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絕大部分交互是以什么為基礎的?答案是交易。
而交易的基礎是——信用。區塊鏈這種所有人可以參與記賬,無法篡改的賬本技術,觸及了我們人類社會交易的本質----信用和確權。
它可以讓全球的陌生人之間突破空間、時間以及權力的限制進行信用共建及確權,這兩項正是人類社會進行價值交換的基礎。
從交易到市場,到社會,都會因為區塊鏈的發展而發生巨大變化。
要思考區塊鏈的發展,我們可以參照互聯網的發展做一下對比,看是否有啟發:
互聯網發展的核心是信息傳播的變革,初期的應用是從門戶網站開始的,像雅虎、sohu、網易、新浪,這些網站對于傳統的報紙、雜志、電視等信息媒介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然后信息的傳遞開始出現多維、多點的信息交互,例如facebook、youtube、Twitter、嗶哩嗶哩等。
美國OCC代理署長:區塊鏈優于美國目前依賴銀行的支付系統:金色財經報道,美國貨幣監理署(OCC)代理署長、Coinbase前首席法律官Brian Brooks與美國主要智囊機構布魯金斯學會的Aaron Klein交談時指出,區塊鏈優于美國目前依賴銀行的支付系統。他稱自己堅信去中心化。他認為,穩定幣和其他基于區塊鏈的美元代幣是最具彈性的長期快速支付模型。比中央銀行壟斷的支付系統要好。[2020/7/30]
所以,理出它的軌跡,互聯網世界的搭建有兩個路徑:
第一、由于其技術特性,所以它一定從與信息聯系最緊密的行業開始滲透的。
第二、從靜態到多維\動態的交互。
事務的發展是有共性的,對應到區塊鏈,它會不會也可能遵循著這樣的規律:
聲音 | VFine Music:已將湖南衛視《舞蹈風暴》侵權證據上傳到司法區塊鏈:國內音樂版權發行平臺VFine Music日前發布聲明稱,湖南衛視《舞蹈風暴》等節目未經授權,屢次侵犯VFine Music所代理的部分音樂作品權益。VFine Music表示,相關侵權證據在與湖南衛視正式溝通之前,已經做了取證和保存,并把證據上傳到互聯網法院的司法區塊鏈了,刪除并不會影響舉證。(新京報)[2020/1/17]
第一、由于區塊鏈的技術特性,所以它一定從與信用聯系最緊密的行業開始滲透,例如金融領域。
第二、是從靜態到多維\動態的變化,一樣也是通過最原始的人性需求激發。
例如,金融領域的本質是信用中介,所以這個領域可能是最好的切入點。從金融領域的邊緣切入,是否存在傳統巨頭們碰不到或者不感興趣的利基市場。
動態 | 關貿網路與與印尼通關暨港務服務公司將利用區塊鏈改善跨境貿易環境:據自由財經報道,關貿網路(6183)今天表示,與印尼通關暨港務服務公司(PT EDII)于雅加達簽訂跨境貿易合作,通過區塊鏈,打造臺灣與南向伙伴更便捷、安全的跨境貿易環境。此協議也是印尼首個跨境貿易區塊鏈合作案。關貿網路指出,此次區塊鏈的合作,將著重于跨境通關、貿易、與運籌文件之交換,包括商業發票、提單、報單、檢疫證等資料交換與跨境驗證。[2019/3/29]
以MakerDAO為例,它可以幫助用戶超額抵押獲得穩定幣進行其他金融活動,在幣價上漲的時期,資深玩家可以通過抵押方式放大收益,在下行的時期,它可以抵押dai換成法幣進行周轉。近期Staking也大火,看最新的統計報告,Staking項目明年市值將達540億美元,它的特點是以幣生息,無論是市場上行和下行周期里,對長期持有者來說,這都是一種獲得更多代幣的模式,這無疑是最符合人性的一種措施。而這些關鍵詞所涉及的業務,以前只能有相應的金融機構去完成。
動態 | 《福布斯》撰稿人發布2019可再生能源六大趨勢:“能源區塊鏈和物聯網”在列:近日,《福布斯》撰稿人James Ellsmoor發文預測2019可再生能源六大發展趨勢,分別為:能量存儲、微電網和人工智能、能源區塊鏈和物聯網、電網平價和成本下降、積極承諾以及發展中國家能源獲取的進步。[2019/1/2]
說到利基市場,在中國至少P2P這個幾乎被妖魔化的領域應該是可以去嘗試一下。
以上這些都可以視為靜態,至于什么是動態?
應該還是基于人性的那幾個原始需求,由靜態業務向外衍生,不過區塊鏈與原來互聯網的不同之處可能有兩點:第一、可能在于區塊鏈的“自舉”特性,這是為什么區塊鏈和傳統互聯網如此不同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第二、它的需求可能是埋藏在那幾個原始需求下更高維度的地方,而且區塊鏈天然適配,舉個例子,你看各種探探,陌陌,翻牌,閱后即焚就明白,一個泡妞的需求被人腦進行了各種維度的深度挖掘。
韓國首爾大學進行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學術討論:5月4日在韓國首爾大學亞洲研究院中進行“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學術討論”。其討論會從經濟學,理工學,法學等角度來進行討論。[2018/5/3]
再說一句,未來區塊鏈會爆發的領域可能是那些以前技術無法觸達的,但是在人腦中又存在價值的一些部分,而這些抽象價值部分通過區塊鏈形成新的商業范式后,由于它的不可逆,會導致舊有的范式的模仿升級,這樣才會引發在更大范圍的區塊鏈化。
在當前階段,現有區塊鏈與現實生活融合的局限有以下一些方面:
1.技術層面
方案不完整,最大的缺陷在存儲方面,如果一個dapp的數據還存放在中心數據庫里,這就是扯淡。
我和filcloud創始人張勇聊過,他覺得這一塊一直是區塊鏈發展的軟肋,雖然基于新的共識,數據結構,算法等等方面不斷的創新,但存儲這塊基于大規模商用的要求還很遠,IPFS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作為激勵層的Filecoin的主網延期,導致這塊基礎設施也還不具備廣泛適用性,其他的存儲類項目又不成氣候。張勇說很多技術團隊已經圍繞IPFS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所以應該是filecoin上線后,這塊的技術方案會有一個爆發性的增長,區塊鏈才能以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接受挑戰。
2.價格的波動
因為很多項目都是空氣項目,所以受市場和情緒影響很大。太大的波動不利于人們采用token與參與實體領域進行流轉,畢竟現在社會發展還沒有到幣本位的階段,它影響其流通交易受限的很重要的因素。
大家可以看到,牛市的時候很多商家愿意接受各種token,但是熊市的時候這種現象就很少了,原因就在這里。
所以現在很多穩定幣,它的歷史任務是將人們腦子里的美金,歐元與token之間搭建了一個梯子,使其更容易被接受和使用。
再插一句,前段時間很火的STO,現在好像偃旗息鼓了但實則暗流涌動,它背后錨定實體資產,既存在“價值",又具投資屬性,它是區塊鏈向實體進軍的必經之路,現在應該是蟄伏期,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爆發。
3.制度摩擦
人類社會最大的信用主體是國家。而金融體系是一個國家經濟體的血液循環,屬于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部位。
沒有哪一個強權國家會歡迎這方面的挑戰,所以從歷史上可以看到,美俄中等大國隔一段時間就要摩擦一下btc,數字貨幣帶來的各種沖擊對于對于強權國家來說,絕對不容易得到承認。
最近的facebook的libra事件,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公開信中就說到“Facebook的用戶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這將引發嚴重的隱私、交易、國家安全和貨幣政策問題。而白皮書提供的關于Libra和Calibra的目標、角色、潛在用途和安全性信息很少,暴露了其中存在的大規模風險,以及缺乏監管的問題。如果產品和服務受到的監管不當,它們可能會危及美國和全球金融穩定,引發系統性風險”。以后各個大國會發行自己的數字法幣,目的是奪回和馴化,但不過怎么說,這個過程一定是以大眾廣泛接受和使用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
而且任何新技術在落地、應用、演化的過程中,一定是伴隨著泡沫,看看互聯網,不能再相似了。
所以,所有國家都會對涉及金融信用的技術應用非常地謹慎甚至是抵觸。這中間產生的各種摩擦,會遠超我們的預期。
整體上來說,區塊鏈是一種超燃的、最能代表未來的技術,全世界聰明的大腦都在研究這個領域。你去看各種技術大牛,諾獎獲得者,各種常青藤高校的教授們都在玩命地研究區塊鏈,華爾街的嗅覺是最靈敏的,也就是本月Bakkt這個大家伙就要進入測試階段,因為他們都明白它的未來。
有的人說,區塊鏈不會激起什么水花。這就像當年人們也認為,馬車不會被汽車替代,電燈不可能代替油燈一樣,新世界永遠只對有準備的頭腦開放。
作者:大石頭
據CoinDesk報道,分析認為,Libra并不是一種加密貨幣。定義的重要性將影響最終的用例和監管處理,還可能改變投資者對未來穩定幣和基于區塊鏈的證券的看法.
1900/1/1 0:00:00抖動的鏡頭、攢動的人頭,視頻畫面傳遞出緊張的氣氛。跑路、波場、孫宇晨,這些關鍵詞再次成為網絡熱點.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7月10日6:01Tether在以太坊上再度增發1億USDT,這也是月內該公司第四次增發,總計4億USDT.
1900/1/1 0:00:00內容提要:追求行業爆發期紅利,他選擇了區塊鏈。可是,月薪三萬的工資,他只領到了三周。人生起伏不定,命運撲朔迷離,背后真的自有定數嗎?追求行業爆發期紅利,他選擇了區塊鏈那是去年九月末的一個午后.
1900/1/1 0:00:00Polkadot的資本動向7月1日,數家機構投資者表示,已向Polkadot投資超過千萬美元。該輪融資由IOSGVenture及FundamentalLabs聯合投資.
1900/1/1 0:00:00尊敬的用戶: 為更好的優化用戶體驗,暫停ilc和gc沖提,對錢包服務器升級維護,對升級期間給您帶來的不便深感抱歉。請關注官網公告,升級維護成功后,會第一時間通知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