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在職場里的「工作性溝通」,思考了關于溝通的三個問題:如何有效有力地工作性溝通?工作性溝通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溝通?
之前產品人深思:大學生如何拿到產品offer?一文中得出產品經理的本質:商業環境里,產品規則的決策者和推動者。即:
產品人持續成功=決策x推動
之前聊過決策的內核,這周關于「推動」起個頭。
推動一件事、推動一個需求。涉及很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識,如資源協調、項目管理、人際交往、時間管理等等。而其中最重要就是「溝通」,沒有之一。
連外行人都知道產品狗和程序猿的撕逼那點事。撕逼,這個詞真實反映了大部分人不懂得溝通。
其實互聯網公司里技術、產品、商務、運營、數據分析、銷售、市場等等同學都可能交叉打交道。只不過產品經理是「中樞」,打交道機會最多罷了。
「溝通」本身是個大命題,我們本文只深挖在職場里的「工作性溝通」,且更貼近溝通本質,而非人際交往方向。
針對這類中長期問題,我們將How問題轉化為Why問題和What問題,自動開啟深度思考。
How:職場中,如何有效有力地工作性溝通?What:工作性溝通的目的是什么?其本質是什么?其關鍵是什么?Why:為什么要溝通?
一、“工作性溝通的目的是什么?”
關于溝通,生活中我們會聊八卦、閑談、演講、勸說、辯論、交流情感、吐槽等等。所以,先下個定義,「工作性溝通」:僅指具有工作性質、利益性質的溝通行為。
MyTrade獲得Polygon(Matic)的深度戰略支持:據官方消息,MyTrade獲得了Polygon(Matic)的深度戰略支持,Polygon中國區官方指定的開發者生態社群將與MyTrade團隊一起聯合運營。MyTrade團隊擁有豐富的盡調評估能力,?可以幫助Polygon生態對接及篩選優質的創新型項目。優質的項目一旦被錄入MyTrade白名單,不僅可以首發MyTrade,還將可能獲得Polygon Grant及多方的聯合宣發。?
MyTrade作為新一代創新型DEX會在8月份部署Polygon測試網。[2021/7/26 1:16:27]
比如:需求評審、臨場發言、述職匯報、業務交流、工作“撕逼”等都算「工作性溝通」的范圍內,也是本文所論述的范圍。
我認為,工作性溝通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
在「社會心理學」中提及,人在社會團體中始終都有著「自尊趨向」,這表現在溝通里就是下意識地想要反駁別人,證明自己是正確的。甚至乎強行合理化自己的觀點,強行辯護自我。
這在生活中,還勉強無傷大雅。但在工作性質時,在企業里,并不是讓某某某逞英雄,而是希望通過溝通進行協作,一切解決問題。很容易發現,越是大公司里,聰明人越多。
「聰明人」:不會因為別人反駁我的觀點,就認為傷害自尊而死磕反擊。同樣,不會因為被人某次說得邏輯有問題就打偏見標簽甚至人身攻擊。
因為聰明人工作性溝通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說服別人,更不是維護自尊。
「工作性溝通」只能算是達成「解決問題」目標的工具手段之一。
Booster與HOGT達成深度戰略合作:近日,DeFi平臺Booster與HOGT達成深度合作,共建去中心化生態,雙方將在DeFi生態、社區合作、資源共享等多領域展開合作。
HOGT將聯合Booster、CoinWind、FilDA等多家Heco 生態項目,為Heco活躍用戶帶來更多福利。
官方消息,HOGT.COM回購銷毀&減產機制將于5月24日19:00正式開啟。[2021/5/24 22:38:46]
舉個小例子:群面中,8~12個人可以看作一個小型的公司。在群面期間,總會有人為了推動整體問題進程而努力,即使他說的話少,即使他被人指出問題。而另一群人總是長篇大論,喜歡和某人battle,或者總是不知所云,脫離問題本身。半小時的群面就是濃縮的「工作性溝通」,不用說,前者往往被錄用,后者被刷掉。道理在公司內是一樣的。
二、“工作性溝通的本質是什么?”
先來探究一下溝通的本質:“什么是溝通?”
是不是只有用嘴說話才是溝通?其實這是一種狹義溝通,廣義溝通的范圍更寬。比如螞蟻會釋放信息素、蝙蝠用超聲波、狗用尿液、蜜蜂用形體動作等等,甚至啞巴用手語都是溝通。
人類用嘴說話的能力其實本質上和動物交流的方式相同,只不過人腦大約在50萬年前演化出來,而聲帶則約在15萬年前演化出來。作為人類的溝通工具,到底如何運作的呢?
關于人類語言溝通,得看「心理語言學」:認知科學演化而來,重點之一不在語言而在心理層面如何使用語言,即「溝通」。這個學科探究兩個大命題:語言如何使用?、語言如何習得?
在發展神速的「心理語言學」里,「溝通」的本質:會話人使用知識儲備對語言信息進行反復編碼、解碼。通俗地說,其本質就是一種信息搬運方式/工具,從我到腦子里搬到你的腦子里而已。
浙商銀行探索區塊鏈等與銀行業務深度融合:浙商銀行立足“兩最”總目標,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探索區塊鏈、人工智能、生物識別、自然語言識別、云計算與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銀行業務的深度融合,打造技術支撐平臺。(人民網)[2020/9/5]
「溝通」這工具在「工作性」的場景下,其目的是解決問題,而非說服某人或影響某人。探究「工作性溝通」的本質,必須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深挖“為什么通過溝通來解決問題?”
在幾千年的「哲學」中,歷經本體論和認識論,「語義論哲學」是第三次哲學轉向,也是近200年的現代哲學。在不可知論和唯心論對抗的過程中,西方哲學家認識到不僅感官會欺騙人,語言和文字也會束縛人的思維,因為語言和文字是人思想的載體。
如果這個載體不可靠,那么人的思想都是建立在一個不可靠的基石上。好像是維特根斯坦說的:之前的哲學問題有一半都是語言文字表述不準確的問題。這直接引發后來的數理邏輯用符號來精準的表述語義。
本人也無法深入語義論哲學,學術界對此爭論依舊很大。但簡而言之的共識:
語言束縛了人類與世界的交流。語言束縛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語言和認知確實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卻是「極度有限」地認識世界,更甚的是每個人因此看待事物的方式完全不同,產生認知隔閡,每個人腦子里都有一個世界。
《三體》中的三體人能夠完全透明地共享每個人腦中的信息,起碼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認知隔閡。可以用最高效率去解決問題方式,他們不需要溝通工具。但,畢竟三體人是科幻,而我們是人類只能用嘴和語言形成溝通工具,來傳達腦中的想法和決策。
動態 | 封面傳媒與啟迪區塊鏈將在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發等領域深度合作:1月11日,封面傳媒與啟迪區塊鏈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發、行業人才和標準制定上展開深度合作。據悉,封面傳媒與啟迪區塊鏈將共同組建項目制管理團隊,強化合作研發機制,專注共識算法、智能合約等底層區塊鏈技術研發,做到媒體內容全程可追溯。(新浪網)[2020/1/11]
所以,溝通這套工具箱完全是一種“不得不”的行為。人類不得不進行溝通來解決問題,因為需要解決因語言認知產生的認知分歧Gap。
因此,“工作性溝通的本質是什么?”
答:人類不得不用溝通這套工具箱,填補語言認知分歧來共同解決問題。
三、“有效工作性溝通的關鍵是什么?”
即:填補語言認知分歧!
先來拆解一下這套工具箱的使用機制,才能推導如何更好地打破溝通者之間的障礙。
在「心理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中目前較受認可語言心理處理機制是:「信息處理模型」,如下圖。
其實并不復雜,就是一個心理加工流程。不深入講語言學研究的語言本身,可以看成是一種符號系統黑盒子。
簡而言之,「信息處理模型」:語言信息Input,感覺儲存器選擇性聽辨,將新信息送入短時/工作記憶中,同時從長時/永久記憶提取老信息,工作記憶是CPU,對信息進行編碼加工。同時大腦會無意識監控全流程,且會帶著“期望”去處理信息。說話時則在反應生成器中解碼output。
STB Chain與MVchain建立深度戰略合作關系:此次STB Chain與MVchain達成戰略合作,通過雙方在區塊鏈技術互補的優勢解決數字資產化的流通問題,STB Chain解決軟件產品數字資產化,MVchain是傳統資產與數字資產流通交易。[2018/1/3]
重點理解「信息處理模型」核心探究的3件事情:「心理詞匯提取」、「句子的理解和記憶」和「語篇的理解和記憶」。
1.「心理詞匯提取」
不僅互聯網,各行各業有黑話,專業詞。每年還有流行詞,熱詞。
詞匯知識在永久記憶的存在形式叫「心理詞匯」。在溝通中,心理詞匯要反復被提取到工作記憶中編碼,極其重要。缺乏心理詞匯導致聽不懂人話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奇的是,心理詞匯也是通過「語義網絡」組織的。即詞用節點表示,詞之間的關系用線表示,如下圖。這和產品人深思:產品經理如何學習新知識?中提到的「聯結主義理論」基本一致。
例如:在和其他部門的同事合作時,每個工種的人腦中的心理詞匯是不同的。作為產品經理,你懂用戶,瞬間能調用一些知識,如厭惡損失、框架效應、零和博弈以及它們所連接的詞。而技術同事甚至其他產品同事,他們心理詞匯中完全沒有這些,或者說有但是權重極低,幾乎沒連接其他詞。導致并不能理解你說的話。
用時髦的話叫「知識的詛咒」:我們一旦知道了某知識,就無法意識到、想象到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樣子,造成溝通障礙。
2.「句子的理解和記憶」
在理解句子時,被廣泛接受的是「互動論」:我們會采用所有知識來理解句子,包括心理詞匯、整段語篇和「上下文」,而不是理解句子本身。其中「上下文」對于理解句子的幫助被多項實驗證明。,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反復強調:Context,notcontrol,整個字節跳動也有一種拉群文化,但凡溝通就拉群,誰懂誰上,聊天記錄100%共享。而control在傳統公司更常見,典型就是上級說了兩三句話下命令給你,一臉懵逼,硬接任務。
其中Context翻譯過來就是上下文。為什么這么強調上下文?因為人類非常非常習慣于用隱喻和間接語言參雜到溝通里,通俗說就是能少說就少說。這是極其破壞工作性溝通本質的。
例如:
產品小A:“上線后開下ab,大于532,來一周。”技術小B:“好的,30%開始?”。
作為新入職的產品小C和技術小D就完全看不懂什么意思。如果提供一下上下文。
產品小A:“上線后開下ab,大于532,來一周時間”技術小B:“好的,開30%開始?”
另外,關于句子的記憶有一個生理機制:一段時間后,大腦只能記住自己對其的推理,而忘記了句子原本的意義。
這直接體現在日常里就是八卦聊天。傳著傳著就變味了。而在工作性溝通里,特別忌諱這樣的事。工作性溝通的本質在于打破語言認知障礙,但由于記憶的不靠譜,如果進行回憶和轉述,將會加重語言認知差距。
3.「語篇的理解和記憶」
所謂語篇就是整個圍繞問題展開的討論、主題。語篇理解最最最核心的關鍵在于:「連貫」,即句子間是否相互聯系,以及每句話是否就某個主題聯系在一起。如果并不連貫,人腦不得不做一些連接性的推理,而這很可能出錯。
例如:技術同學小A:“目前公司技術同學都是新來的,而且下周就是五一放假了,你這個需求開發量太大,我建議你們再改改,否則要很久才能上線”。小A想解決的問題是需求優先級和排期,但是他卻摻雜了人員新、五一放假和開發量等一些和改優先級并無關的句子。實際上并不存在因果關系,但是我們潛意識會腦補前因后果,哪怕絲毫無關。
語篇的理解有3步:
確認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為已知信息尋找前置的信息,即上下文。將新信息與上下文聯系。絕大多數「工作性溝通」都是以語篇的形式存在的,會話者之間進行長段的溝通,對于工作性溝通來說,其主題就是如何解決某個問題。
另外,同理,關于語篇/主題的記憶也有一個生理機制:一段時間后,大腦最多記住是語篇里的因果推理和行文結構。其次是我們對語篇的推理,基本記不住語篇本來的內容。
至此,我們總結一下「信息處理模型」這個工具箱。
溝通時,每個人會提取「心理詞匯」來理解句子,但每個人的詞庫不同,詞權重不同。導致溝通時必定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知識的詛咒」。理解單個句子時,「上下文Context」對于理解句子極其重要。但人腦習慣于降低能耗,喜歡說隱喻和節省詞匯。導致溝通時天然缺少必要的上下文。理解語篇時,句子間「連貫」程度和每個句子是否切題直接影響語篇理解。一旦「連貫」性不好或不切題,大腦會自動腦補連接性推理。關于溝通的記憶程度:語言信息的因果推理和行文結構>語言信息的推理推論>語言信息本身現在可以回答,“有效工作性溝通的關鍵是什么?”,對應地:
填補語言認知分歧Gap建立共識。補充上下文。注重因果邏輯。搭建溝通結構。
四、推導方法論
接下來,針對這5個「工作性溝通」的關鍵點,我們來推演一些可用的方法論。先給出方法論答案,如下圖:
1.「搭建背景」
工作性溝通往往都是雙方/多方的不同觀點碰撞,通過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必然必定大家的想法不同,無論是自己說話還是聽別人的發言,最基本的詞匯共識、概念共識需要奠定。
DONOT:不要因為自尊心而不好意思問,或者自傲到不屑于解釋,覺得別人肯定知道等著別人問。
「溝通視窗」:也叫喬哈里視窗。如下圖,根據他人知不知道和我知不知道分為4個象限:
最后,說兩句。
關于溝通還有很多技巧,很多書都是根據人性寫的一些“攻心計”,通過小方法來提高說服能力。但我想說的是,工作性溝通第一要義是解決問題。
每個人盡可能懷著真誠的心,去貢獻自己的力量,提高整體溝通的效率,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抓一個騙子, 牽出600多公里外一個“殺豬盤”!化州搗毀外市一網絡詐騙團伙,刑拘7人一伙青年男女藏匿在韶關市湞江區某高檔小區,以網上交友、投資等方式從事網絡詐騙犯罪活動.
1900/1/1 0:00:00美科學家使用干細胞技術,制造出一種奇特的人造皮膚,有望拯救頭禿。除了有點貴,時間有點費,其他都很完美.
1900/1/1 0:00:00近日,《星期日泰晤士報》(TheSundayTimes)公布了2020年英國最富有的1000人榜單,準入門檻為1.2億英鎊,詹姆斯·戴森及其家族以162億英鎊成為英國最富有的人.
1900/1/1 0:00:00前面文章小編為大家梳理了關于IPFS&Filcoin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了解和興趣,那么作為投資者.
1900/1/1 0:00:00馬克思有一句名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咱老百姓都知道,自古以來,金子、銀子、銅板都是錢。小時候大家也都見過銅板,也見過電視上的金元寶、銀元寶.
1900/1/1 0:00:00《早秋,清晨》 灰蒙蒙的天, 仿佛一雙沒有睜開的眼……有一絲渾濁,Solidity將推出每個版本的NFT,所籌資金將用于資助開發:4月1日消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