戶: WBFex即將上線BMJ,在開放區上線BMJ/USDT交易對,具體情況如下:充值時間:2019/08/2310:00交易時間:2019/08/2611:00提幣時間:2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