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騰訊副總裁、硅谷投資人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中曾寫過這樣一段話:「科技的發展不是均勻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現。每一個人都應該看清楚浪潮,趕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這段話用在當下區塊鏈領域再恰當不過了。事實上,只要是一項技術,其發展歷程必然會經歷低谷和高潮,趕上高潮期固然可喜,但身處低谷期卻也不足畏,低谷期往往是孕育技術,潛心發展的良好時機,人們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看法也更加理智,一些真正有益于市場、技術發展的聲音會逐漸涌現,并指引著技術取得突破和發展。
日前,網信辦刊發一組區塊鏈系列組稿,共邀請了八位專家學者從區塊鏈歷史、技術、應用、安全等角度對區塊鏈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定性和解讀,我們不妨來聽聽官方是如何看待區塊鏈技術吧!
《區塊鏈發展是一次長跑》蔡維德在文章開頭,作者提到:區塊鏈可以說是一個物物交換的平臺,或是“去中介化”的平臺,而非“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意義在于對市場的重組。傳統市場以法幣和服務或是產品交易為主,但區塊鏈可能實現價值物的直接交易。區塊鏈的第一項應用是公證,就是登記后公證,但是物物交換以及其他的應用都會陸續出現。
在作者看來,中國有最多的人口、最大的電商、最大的第三方支付系統,且中國可能是全世界最看重區塊鏈技術或數字代幣的國家,即使目前落后于國外,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發展區塊鏈的優勢足夠明顯。
Binance.US CEO:有2.5億美元銀行存款,可以渡過熊市且會成為美國領先加密交易平臺:金色財經報道,據 Binance.US 首席執行官 Brian Shroder 在公司內部 Slack 發布的消息稱,該公司并不擔心當前加密市場動蕩,尤其是一些競爭對手“勒緊褲腰帶”裁員,相反 Brian Shroder 告訴員工 Binance.US 目前正處于最有利位置,不僅可以成功渡過熊市,而且海將成為美國領先的加密平臺,Binance.US 現在有超過2.5億美元的銀行存款,當前增長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招聘職位超過 80 個。(TechCrunch)[2022/6/15 4:27:20]
文章最后總結道: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是一次“長跑”,不要看一兩個月或是一年的發展。如果花上時間和代價研究新技術,那么中國的區塊鏈地位有可能會逐步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提到區塊鏈是“去中介化”平臺,而非去中心化平臺,試圖從“去中介化”平臺的角度來推導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及領域,也因此文中認為區塊鏈目前較為成功的應用場景是公證,但僅僅是這樣的一個簡單應用場景顯然無法支撐目前區塊鏈市場規模,區塊鏈技術想要繼續擴大其影響力和市場價值的話,需要進一步在更多場景落地。那么,未來還有哪些應用場景呢?文中提到了物物交換這一應用場景。除此之外,作者并未提及到其他的應用場景。而這,或許也是作者在肯定區塊鏈技術現實中的意義同時,認為其距離真正的爆發尚需時日的原因。
動態 | 盡管需求不斷增長 因比特幣熊市 區塊鏈求職人數仍在下降:據CryptoGlobe 12月22日消息,兩份關于就業領域的最新報告顯示,在2018年和今年部分時間比特幣熊市過后,區塊鏈工作求職者減少了。根據LinkedIn的“新興工作” 報告,區塊鏈行業和“區塊鏈開發者”的角色未能入選2020年榜單。該報告分析了不同行業的就業市場和增長情況,稱求職者對區塊鏈開發的低需求是由于加密資產的受歡迎程度下降, 由Indeed.com運營的科技招聘平臺Seen發布的另一份報告發現,求職者對區塊鏈職位的需求也出現了類似的下降趨勢。該報告分析了Indeed.com上數以百萬計的招聘信息,發現雖然對區塊鏈服務的需求仍然很高,但該行業求職者卻在減少。Indeed發現,自2018年初達到峰值以來,比特幣、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求職的搜索量穩步下降。[2019/12/23]
《區塊鏈技術處于早期階段》張一鋒文章的核心觀點為:下一代數字貨幣最終仍然會采用法定貨幣,且法定數字貨幣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在文中,作者論述道:從貨幣的發展史來看,貨幣間的競爭長期存在。法定貨幣是漫長的貨幣演進史過程中的成果,在維持幣值穩定、保證公共服務、降低系統性成本方面,都擁有顯著的優勢。
而在數字經濟時代,法定數字貨幣能夠降低交易環節的成本,降低信息流動的摩擦,提高交易的效率來推動交易的增加。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出對現有金融和貨幣體系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聲音 | Morgan Creek創始人:2018年熊市使比特幣比以往更強勁:Morgan Creek創始人Anthony Pompliano發推文稱,比特幣的市值突破了2000億美元,2018年的熊市讓比特幣比以往更加強勁。[2019/6/26]
數字貨幣的普及是必然趨勢,雖然未來會出現私人數字貨幣和法定數字貨幣并存的局面,但私人數字貨幣并非理想的下一代貨幣,一個首要的問題在于私人數字貨幣并不能長期維持幣值穩定,這對于數字經濟市場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事實上,連日來數字貨幣市場的異常波動,恰恰證明了這一點。一個理想的法定數字貨幣,關乎著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而這,絕非私人數字貨幣所能代替。
《密碼學是區塊鏈的信任之源》伍前紅作者從區塊鏈的底層技術的角度強調密碼學對于區塊鏈的重要性,認為沒有密碼學支撐的區塊鏈不可能安全。在區塊鏈中,密碼學主要發揮著兩大作用,一是防止數據被不該知道的人知道,二是讓別人可以驗證數據是真實的,具體體現在密碼技術能夠解決區塊鏈系統中用戶的身份隱私和交易數據隱私。作者還認為,區塊鏈發展目前還面臨來自認知層面、技術層面、資本層面和監管層面等幾大困境。
這篇文章從密碼學角度切入對區塊鏈技術的看法,在強調密碼學的重要性同時也肯定了區塊鏈技術存在的價值,但文中也理智的指出僅僅滿足安全性的區塊鏈系統,并不能適應市場,區塊鏈的發展還需要解決來自認知、資本、監管等不同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并非僅靠技術就能得到解決,需要做大量的基礎工作,更要經歷市場考驗,才能真正成為新一代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聲音 | 金融時報:2019年加密貨幣仍將籠罩“熊市”陰霾:今日,金融時報刊文《2019年加密貨幣仍將籠罩“熊市”陰霾》。文中稱,有分析人士指出,加密貨幣市場波動是由市場情緒、政策背景、技術條件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而加密貨幣行業處于發展初期,無論是監管、技術、市場都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因此,加密貨幣市場行情走勢才會如此“脆弱多變”。還有分析人士認為,比特幣價格下跌的一個因素是競爭幣的供應不斷擴大,大量出現的其他代幣,搶奪了部分市場。雖然市場對于加密貨幣市場萎縮的原因尚未達成共識,但大部分投資機構都認為,2019年加密貨幣仍難走出“熊市”陰云。展望2019年,全球范圍內將有更多政府關注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優勢和競爭力。雖然目前仍有很多國家政府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應用持懷疑態度,但未來隨著監管的進一步完善,這種情況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2019/1/16]
《“區塊鏈+金融”擦出智慧火花》肖翔作者認為現階段區塊鏈技術距離在金融領域大規模商用仍有較長的路要走,距離真正融入日常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體系也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應該凝聚政產學研多方力量和智慧,并從資源投入、應用場景、技術架構、項目進展核心技術等多個方面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特點進行闡述,也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目前存在的風險進行了總結:一是隱私性有待加強,用于隱私保護的密碼學新技術尚不成熟,二是上鏈前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無法保證;三是區塊鏈智能合約存在不確定性,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過于靈活,一旦有漏洞被利用,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四是密鑰安全是區塊鏈可信的基石,竊取或刪除私鑰等會危害相關資產或數據所有者的權益。五是目前區塊鏈架構要滿足金融系統可用性與業務連續性要求還有一定難度。
聲音 | 評論文章:熊市能讓你分清楚誰更靠譜:據Bitcoin評論文章,現在幣市已陷入蕭條一段時間,但熊市也能帶來一些好處。一些不靠譜的評論員已經在推特上刪除之前他們的預測,熊市能讓你分清楚誰更靠譜。“壞”的Token將死得更快。有更多時間來學習相關知識,發展別的興趣愛好。能為下一輪牛市做好準備工作。[2018/8/16]
最后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提出兩大建議:在政策監管層面,應重點關注其可能對現有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帶來的影響和挑戰;而在從業機構層面,應扎實練好內功,深入區塊鏈底層技術,加大區塊鏈人才培養力度等。
雖然這篇文章中的主要內容還是聚焦于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現狀與監管建議,這些監管建議同樣適用于區塊鏈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對于區塊鏈技術認可但需加強監管的態度。
《區塊鏈在實體經濟中的落地》于佳寧文中總結了區塊鏈的作用,區塊鏈對于“提高產業鏈的協同效率”和“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能加速構建誠信產業環境,實現金融脫虛向實。
未來,區塊鏈技術在促進產業發揮方面,將有三點發展趨勢:
將全面服務于實體經濟;將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將打造平臺經濟的升級版。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談及對Token的看法,其表示,Token作為一種技術要素,可以量化反映用戶對平臺的貢獻,實現用戶與平臺所有者共享平臺價值的增值,而這恰恰有助解決當前共享經濟所面臨困境。事實上,無論是風靡一時的共享自行車還是共享充電寶,都是由中心化平臺運營,其本質還是一種租賃經濟,即使服務平臺搬到了線上,但其所需運維成本、硬件成本仍然巨大,這種商業模式并沒有預想中那么成功。而以Token為載體的區塊鏈系統,能夠激勵用戶參與并分享,更有希望成為新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
《區塊鏈的未來應用方向》王立仁這篇文章旗幟鮮明的提出了一個觀點:加密貨幣是可以國家化的,應該用Token來改進貨幣和經濟體系。加密Token來改進的優勢在于,只要是付出時間工作,所形成的數據都會被登記確權在你的名下,然后可以定價、上市交易和流通。這可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專業性特長,獲得更高的幸福指數。
作者還提出,信息溯源和大數據確權這兩個應用是其較為看好的區塊鏈未來應用方向。通過區塊鏈技術,信息溯源和大數據確權可以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
這篇文章同樣提到了Token在區塊鏈系統中的激勵作用以及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一直以來,人們對于有幣還是無幣的爭論,去中心化與一定程度中心化的爭論表明區塊鏈在技術路徑上仍處于探索的階段。
《加快研制區塊鏈相關標準》周平文中主張政府應加快研制區塊鏈參考架構標準。作者認為,參考架構標準的研制有利于統一對區塊鏈的認識,對各行業選擇和應用區塊鏈服務、建設區塊鏈系統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當前,我國在區塊鏈標準化建設方面還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多數區塊鏈項目還處于概念形成或開發階段,缺乏大規模應用的成功案例;國內和國際標準化工作剛剛起步等等。并建議未來區塊鏈行業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還應重視人才培養,推進國內區塊鏈標準化的建設進程,為中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奠定話語權。
與前面幾位作者的觀點不同,作者從區塊鏈底層標準的制定這一角度出發,認為應當盡快制定區塊鏈標準。標準對于行業的規范至關重要,聯想到當前區塊鏈行業亂象叢生的局面,不難理解作者的想法,有了標準,區塊鏈項目的建設、推廣和應用也就有章可循,當前大眾認知、資本、監管等方面所遇到問題,很大程度上也就迎刃而解,標準的制定無疑有助于行業更快的擺脫當前野蠻生長的階段,進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防范安全漏洞促進實際應用》裴智勇文中開篇即指出,目前區塊鏈的安全現狀令人憂慮,如私鑰的生成與保護、共識過程的中心化、智能合約代碼漏洞、簽名過程算法漏洞、系統實現代碼漏洞等問題。作者認為“真正對區塊鏈應用系統威脅最大的主要是應用系統存在的傳統安全漏洞,如源代碼漏洞、業務邏輯漏洞、網站安全漏洞、App安全漏洞等,但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這篇文章從區塊鏈安全的角度入手來闡述當前區塊鏈在技術中所遇到的威脅與危機,并介紹了360團隊在完善區塊鏈技術安全系統中所做的貢獻和努力。
以上八篇文章雖然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區塊鏈進行解讀,但仍一些共同之處,比如都認為區塊鏈技術尚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和行業標準等,又如認為Token有一定的正面意義,但以政府為主體的法定數字貨幣才是未來數字經濟的主流等,這些觀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對于當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態度,也指明了未來區塊鏈發展的方向。
想要閱讀文章原文?在公眾號后臺會話框回復“組稿”即可獲取源文件。對于當前區塊鏈發展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你有什么想法?歡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
-END-
你可能還喜歡:
·雙十一,購物車數據就是你的人生
·觀點|龍博:側鏈技術的發展與展望
·這款讓你的數據變現的應用終于上線啦!
·觀點|區塊鏈技術:打造每一份食品的專屬ID
·CPChain項目進度報告
·重要|CPChain基金會關于主網上線時間調整說明
·馬斯克的至暗時刻與特斯拉們的軟肋
·一份國慶出行數據報告引發的思考
·社區更新CU6.0
·榮譽之鏈,CPChainRNode節點生態發布
Tags:區塊鏈數字貨幣加密貨幣TOKEN國內最好的區塊鏈公司數字貨幣交易所app下載安裝加密貨幣行情軟件Heaven Token
尊敬的用戶: BikiCoin即將上線高校商業分發與高校領袖孵化器生態系統領袖鏈,并開放KOLT/USDT的交易市場,具體時間如下:1.
1900/1/1 0:00:00尊敬的用戶: TadpoleChainToken(TCT)已正式更名為GameArk(GARK),Bibox將恢復GARK充值功能,并開啟GARK交易.
1900/1/1 0:00:00不知不覺踏入2018年的最后一個月,即將發布的Bernoulli版本已逐漸成型。下面我們來為社區匯報十一月的開發進度.
1900/1/1 0:00:00這是優物鏈的第159篇原創文章 點上方藍字優物鏈加關注 全文約1220字,建議閱讀時間約5分鐘本文多圖.
1900/1/1 0:00:00尊敬的ZB客戶: BitcionCash(BCH)分叉已完成,原來的BCH已分叉為BitcoinCashABC(BCHABC)和BitcoinCashSV(BCHSV).
1900/1/1 0:00:00這是優物鏈的第155篇原創文章 點上方藍字優物鏈加關注 全文約1019字,建議閱讀時間約3分鐘本文多圖,建議wifi環境下閱讀2018年11月19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