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BNB > Info

DAO:「格物·貨幣」中國貨幣簡史<上>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格物·資本seekforcapital丨專注于資本的極致探索

是旗下系列內容之一

格物者說:貨幣是人們普遍信任的價值載體,為滿足人類的商品交換需求而自然產生,其誕生是一個漸變、漫長的過程,其演變發展貫穿人類社會文明進程。

Ⅰ漸變萌生

貨幣是在物品交換中自然發展而來的。貨幣分兩個層次解釋:貨幣的概念,是基于人類共識信任的“一般等價物”;貨幣的具象外化載體,是承載貨幣屬性的某一具體實物。

貨幣概念先于貨幣載體而產生,人們因生存的需要而相互交換物品,這就需要某一物品充當中間媒介,以方便交換,由此產生了“等價物”概念。概念產生后,需要具象外化,需要以某一具體實物為載體,讓人們可見、可感觸、可辨認,這樣才能實實在在運用于交換中,而不是僅存于大腦中。

在生產水平極為低下的時代,人們只能嘗試從身邊已有的物品中“挑選”某個物品出來,作為貨幣的載體。在中國先祖們漫長的挑選和檢驗過程中,珠、玉、龜殼、谷物、貝殼等均是“備選項”,均充當過等價物。而貝殼以其諸多天然優勢,最終被人們選中作為最理想的貨幣載體,并發展成為一般等價物。由此,中國貨幣的鼻祖——“貝幣”誕生。

貝殼發展成為貝幣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這個漸變過程可分為:裝飾品→貴重物→等價物→一般等價物四個階段。

天然貝殼最初以其奇特斑彩的外觀而引起先祖們的注意和喜愛,并以裝飾品的角色進入先祖們生活之中。在殷商時期出土的文物中,有不少天然貝,這些貝都有穿孔,方便串聯起來作裝飾用。

同時,由于貝殼的美觀性、稀缺性、耐用性,貝殼逐漸成為了一種“貴重物”,區別于一般物品。在商代的青銅銘文中,有記載貝多被作為君王的賞賜物,可見其已是“貴重物”。商代王室墓“安陽婦好墓”內隨葬的海貝達6880枚之多。

殷商時期,隨著商品交換的擴大和頻繁,“等價物”概念也產生了,而此時,已被人們當作“貴重物”的貝殼,以其諸多的天然優勢脫穎而出,眾望所歸地成為了“等價物的最佳載體”。商代晚期和西周時期,商品交換進一步擴大和頻繁,貝殼也自然地從“等價物”升級成了“一般等價物”。

西周墓葬出土的貝幣,相比于商墓葬,有兩大特點:一,商墓貝幣集中于河南及周邊,而西周墓葬分布地域廣泛,黃河中下游均有出土,如河南、陜西、山西、山東、甘肅、江蘇等;二,西周墓葬出土的貝幣數量明顯多余商墓。而且,西周的青銅銘文中,也記載過貝幣的價值和購買力。由此可見,貝幣在當時人們日常生活已廣泛被當作支付工具使用。

而且,由于天然貝稀缺,無法滿足因商品交換擴大而產生的對貝幣數量更多的需求,于是,先祖們嘗試著人工制造各種仿制貝幣,以貝為形,制造不同材質的貝幣,以增加貝幣數量。

在商代晚期和西周墓葬中,出土了各種材質的貝幣:天然貝殼、石貝、骨貝、蚌貝、陶貝、銅貝、金貝、包金貝、貼金貝、玉貝,這些都屬于貝幣“大家族”,可見貝幣的普及性和重要性。

西周時期,貝幣完成了“裝飾品→貴重物→等價物→一般等價物”的四個漸變階段,貝正式成為貝幣,是十足的貨幣,由此,中國貨幣史正式開啟。

▼圖:藏于北京古代錢幣展覽館的貝幣。

在各種材質的貝幣中,銅與貝的結合體“銅貝”,在中國貨幣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以銅鑄幣,承上是以貝為形、人工造幣的時代產物,啟下是開創中國銅錢時代的奠基之舉。

Ⅱ銅錢時代

中國的先祖們最早冶鑄青銅器,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在先祖們長期的石器加工和燒制陶器經驗積累過程中,漸漸學會了識別自然銅和銅礦石,并在嘗試和摸索中漸漸掌握了青銅冶鑄技術。

青銅器自誕生那一刻起,不僅僅只代表著一種技術的進步,更預示著一個時代的開啟:青銅時代來了!青銅器之于當時的社會,就像互聯網之于現代的社會,當時是青銅器革命,現在是互聯網革命。

相比于石器,青銅器優勢太多,它堅固耐用,且有著非常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它能夠鍛造出非常細致和輕便的器具,并且可以回爐重熔。于是,青銅器開啟對石器的“全面碾壓模式”,青銅武器取代了石器武器,青銅工具取代了石器工具,青銅禮器、青銅容器、青銅樂器、青銅裝飾品等新物件接連涌現,進入尋常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中國從夏開始,正式進入青銅時代,到商周時期,青銅器發展到鼎盛,青銅器冶煉技術成熟,且工藝水平高,青銅器品種豐富,且有銘文和花紋。

Binance.US要求法院下令禁止其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出庭作證:金色財經報道,根據9月5日提交的法庭文件,原告SEC和被告BAM Trading Services和BAM Management US Holdings(Binance.US)的律師提交了一份聯合規定和擬議命令。Binance.US辯稱,SEC超出了商定的同意令,并請求法院下令禁止Binance.US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出庭作證,并駁回SEC與本案無關的要求。美國SEC已同意Binance.US提交一份備忘錄,以回應SEC提交“密封文件”的反對和動議。雙方均要求法院下令禁止BAM Trading Services和BAM Management US Holdings于9月11日提出異議。

SEC訴幣安訴訟的最新文件顯示,SEC于8月28日秘密提交的文件是關于反對保護令動議的。此外,還有一項強制動議和其他救濟。強制動議要求法院強制執行對方的信息請求,通常在證據披露糾紛中。[2023/9/6 13:21:21]

前文中提到,天然貝殼數量稀缺,人們嘗試制造不同材質的貝幣,而在商周青銅器潮流席卷之下,以銅鑄幣,應運而生。于是,以銅鑄造、以貝為形的“銅貝”誕生。

▼圖:保德銅貝,1971年出土于山西省保德縣林遮峪村的商墓中,距今有3000年歷史,為殷商晚期,是目前已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金屬鑄幣。在河南安陽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銅貝。現藏于山西省博物館。

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時期,政權分裂、諸侯割據,當時的社會最大特征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被后世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是思想解放高潮。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空前釋放。在貨幣領域,先祖們也不再滿足于貝形貨幣,他們期待著新變革、新突破。貝幣醞釀“升級改造”!

長期的農業、手工業勞作積累下來深厚經驗和文化根基;分裂的社會格局;空前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榮;青銅冶鑄技術成熟。在這四者的綜合作用之下,貝幣在春秋戰國時期一脈分四支,形成布幣、刀幣、環錢、蟻鼻錢四大幣系共存于中華大地的格局。

布幣、刀幣、環錢,其形態均由當時的生產生活工具演化而來,“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理念,在貨幣演變中,也同樣適用。蟻鼻錢自銅貝演化而來,在無文銅貝的基礎上多了簡單的文字或圖案。

四大幣系均以青銅鑄造,且在春秋戰國時期基本取代貝幣而廣泛流通,青銅鑄幣成為貨幣大舞臺的主角,其他的珠、玉、龜、谷、帛、金、銀等也扮演著貨幣的角色,但均已淪為二線、三線甚至四線配角。青銅鑄幣的廣泛流通,標志著中國進入銅錢時代,同時也標志著中國進入金屬鑄幣時代!

從此,銅鑄幣扛起了金屬鑄幣時代的大旗,在接下來的約兩千年里,主導著中國貨幣史的進程,直到明朝中葉時,銅錢將扛旗大任讓位于白銀,退居老二。

戰國諸國中,秦國鑄行了圜錢,且在其他諸侯國也有流通。秦惠文王二年始鑄“秦半兩”,“圓形圓孔”的圜錢演變為“圓形方孔”的秦半兩。“圓形方孔”的形制有兩種解釋:一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二是這種形態的鑄幣便于攜帶、且可減少磨損。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推行“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貨幣統一改革,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為鎰,等于二十兩;銅錢下下幣,即秦半兩。秦始皇廢六國錢幣,在全國推行秦半兩,并且珠玉龜貝銀錫之類,作為器物收藏,不再用作貨幣。由此,四大幣系同歸一體:秦半兩。

▼圖:秦半兩,以銅鑄造、圓形方孔、重量半兩、印有陽文“半兩”二篆字,背面素平。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秦始皇統一了貨幣種類和單位,秦二世“復行錢”,統一貨幣鑄造和發行權集中于中央,自此,中國貨幣史上實現首次幣制統一。幣制統一的核心是鑄幣權中央王權獨有,這一思想影響深遠,被后世歷代統治者所利用,直到今天,“鑄幣權由中央銀行獨有”的思想仍根植于各國政策制定者的大腦中。不過,秦以后的歷代王朝,幣制統一性屢遭破壞。

秦半兩開創了中國銅錢時代的“圓形方孔”形制,秦始皇將半兩錢推行全國,由此使得“圓形方孔”銅錢廣被人們熟知和接納,“方孔錢”或“方孔銅錢”的稱呼正出于此,此后兩千多年,中國的銅錢形制一直是“圓形方孔”,直到清末民初。同時,秦半兩以重量命名貨幣,重如其文,確定了銖兩制貨幣單位,對漢五銖有著直接影響。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流星”,耀眼但短暫。匆匆十多年,秦就因暴政而亡,而秦幣制也尚未充分推行,因而當時在社會上流通著輕重大小不一的秦半兩,有些地方仍流通著戰國時鑄幣。所以,因王朝短暫,秦幣制只是法令上統一,并未實質上統一。

ApeCoin發起新提案AIP-266擬推出“效率改進建議EIS”新型提案方式:金色財經報道,ApeCoin發起新提案AIP-266擬推出“效率改進建議EIS”新型提案方式,旨在授權ApeCoin特別委員會推動DAO運營更加高效,根據提案內容,ApeCoin擬讓特別委員會正式制定一個流程,創建一個名為“效率改進建議(Efficiency Improvement Suggestion)”的新型提案方式,EIS提案將直接提交給DAO協調員,然后協調員將EIS轉發給特別委員會供其審議,并在兩天內在Discourse上的新EIS選項卡下發布EIS,特別委員會將在12天內決定接受或拒絕EIS,此外ApeCoin DAO還將創建一個EIS“起草者”新角色,根據其指示正式起草拒絕或批準的理由以及指令,據悉該提案投票將于8月17日結束。[2023/8/13 16:23:39]

秦亡漢建。西漢前期,仍沿用秦朝的“金錢并行制”,漢朝政府鑄行錢幣上仍印著“半兩”二字,不過,這些錢幣重量根本不及半兩,因而被稱為是“小半兩錢”。另外,漢初五十多年里,都允許民間私鑄錢幣,私鑄錢幣大都減重、劣質,所以在漢朝前期,流通中的銅錢十分混雜。

經過多次幣制改革,直到漢武帝元狩五年,中央下令讓地方郡國開鑄五銖錢,但地方郡國粗制濫造,五銖錢減重現象普遍。

漢武帝元鼎四年,下令禁止地方郡國和民間私自鑄幣,由中央設立的上林三官專門負責鑄造標準的五銖錢,并廢止以往各類錢幣“令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將鑄幣權收歸中央獨有。

▼圖:三官五銖錢,繼承了秦半兩的圓形方孔形制,以銅鑄造,內外有郭,重量五銖,印有“五銖”二篆字。三官五銖錢由漢朝中央政府專鑄,重量適中,制作精整,郭文細致。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藏于中國錢幣博物館的西漢五銖錢。

漢武帝之后,五銖錢被續鑄,并逐漸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黃金和谷帛次之。中國的銅錢時代進入階段性的“五銖錢制時期”。在王莽改制以前,五銖錢成為西漢唯一流通使用的合法錢幣,自此,中國貨幣史上才實質性地實現幣制統一。

漢武帝將西漢盛世推向巔峰,盛世王朝孕育下的貨幣,有著天然的歷史沿用慣性。盡管西漢之后經歷王莽改制,幣制短暫混亂,但進入東漢后,五銖錢快速重回主導地位。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恢復鑄五銖錢,史稱“東漢五銖”。之后,漢靈帝還鑄行了“四出五銖”。

東漢末年,三國分立,隨之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此期間,因政權分裂,長期戰亂,導致幣制混亂,貨幣缺乏統一性和連貫性,布帛、錢幣、金銀混雜流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期階段,流通著不同的貨幣。特別指出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黃河流域和遼東地區,人們使用布帛超過了使用錢幣,因官鑄惡錢、私鑄私熔泛濫,鑄幣普遍減重貶值。這是中國銅錢時代的一次大倒退。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各類錢幣,形制仍是圓形方孔,錢幣的重量極度不穩定,且錢文各不一致,不過,大多數錢幣的錢文仍印有“五銖”二字,因而,此時期仍屬“五銖錢制時期”。

此時期,雖是銅錢時代的大倒退,但是也有一些值得記錄的新變化:最早的年號錢“漢興錢”出現,公元338年-343年漢李壽在成都鑄行;每一枚錢幣的單位定名為“文”,一枚錢幣即“一文錢”,一千文為一“貫”;錢文書法的變化多樣,由篆書改向隸楷。

▼圖:晉十六國時期的漢興錢,漢李壽在成都鑄行,銅質,一般直徑1.7~1.8厘米,重1~1.2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年號錢。面文“漢興”,隸書,分直讀和橫讀兩種,有光背、背星紋、背陰文紀數等多種版別。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公元581年,隋文帝取代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同年,隋文帝始鑄“開皇五銖”,隨后幾年,大量銷毀舊錢幣,重熔改鑄開皇五銖。隋文帝統一分裂格局后,嚴厲整頓貨幣,最終結束了長期幣制混亂局面,實現全國貨幣統一。五銖錢在歷經三百五十多年的動蕩政局后重歸一統。

▼圖:文帝時期隋五銖,一般標準直徑2.5厘米,重3.2克,周郭寬厚,制作精整,印有“五銖”二篆字,筆畫精細。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不過好景不長,隋朝短命,隋五銖也行至暮年,“五銖錢制時期”已至尾聲。

隋末時錢幣已亂,隋滅唐建后,唐初依然沿用隋朝五銖錢,直到唐高祖武德四年,廢隋五銖,禁舊錢,鑄“開元通寶”,重新統一貨幣。至此,歷經近七百四十年的“五銖錢制時期”宣告終結。

“開元通寶”本意:開創新紀元的通行寶貨。“開元”銅錢,錢如其名,開辟了中國銅錢時代的新紀元。“通寶”即流通的寶貨,反映人們對貨幣作用的深刻認知。

Lido DAO社區正考慮出售或質押價值3000萬美元的ETH:金色財經報道,Lido社區正在討論由Lido DAO的金融部門Steakhouse Financial提交的兩項治理提案,該提案要求該項目持有或出售其國庫中的以太幣。

Lido DAO持有價值3000萬美元的20,304個以太幣作為其3.5億美元國庫的一部分。這些資金和其他資金一樣保存在該項目的Aragon合約中,自2022年4月完成資金多元化流程以來,Lido一直持有著這些以太幣。正在考慮的提案包括關于全部或部分出售以太幣的建議,這將使DAO將ETH換成可用于項目發展的穩定幣。

該建議也包括部分出售和部分余額被質押,或質押其持有的所有以太幣。出售或質押以太幣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因為也有建議使用這些代幣在Curve上提供流動性或購買NFT。[2023/2/15 12:06:57]

開元通寶改變了此前秦半兩、漢五銖以重量命名貨幣的習慣,而創造性地以“通寶”命名貨幣。此后各代王朝的銅錢上,基本印有“通寶”或“元寶”或“重寶”二字。自唐開元通寶始,中國的銅錢進入“通寶錢制時期”,至清末民國初時終。

▼圖:開元通寶,圓形方孔,一枚重二銖四絫,一枚銅錢即一文錢,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印有“開元通寶”歐陽詢體四字,輪廓深峻,錢文端莊勻稱,鑄造精良規范。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開元通寶開創性,不僅僅體現在命名上,還體現在其創造了“錢兩制”十進制重量單位,取代了之前的“銖兩制”。

開元通寶錢始鑄行后,大受歡迎。因其輕重適中,鑄造精良規范,百姓樂用,而驅逐了一切古錢和私錢,出現了“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從唐高祖到唐太宗時期,開元通寶都幣值穩定,購買力較強,使唐朝的貨幣保持著穩定統一,且開元通寶錢在唐朝各代均始終流通,可謂是中國貨幣史上的教科書級的“成功樣板”。

一朝的貨幣總是和一朝的國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安史之亂是唐朝國運的轉折點,也是唐朝銅錢的命運轉折點。

安史之亂爆發后,軍費開支龐大,財政匱乏,唐政府開始鑄行大錢——銅錢面值遠遠大大其實際價值,相當于變相地鑄幣減重或貶值,政府掠奪人們財富。

唐肅宗乾元元年鑄大錢“乾元通寶”,一文錢當“開元通寶”十文錢,兩錢并行,但是“乾元通寶”重一錢六分,僅比“開元通寶”重60%,可其價值卻是開元通寶的十倍。翻為白話就是:原來的一枚舊銅錢能買一個饅頭,政府新發行的銅錢比舊銅錢增重了60%,相當于價值增加了60%,但是政府強制規定“一枚新銅錢當十枚舊銅錢用“,一枚新銅錢能買10個饅頭,新銅錢遠超其實際購買力。

除了肅宗的“乾元重寶”,以后的唐政府鑄行的“得壹元寶”“順天元寶”均是大錢。會過日子的老百姓都不傻,政府鑄行大錢后,立即意識到政府在貶值貨幣,于是各種商品開始紛紛漲價,形成通脹。安史之亂后的二十多年里,社會持續處于高通脹狀態。

另外,唐朝也和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樣,一直存在民間私鑄惡錢的問題,從始至終都存在,唐政府多次禁私鑄,回收惡錢,但是屢禁不止,越收越多。自肅宗鑄大錢后,私鑄更是猖獗,惡錢泛濫。

唐末的動蕩,延伸到五代十國,這又是一次大分裂大動亂時期,歷史慣例:政權分裂,必然造成幣制混亂。

五代十國的幣制特點是:各分裂政權自行鑄幣,無統一性和連貫性;民間私鑄盛行,惡錢充斥;貨幣流通混雜且有地理分割性;南方十國區域性競爭貶值,鑄惡錢。

▼圖:五代十國初期的各政權版圖,后梁為占據中原地區的“正統小朝廷”。公元907年,唐滅后各政權分立,正式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來源:歷史追學網。

繼承唐朝“正統”的五代政權,是名義上的“正統小朝廷”,占據北方中原地區。后梁和后唐基本沿用開元錢,后晉任由官民自由鑄造“天福元寶”錢,輕重隨意,后漢太短命,本打算改革幣制,結果很快被遼國滅了,前四代的錢幣都較混雜,且錢幣數量缺乏,盜鑄不絕,惡錢充斥,很多是鉛鐵小錢。到了后周,情況大有好轉。后周的周世宗改革幣制,將鑄幣權集中于中央,嚴禁地方和民間私鑄私熔,銅材有官方統購統銷,鼓勵采銅礦和進口銅材,毀佛像,沒收銅像銅器,禁私鑄銅器,鑄行大量“周元通寶”,并排斥南方各國惡錢。

▼圖:北方五代時期銅錢。開平通寶,后梁;天成元寶,后唐;天福元寶,后晉;漢元通寶,后漢;周元通寶,后周。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南方十國較北方五代的幣制更為混亂,不同于北方的朝代興衰更迭,南方是多個政權分割并立,因而各政權自鑄錢幣,形成地理上分割的貨幣流通區。就種類來說,有官鑄錢、私鑄錢、有舊錢,也有新錢,名目繁多,有的相互流通,有的限地區使用,總之非常混亂。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南方諸國為增強本國勢力,而競爭性地貶值貨幣,鑄造劣錢,如楚、閩、南漢等,設法吸收銅錢和金銀而轉用鉛鐵雜錢及劣質合金錢,這些劣質惡錢大量流入其他諸國,引發貨幣戰。

陜西寶雞出臺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重塑數字產業經濟體系:12月13日消息,陜西省寶雞市數字經濟局聯合該市工信、科技、文旅等10個部門,出臺了《寶雞市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6年)》。寶雞將搶抓數字技術新機遇,促進數字化消費與服務業轉型升級,重塑數字產業經濟體系,奮力向“西北元宇宙第一城”目標邁進。

據介紹,行動計劃提出了“12463”戰略路徑,主要內容包括:打造“西北元宇宙第一城”,夯實“傳統與數字”兩大基礎設施,拓展“人才引培、研發創新、創業孵化及交易平臺”四類服務平臺,完善“重大項目、政策、科技、人才、金融、土地”六大產業發展要素支撐,打造“創新型創作者發展基地、數字人產業基地、寶雞特色元宇宙產業化基地”三大基地。(經濟日報)[2022/12/13 21:41:24]

▼圖:南方十國的錢幣。大唐通寶,南唐;乾亨重寶,南漢;天漢元寶,前蜀;廣政通寶,后蜀;天策府寶,楚;永隆通寶,閩。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從上面的錢幣圖片中可看出,雖然五代十國幣制混亂,但有一點還是高度統一的:絕大多數錢幣上,都印有“通寶”“重寶”“元寶”二字,彰顯了“開元通寶”深遠的傳承力。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竊奪后周政權,改國號為宋。直到979年,趙宋才統一全國的中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狀態。

宋朝被人們戲稱為是“經濟文化上的巨人,軍事外交上的矮子”,這一點在宋朝的貨幣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文化的多元性和創造性,使宋朝錢幣在名稱、種類、等級、錢文書法等方面有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經濟商貿的繁榮,孕育了最早紙幣“交子”的誕生,并促使白銀的廣泛使用,對錢幣的需求也大為增加,導致兩宋期間出現“錢荒”;軍事的羸弱和外交的屈辱求和,獻貢求存,讓宋政府財力負擔加重,轉而掠奪百姓,而貨幣就是一種合法的掠奪工具,因而宋錢具有明顯的掠奪性。

宋代的首鑄錢幣是“宋元通寶”,始鑄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宋元通寶”基本以唐開元錢為標準鑄造,不光形制上模仿,就連含義也模仿,“宋元”并非指宋朝和元朝,而是“宋代開元”之意,和唐開元錢的“開辟新紀元”同意。

緊接著,宋太宗初期始鑄“太平通寶”,為宋代首個年號錢,自北宋始,年號錢開始流行,此后,遼夏金元明清各朝均模仿或沿用了“年號”+“通寶/元寶/重寶”的錢幣命名模式。宋代錢幣基本都是年號錢。兩宋期間,總鑄有45種年號錢和6種非年號錢。除了最初兩代皇帝,幾乎是改一次年號鑄一種新錢。

宋代錢幣的名稱、種類多樣,除了年號之分,宋錢幣還有大小、等級、材質、年份、成色、特征、版別、錢監、紀年之分。此外,宋錢幣在錢文書法上的多樣性遠超歷代王朝,篆、隸、楷、行、草均有,且許多錢文書法都出自書法名家之手,讓錢幣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大增,甚至連宋徽宗自創的“瘦金體”也被印鑄在宋錢幣上。

還有更具有創造性的是,宋代錢幣還出現了“對錢”形式,指同一錢監在鑄造某種錢幣時,同時鑄造了幾種不同錢文書法版本的錢幣,除了錢文書法不同,其他的特征都完全一樣,由此稱之為“成對錢幣”,即“對錢”。

▼圖:北宋錢幣,品種、樣式繁多。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宋朝的商業繁榮,遠超歷代王朝,而商業繁榮必然對貨幣需求量大增。由于銅錢地位重要,北宋政府直接控制鑄幣權,中央設提舉坑冶鑄錢司,下面設分散各地的鑄錢錢監。為了滿足貨幣供應,北宋政府大量鑄錢,995-997年間鑄錢每年80萬貫,1004-1007年間每年鑄183萬貫,1077年為373萬貫,1080年達506萬貫,遠遠超過唐代。雖然銅錢供應大增,但是北宋時期卻一度暫時性地出現了“銅錢錢荒”,銅錢供不應求。

北宋“錢荒”的原因主因有:王安石推行免役法,百姓以錢代役,使得銅錢大量流入政府手中,社會流通的銅錢變少;銅錢外流嚴重,通過陸地貿易流行遼、夏地區,通過海洋貿易流向日本、東南亞;民間銷銅錢為銅器,以獲取套利收益,宋太宗時下令,嚴禁銷錢為器,犯者處斬,但利字當頭,依然有人以身犯險牟取暴利。

北宋“錢荒”問題還遺留至南宋,南宋政府相比于北宋鑄錢量大減,1131年為8萬貫,1132-1162年,每年不超過15萬貫,銅錢供應明顯不足。鑄錢量大減,主要原因還是靖康之恥后,宋北方的領土被金國攻占,被迫南遷建南宋,導致鑄錢的原料銅、鉛、錫銳減,且南方的鑄爐不少因戰禍而荒廢。此外,宋銅錢外流現象依然存在,北上流向金國,向海外流向日本的東南亞,還有,南宋民間銷錢為器越來越流行。

Bitfinex ETH永續期貨未平倉合約達16個月低點:6月12日消息,據Glassnode數據顯示,Bitfinex交易所上ETH永續期貨未平倉合約達16個月低點,數額為228,556,158.71美元。[2022/6/13 4:20:55]

南宋政府采取措施解決錢荒問題,一方面禁止民間銷錢為器,在民間收繳銅器,熔爐改鑄為銅錢,另一方面禁止銅錢外流,但成效并不理想。

由于“銅錢錢荒”,宋政府還鑄造了鐵錢流通。宋朝錢幣的一大特點就是:銅錢和鐵錢并存流通,并形成地理割據性的銅錢區和鐵錢區。

鐵錢在五代十國時已經流行起來了,當時政局動亂,各種材質的鑄幣混雜流通,鐵錢就是其中之一,鐵錢一直遺留到宋朝,并被宋政府采用。北宋政府于970年開始在雅州百丈設錢監鑄行鐵錢,此后兩宋都長期流通使用。鐵錢和銅錢的并行流通有著鮮明的地理分割性:川蜀地區專行鐵錢,外地區錢幣不準流入,本區鐵錢也不準流出,形成鐵錢區,陜西及河東兩路銅、鐵錢兼用,其他地區流通銅錢。

前面還提到,宋錢對百姓具有掠奪性,這一點毫不夸張。宋錢雖然在形制和重量上以唐開元錢為標準鑄造,但是其成色和質地遠不如唐代錢幣,唐開元錢一般含銅量在83%以上,而宋錢中含銅量最高僅66%,1163年以后,宋錢的含銅量已經低至54%,宋錢雖名義上是銅錢,但實際上已經淪為“雜質錢”。實際上,以后各朝代鑄造的銅錢逐漸降低銅含量。除了銅含量降低,宋錢還存在鑄幣減重,或鑄大錢的問題,錢幣的花樣翻新,目的都是直接或變相地進行貨幣貶值,掠奪百姓。

宋錢掠奪百姓,主要原因在于宋政府一直面臨著來自遼、夏、金等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連續侵擾,宋政府軟弱無能,面對侵擾,屈辱求和,進獻“歲幣”“歲賜”“貢禮”,以“送錢買命”的方式茍且偷安,把財政壓力轉嫁給老百姓。

宋朝于960年剛建國時,宋、遼南北對峙,后來西夏建立,三個政權并足鼎立。

▼圖:1040年時的各政權版圖,宋、契丹遼、西夏三大政權并立。來源:歷史追學網。

遼國由契丹族建立,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在建國前是部落制,而并非一個統一集中的政權,在唐朝時,契丹族臣服于唐王朝,當時雙方已有經貿往來,唐代的錢幣也隨之流入契丹族居住地。

唐亡后,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契丹族迭剌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趁中原內亂之際,統一契丹族各部。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國號契丹,后來遼太宗改國號為“遼”,史稱“契丹遼”或“遼國”。

遼太祖在擴張領土的過程中,一些漢族居住區也被劃歸到遼國疆域中,遼國南部地區漢族居民較多。遼太祖遵循因俗而治的原則,推行“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治國模式,因而形成“北契丹、南漢族”分區而治的局面,類似于現在的少數民族自治。

這種因俗而治的模式讓代表先進農耕文明的漢族和落后游牧文明的契丹族得以融洽相處,而先進文明對落后文明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和同化力,這使得遼國的、文化、經貿均深受漢族的影響。遼的統治者雖是契丹族,但其各方面卻在漸漸漢化。當然,貨幣領域也不例外。

遼國使用的貨幣主要是唐宋錢幣,而且使用銅錢的主要是遼國南部的漢族聚居區,這些銅錢大都是在宋遼邊境貿易中流入遼境。在宋遼澶淵之盟后,宋朝的錢幣大量流入遼境。

當然,遼國自身也有鑄造錢幣,不過數量較少,而且制作比較粗糙。遼太祖時鑄造了“天贊通寶”,是遼最早的年號錢,史料記載中的遼國自鑄錢幣有20多種。遼國自鑄的錢幣基本都是仿照唐宋錢幣而鑄,無論是形制、重量,還是質地,名稱,甚至連錢文的文字基本也是漢字,可見其漢化程度有多高!當然,遼國也鑄有契丹文的錢幣。

▼圖:左為“天贊通寶”銅錢,右為契丹文銅質鎏金錢,均為遼自鑄銅錢。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夏國和遼國類似,也深受漢文化影響,在西夏建國期間,其境內大量流通宋錢。除了宋錢之外,西夏也有自鑄錢幣,形制仿唐開元錢而鑄,而且除了銅錢,還有鐵錢。西夏的自鑄錢幣制作精美、文字清秀、規格一致,有西夏文和漢文兩種,工藝水平較高。

▼圖:左為“元德通寶”銅錢,右為西夏文的銅錢,均為西夏自鑄銅錢。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1125年,遼被金滅,緊接著金兵就把刀口指向宋政府,1127年靖康之恥后,宋政府被迫南遷并重建政權,史稱南宋,于是又形成了南宋、西夏、金三政權并立的局面。

▼圖:1138年時的各政權版圖,宋、金、西夏三大政權并立。來源:歷史追學網。

金國由女真族建立。女真族在唐朝時基本形成民族型態,生活在今黑龍江中下游地區,當時為漁獵農耕混合的部落制,到北宋時期,女真族臣服于遼國。到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后起兵反遼,并在1115年于翌年在上京會寧府建都立國,國號“大金”。

金國滅遼和北宋后,金、南宋對峙,“先進文明對落后文明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和同化力”這句話再次靈驗,金開始逐步漢化,直到金世宗時期,全面實行漢化。因而金朝的幣制自然也深受漢族宋朝的影響。

金的幣制大致可按三個時期劃分:一,會寧時期,主要使用宋遼錢幣,無獨立幣制,沒有鑄行自己的金屬錢幣;二、中京時期,錢幣、白銀、紙鈔并行;三,汴京時期,紙幣貶值,惡性通脹,專用白銀。

1157年,金設寶源、寶豐、利用三錢監,鑄造“正隆通寶”銅錢,與舊錢并行,這是金國最早的自鑄銅錢。金朝鑄造的銅錢錢文均為漢文,不用女真文,且基本是“年號+元寶/重寶/通寶”來命名,形制和重量也都仿造宋錢而鑄。

▼圖:金“正隆元寶”銅錢,鑄于正隆三年至六年,有青銅、鐵、錫、銀四種材質,錢文“正隆元寶”,漢字楷書,旋讀。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由于北方產銅量少,銅材缺乏,鑄造銅錢成本較高,因而金國政府自鑄的銅錢較少,流通中多為遼宋舊錢,再加上官民普遍窖藏銅錢,使得金國也出現“銅錢錢荒”,金國政府也和宋政府一樣,禁止民間鑄造銅錢,禁止銅流出境外。

隨著金國日漸衰落,生活在蒙古高原地區的蒙古部落也漸漸壯大起來。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落,并在漠北建立統一政權,國號“大蒙古國”。之后經數十年的領土擴張,成吉思汗及其后代最終打造了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版圖。其中,西夏、金、南宋政權均相繼覆滅于蒙古鐵蹄之下。

不過,在版圖擴張過程中,蒙古帝國上演了中國歷朝王室的經典狗血劇情:為爭奪帝位,王室分裂,各自劃地稱王,蒙古帝國割據成幾大塊。在成吉思汗眾多的子孫中,忽必烈搶到的地盤最大。1260年,忽必烈登基為大蒙古國皇帝。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建立政權,將“大蒙古國”國號改為“大元”,史稱元朝,忽必烈即元世祖。1279年,忽必烈滅南宋,由此中國歷史進入大一統的元朝時期。

▼圖:1279年末時元朝版圖,為中國歷代王朝版圖面積之最,大元為蒙古帝國分裂出的一部分,另外,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和窩闊臺汗國也均是蒙古帝國分裂下的一部分。來源:歷史追學網。

元朝雖打造了歷史之最的疆域版圖,但也未能擺脫“先進文明對落后文明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和同化力”的命運。1260年忽必烈登基為大蒙古國皇帝后,學習宋朝印制發行紙鈔,極力推行紙幣,同時也鑄造有少量銅錢,也是仿照宋錢鑄造,目的是為輔助紙鈔流通,以往的唐宋舊錢也在市面上流通。

在改國號為“大元”前,大蒙古國已經自行鑄造錢幣,有“大朝通寶”和“中統元寶”,均仿照宋錢形制鑄造,且為錢文為漢文。1271年-1294年,元政府鑄行有“至元通寶”,有漢文和蒙文兩種版本。以后,元政府繼續仿照宋錢鑄幣,基本也是“年號+通寶/元寶”的命名模式。

▼圖:左為“中統元寶”,漢文楷書,該錢幣錢文有楷書、篆書兩種書體,楷書對讀,篆書旋讀;右為“至元通寶”蒙文,該錢幣錢文有漢文、蒙文兩種,漢文楷書,漢、蒙文錢文均對讀。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因銅產量少,鑄造銅錢成本高,所以元政府鑄行流通的銅錢相比于以往朝代,要少得多,且為了保障紙鈔通行,元政府曾多次禁用、收繳銅錢銅器。同時,元朝的銅錢在對外貿易中大量外流,流向日本尤多。

元朝時,白銀已經在全國普遍通用,且元紙鈔發行已經和白銀掛鉤。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自元開始,白銀和紙幣的貨幣地位快速崛起,而銅錢在貨幣領域的龍頭地位被動搖,銅錢時代進入衰落期。

元末時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稱帝前,在應天府設立寶源局,鑄造“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并行流通,之后在江西設置寶泉局,鑄造五種面值的“大中通寶”錢幣。朱元璋于1368年稱帝建明后,即頒行“洪武通寶錢制”錢法,在各省設置寶泉局,和應天府的寶源局一起鑄“洪武通寶”。洪武錢鑄造數量很少,和舊錢并行流通。

▼圖:左為“洪武通寶”折二錢,錢文楷書,制作精良,洪武通寶有有五個不同面值的版本。相當于現在的人民幣:壹圓錢,貳圓錢、叁圓錢、伍圓錢、拾圓錢。右為“弘治通寶”折十錢,錢文有楷書、隸書兩種書體,均對讀。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寶源局和寶泉局是明政府的官方鑄幣廠,明政府將本朝官方鑄造的錢幣稱之為“制錢”,以前各朝的錢幣稱之為“舊錢”,制錢和舊錢可以并行流通,不過明政府會對舊錢進行取締和限制。除了官方“制錢”和以往“舊錢”,實際流通中還存在民間的私鑄錢幣,即“私錢”。明朝制錢制度被清朝完全承襲,因而明清兩代的官方鑄錢都稱為“制錢”。

明初,明政府為推行紙幣為主的幣制,多次停鑄官方錢幣,同時還對銅錢的使用時放時禁。但紙鈔發行后,持續貶值,漸漸被民間棄用。到宣德、正統年間,紙鈔已經失信于民,明政府被迫解除銅錢禁令和銀禁令,此后,白銀的使用超過銅錢,銀本位確立,銅錢將貨幣領域龍頭的位置讓于白銀。

弘治十六年,明政府恢復鑄錢“弘治通寶”,制錢數量開始增加。弘治以后,雖然官方恢復鑄錢,但民間私鑄嚴重,私錢充斥。明政府雖然下令禁止私鑄,但并未禁止私錢流通。流通中私鑄錢幣有增無減,名目繁多,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萬歷后期,因對外戰爭,軍費開支巨大,明政府開始官方鑄造劣錢,含銅量不斷減少,私鑄也更為泛濫。萬歷之后,流通中的錢幣,無論是官方制錢,還是民間私鑄錢,都越發劣質,銅錢急劇貶值,錢幣混亂。

明朝官方鑄錢數量比元代多,但比其他朝代少,尤其是明萬歷以前,官方鑄錢量連漢唐也不及。另外,明代社會中流通的銅錢中,明錢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唐宋錢,尤其是宋錢。民間私鑄的錢幣也通常是私鑄唐宋錢幣。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族各部,并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國號金。1636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多爾袞率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中國歷史進入清朝統治時期。

清代的幣制,承襲明代末年,銀錢并行,以銀為主,大額用白銀,小額用銅錢。清代的官方鑄幣依然稱為“制錢”,以往歷朝的錢稱為“舊錢”。

順治帝遷都北京后,沿用明朝的鑄幣機構,在中央設置寶源局和寶泉局,鑄造“順治通寶”,之后又在各省設立鑄局,形成一個龐大的制錢鑄造網絡。

因而,清朝的官鑄錢分兩類:中央鑄幣局鑄造的錢幣,地方各省官銀錢局鑄造的錢幣。清代各地使用的貨幣并不統一,各省鑄造的銅錢,只在本地流通,因此在同一時期內,各地的錢幣都有差異。各地鑄幣局各自為政,除了形制上保持一致,錢幣的大小、輕重、材質和成色,各省自行決定,由此造成了整個清代制錢都一直處于混雜流通狀態。

清朝自“順治通寶”鑄行后,各代清朝皇帝每改一次年號都會新鑄一種年號錢,都是“年號+通寶/元寶/重寶”的命名模式。清朝各代的通寶錢大小輕重有差別,大多為滿文,少數為漢文、回文。

▼圖:左為“順治通寶”,背面有漢文、滿文的“寧”字,“寧”是清朝江寧府地方鑄局的簡稱。右為“咸豐元寶”,正面漢文“咸豐元寶”;背滿文“寶源”和漢文“當五百”,“寶源”是指寶源局鑄造,“當五百”指“當五百文錢使用”,即大面值錢幣,由此稱為咸豐大錢。

清朝推行白銀、銅錢并行,所以白銀和銅錢之間需要維持一個穩定的兌換比例,這樣才能保持銀錢并行正常運轉。但是,由于銀和銅本身價格變動,以及清朝制錢重量、成色的隨時期變化,非常混雜,造成白銀和銅錢的比價經常上下波動,無法維持穩定,由此造成清朝一直存在銅錢“私鑄私銷”的情況。

民間的“私鑄私銷”,使得清政府的集中鑄幣權被極大弱化,官鑄的制錢流通很不順暢,民間私鑄小錢、惡錢充斥于市,官方鑄造的制錢被銷毀改鑄小錢、惡錢。

咸豐三年,清政府開始鑄造大錢,咸豐大錢鑄行后,物價立即飛漲,私鑄更加猖獗,民間將舊錢熔爐改鑄為大錢,可獲利30倍。此后,在列強入侵、社會劇烈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清朝的錢制完全混亂,流通中銅錢五花八門,毫無章法。

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處于中國歷史古代和近現代的交接點,鴉片戰爭后,整個社會經歷著巨大變革,貨幣領域也有一些新突破。

清末,光緒宣統年間,中國的銅錢發生巨變,傳統銅錢變革為新式銅元。

首先是形制上的變革,清政府模仿西方的銀幣銅幣形制,鑄造了“圓形無孔”的銅元,以取代自秦以來沿用兩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銅錢,清朝的制錢向新式銅元過渡。

其次是鑄造技術的變革,自春秋戰國到光緒年間,無論民間還是政府,鑄造錢幣均是手工鑄造,鑄造錢幣良莠不齊,無法做到高度標準化,且鑄造成本高,這導致歷朝銅錢都容易被民間盜鑄私鑄,光緒時,采用機器鑄造錢幣,制作精致,形制規格高度統一,廣受歡迎,各省紛紛仿效,此后,機器鑄幣取代手工鑄幣,中國進入機器鑄幣時期。

清末時,各省地方官銀錢局都鑄有不同的新式銅元,鑄造的數量也不受限制。

▼圖:廣東省機器鑄造的“光緒元寶”銅元,是中國官方最早鑄造的機制銅元。現藏于中國錢幣博物館。

辛亥革命后,中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期。1914年2月,北洋政府頒布《國幣條例》13條,規定:國幣分為銀幣、銅幣和鎳幣三種;各以十位進;銀本位制;以圓為單位,圓以下的角、分為輔幣;設立幣制局,鑄幣權屬政府。條例還規定了銀幣、銅幣、鎳幣的種類、形狀、發行和流通辦法。

《國幣條例》頒布同時,北洋政府裁并各省地方鑄造局,限制鑄額,并開鑄新銅元。不過因銅材不同,新型銅幣的質量差別很大。各地軍閥為籌措軍餉,又紛紛設廠自鑄,毫無章法,競相濫鑄,以謀鑄利,導致劣錢泛濫,各種新錢和舊錢混雜流通。北洋政府末期,這些劣質的銅元漸漸被鎳幣所代替,退出流通領域。

▼圖:民國時期的各類銅元、銅輔幣和銅錢,來源于網絡。

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后,國內通行“孫幣”和“袁大頭”兩種主要銀元,同時也有銅元、銅輔幣和鎳輔幣。國民政府時期,銅輔幣和鎳輔幣基本取代銅元。1933年“廢兩改元”改革后,小幣值的銅輔幣尚可流通,不過之后也逐漸被紙幣角票和輔幣銀角等代替。

跟隨潮流的變革并未給新式銅元帶來美好的前景。在混亂的政局下顛簸流通數十年后,銅元難逃消亡命運,銅元是中國銅錢時代的終章,銅元的消亡,象征著延續了約二千五百年的銅錢時代基本終結。

新中國成立后,也鑄行過小幣值的銅輔幣,如“五角”銅幣,不過數量很少,目前流通中已基本消失。

PS未完待續...

中國貨幣簡史<中>

中國貨幣簡史<下>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貨幣史》第二版,彭信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

《中國貨幣演變史》第二版,千家駒郭彥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中國歷代貨幣形制與融通》,張履鵬等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

版權聲明

本百家號“格物資本”發布的所有原創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圖片、漫畫、音頻、視頻等,其版權均歸屬于本號及其運營者,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修改或發布。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系列

「格物·貨幣」中國歷代貨幣全覽丨錢幣篇

「格物·貨幣」中國貨幣簡史

Tags:DAOSECANCNANAlkemi Network DAO TokenSECO幣Velodrome FinanceAxolotl Finance

BNB
比特幣:相比“幣圈撲克牌”,這才是真正的幣圈大佬排行榜

|作者:@區塊鏈威廉 幣圈人物排行榜有個比較深入人心的版本,就是「幣圈撲克牌」,但是實際上,全球幣圈的人物排行榜和國內的排行榜對比起來,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幣圈,一個是全球幣圈.

1900/1/1 0:00:00
EOS:手滑轉錯30萬刀EOS,對方居然把幣還回來了

盡管區塊鏈的透明性和不可更改性是保證這一賬本誠實的關鍵,但依然有一些投資者和交易者并未秉持同樣的價值觀。錯誤時有發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解決問題.

1900/1/1 0:00:00
比特幣:區塊鏈+證券-聊聊幣股交易所的新模式

我們都知道區塊鏈應用結合金融行業是最為匹配、契合,很多傳統企業也在各自探索,并加大資金投入研發于后期廣泛使用。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是幣股交易所,一家專注于新型加密證券的創業公司.

1900/1/1 0:00:00
APP:臨沂40年|支付方式的變遷

衣食住行各種消費離不開付款,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科技的發達、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百姓購物付款方式也在不斷變化.

1900/1/1 0:00:00
區塊鏈:報告 | 韓國區塊鏈行業發展一覽

前言 2018.09.12,以太經典SUMMIT2018,首爾2018.09.13-14,Upbit開發者大會,濟州島2018.09.14-15,WBF世界區塊鏈大會.

1900/1/1 0:00:00
區塊鏈:云南白藥牙膏成分雙標:中國含“氨甲環酸” 美國卻不含

在美國銷售的云南白藥牙膏標注的有效成分中沒有氨甲環酸(Tranexamicacid),但國內銷售的卻有。近日,云南白藥牙膏刷屏微博,尤其是牙膏中一種叫氨甲環酸的成分引發爭議.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