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火朝天的元宇宙
最近,“元宇宙”概念不斷流行。尤其美國facebook公司改名成Meta之后,元宇宙更是瞬間火遍全球。
媒體自然紛紛跑來談元宇宙。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公開演講中怒懟元宇宙,稱“元宇宙將引導人類走向死路”。
一些專家也來談元宇宙,甚至給出定義。
百度百科上是這么說的:
從時空性、真實性、獨立性、連接性四個方面去交叉定義元宇宙。
從時空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空間維度上虛擬而時間維度上真實的數字世界;
從真實性來看,元宇宙中既有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復制物,也有虛擬世界的創造物;
從獨立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與外部真實世界既緊密相連,又高度獨立的平行空間;
從連接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把網絡、硬件終端和用戶囊括進來的一個永續的、廣覆蓋的虛擬現實系統。
準確地說,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擴展現實、區塊鏈、云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
Roblox給出的元宇宙包含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要素眾多,每個要素背后,還有一連串的解釋。總之,一句話說不清楚,這也恰恰說明這一概念的模糊性。
一套一套的解釋紛紛出籠。但是,作為一個特別資深的IT人,我想告訴你的是:元宇宙屬于又一個典型的”什么都不是”的概念。
二、IT行業所炒作概念的一些基本規律
在IT行業,越是屬于“什么都不是”的概念,越是流行得廣泛,流行的時間越長,生命力越長久。越是有特定和準確技術內涵的概念,越是難以流行起來,并且即使流行起來時間也很短。我們可以把這稱為“IT業概念炒作定律”,為什么會有這種規律?這是因為:
首先,如果一個概念有準確的技術內涵,很多媒體、政府官員、應用領域的企業家甚至非IT業的專家等關鍵人士,就都不太敢輕易去談。因為談不好就顯得外行,說錯話。而越是屬于“什么都不是”的概念,即使這個領域權威的技術專家,也說不清它是什么,當然也就說不清有關它的任何話會有什么錯。這樣,無論是誰,大家都可以有勇氣跑來說幾句,顯得自己很懂,同時都不會明顯出錯。
外匯行業資深人士Ilies Larb從FXCM離職并成立新加密交易所Ouinex:5月9日消息,外匯行業資深人士Ilies Larbi在FXCM任職近15年后離職,并成立了總部位于法國的國際加密貨幣交易所Ouinex。(Finance Magnates)[2022/5/9 3:00:50]
有一次,我與一些領導專家一起去參觀一個展廳。某個非IT專業公司的CTO給一位區政府書記介紹他們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我們計劃在這里放一朵云,在這里也放一朵云。那位書記聽得很有興趣,就問,如果我們在這里也放一朵云,不是效率更高嗎?那位CTO說“你說的太對了”。然后他與這位書記云天霧地、興奮不已地要到處計劃著再放一朵云。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裝著去洗手間以免笑出聲來:你們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嗎?但沒關系,大家說得都很嗨,也都不擔心會犯錯——什么都不是的東西怎么會犯錯?云計算、大數據......這些都屬于什么都不是的概念。現在該知道它們為什么被炒作和流行那么久了嗎?后面我們還會科學地詳細分析為什么說它們什么都不是。
再者,如果一個概念有確切技術內涵。那么,一旦清楚了要解決的問題,在以摩爾定律發展的IT業,它很快被會被解決了。一旦問題被解決了,就沒什么好炒作的了。所以,真有技術內涵的東西,往往就炒作不了太長時間。例如,歷史上的“所見即所得”,它還有一個像模像樣的英文名字WYSIWYG,它是20世紀90年代曾一度滿大街流行的概念。但今天的人們早就沒聽說過它了。為什么這個概念流行得那么短?因為它就是一個有確切技術內涵的概念。為什么會有這個技術概念?就得知道早期“所見不是所得”是個什么情況。我們現在通過編輯軟件對文字進行排版已經很習慣調成什么字體和字號,看到的就是什么字體和字號。但是,在計算機發展的早期,文字編輯軟件要改變字號和字體,編輯窗口里看到的只是插在要改變的文字前面的控制字體和字號的控制符,字體是沒變化的,得打印出來才知道效果是什么樣的,麻煩死了。但是,后來通過改進顯示功能和軟件功能,實現了想改變字體字號的話,直接就可以屏幕上看到效果,就像今天一樣。這個技術進步當時就被稱為是“所見即所得”,今天看來這個功能不算什么,理所應當,但只有經歷過當時“所見不能所得”的文字編輯軟件時代的人才會明白,這個功能在當時可是解決大問題了。也正因為這個概念技術功能非常清晰明了,一旦這個問題解決以后,它就不再是個問題,人們也就不再關注它了。因此,這個概念很快就再也無人提起。軟字庫、圖形用戶界面等等概念都是如此,它們有很清晰的技術內涵,而一旦解決了相應技術的問題,對應的問題就只有程序員會涉及,其他人都不再關注相應的問題。
Revolut資深員工有機會兌現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的20%:由于軟銀旗下愿景基金和Tiger Global領投了數字銀行Revolut的8億美元融資E輪融資,Revolut的資深員工現在有機會出售他們持有的公司股份中的20%。只有持有普通股、既定股票期權和既定“成長股”的員工才有資格利用這個機會。他們還必須在Revolut工作了至少18個月,并且必須在2020年2月1日之前開始了他們的工作。(The Blcok)[2021/7/17 0:58:57]
尤其是,一旦某個問題主要涉及的只是運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等問題,因為摩爾定律的變化周期是18個月,3年時間就兩個摩爾周期,對應了4倍的性能變化。因此,像軟字庫等,在CPU運算能力不足時,只有通過硬字庫去支持。一旦CPU運算能力可以支持軟字庫,最多3年時間,其消耗的運算能力就可以忽略不計了。這個問題就不再是任何問題,從而不再有人關注。在軟字庫流行之前,當年很多中國的計算機公司的漢卡都是很重要的產品,媒體上還在對軟字庫是否會成為現實進行爭論。可是,摩爾定律就像滔天海嘯一樣,在離得很遠時還可以討論下會不會到來,一旦到來時瞬間就橫掃一切了。因此,只要是本質上取決于運算和存儲能力、且有準確技術內涵的概念,流行的時間往往都會很短。
第三,一旦一個什么都不是的概念被炒作起來,真正專業的公司無論是否明白這些概念什么都不是,也都不得不跟著一起去炒。因為他們也說不清這些概念不是在哪里。既然如此那也不能落后啊!是不是?不僅如此,甚至于他們還要裝著是這個領域的領導者。因為他們原來就是領導者啊,在這個新的形勢下怎么能不是領導者呢?!既然原來IT業的各個老大都紛紛出來喊相同的概念了,其他所有外行人更不擔心自己有什么錯了——行業里一個個最專業的老大全都在談這個東西,那怎么可能有問題呢?雖然偶爾有些人在批評,這個是在炒概念,可是一個什么都不是的東西你能批評什么?那比抽刀斷水還要空洞。光說別人炒概念也說不出太多不是啊?所以,只好大家都跟著炒,還都怕自己炒慢了顯得落后。這么一搞,歐美日國家科技發展計劃文件等都在用這些概念,那中國能落后嗎?不能啊!所以中國政府科技發展計劃文件也趕忙在用這些概念。都到這份上了你還能說什么?專家教授的論文里也只好都采用這些概念。
第四,炒作概念的目的既然是營銷,那就會有特定的規律。因為宣傳自己的優點,其實不是在說自己有什么,而主要是說別人沒有和缺乏什么。所有人都有的技術特性,你再宣傳的話哪里是你的優點呢?現在還有哪個電視廠家說自己的電視是液晶平板顯示的,所以很好嗎?肯定不會,誰家不是液晶顯示的?你現在到市場上還找得著原來的顯像管電視嗎?所以,任何一個以營銷為目的的概念宣傳得久了,大家都有了,它就不值得宣傳了。因此,這種概念雖然會持續相當長時間,但注定到了一定時間后就會被感到乏味,而且人們也逐漸把其“什么都不是”的本質看得越來越清楚,因此就不得不再去炒作一個新的概念。
USDC發行商任命華爾街資深人士David Puth為CEO:金色財經報道,USDC管理機構、發行商Centre Consortium已任命華爾街資深人士、摩根大通Chase的前貨幣、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負責人David Puth為首任首席執行官。[2020/12/2 22:47:50]
第五,什么都不是的概念,另一個方面就可以成為“什么都是”的概念,什么都可以往里裝。如果說“什么都不是”的概念絕對地什么都不是好像也不對,最初炒作時一些以專家面目出現的人會給出一些貌似有依據的技術定義。但事實上,真到使用的時候大家誰都不會關心這些定義了。例如,最初炒作“大數據”時定義的數據量是EB級,處理時間是毫秒級。但是,真當大數據概念炒作起來后,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但凡有數據的都說自己是大數據,其他人誰也不好說不是。然后隨著概念的不斷泛化,一個又一個專業機構和權威都可以不斷地來進行自己的總結和定義。而且就如前面所說,如果有確切的處理量和存儲量的概念,它很快就會過時。因此,IBM就總結說大數據有5V的特點: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Veracity,這里就不給出具體處理能力和技術指標了,這樣就可以繼續炒作更長時間。
三、個人經歷
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剛從北郵研究生畢業后不久,加入了算是當時中國科技界巨頭的王碼電腦有限公司,不久任其總工程師。為了開發商場POS系統,對數據庫技術及其歷史做了很多研究和學習。之前最流行的概念是MIS、DSS、數據分析等。數據庫的發展歷史上就是各種概念不斷:數據庫,關系型數據庫,SQL語言,分布式數據庫等等。但是,在我采用當時微軟的FOXPRO2.6數據庫軟件開發商場POS系統時,業界開始流行和炒作“數據挖掘”。很多宣傳講數據挖掘是多么大的技術進步。不是我不理解數據挖掘的技術內容本身,而是我實在搞不清楚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這兩個概念到底有什么差別。我請教過很多人,包括國外計算機公司的專門負責相關業務的技術人員,以及各個計算機公司的技術專家。那是我第一次對技術概念感到極為惶恐,因為我一個電腦公司的總工程師,居然不理解大家都很輕松在大談特談的技術概念,這得多丟人啊!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就到處請教別人,找相關資料去查,那時不像現在這樣有互聯網,只能到中關村當年的科海等專門翻譯國外計算機資料的書店里去查找相關技術內容,但一直不得要領。這個事情折磨了我很長時間,直到最后與一位數據庫公司Oracle的技術人員交流時,他隨意丟了一句話:“可能就是數據挖掘聽起來比較有氣派吧”,這一下讓我恍然大悟。一是原來他也不是真明白,并不像我原來以為的好像所有人都很懂,就只有我一個電腦公司的總工程師不懂。二是原來還有營銷的問題,并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概念。
現場|螞蟻金服資深總監李杰力:螞蟻區塊鏈的四大應用場景領域:金色財經現場報道,1月4日,以“數字金融新原力”為主題的螞蟻金服ATEC城市峰會在上海舉辦。螞蟻金服資深總監、BaaS業務負責人李杰力在現場對螞蟻區塊鏈目前發展進行了介紹。他表示,2018年,區塊鏈從小眾走向主流、從泡沫走向理性、從概念走向應用,過去兩年螞蟻區塊鏈主要聚焦于技術與落地應用兩個方面。在應用方面有溯源、可信存證、電子發票與醫療票據、跨境匯款四大領域,具體的場景包括雄安租房、茅臺溯源、支付寶公益募捐、信美互助保險、數字版權、跨境匯款、華山醫院電子處方、奶粉溯源、互聯網法院、海南公積金流轉、平武蜂蜜、電子票據等。[2019/1/4]
數據挖掘算是比較有技術含量的一個概念,但是,如果把數據挖掘徹底搞明白了也就知道,它與數據分析相比只不過就是換了一個說法而已,可以說沒有任何本質區別。
從此之后,我對IT業新出現的概念就都保持了一份警惕,首先得區別出新概念是屬于“有準確技術內涵”還是屬于“什么都不是”。
四、為何說它們“什么都不是”
前面我說過,云計算、大數據、元宇宙......這些都是屬于“什么都不是”的概念。那為什么要這么說呢?世界上那么多人在炒作這些概念,不能你說它們什么都不是就什么都不是,你得說出讓人信服的理由對不對?
首先我要說下我的專業經歷,我是這個領域非常資深,而且是就算世界范圍內也算少有資深的專業人士:前面我說了三十幾年前我就是當年國內計算機行業領域知名公司的總工程師,開發過多種數據庫系統和硬件系統。
三十年前,我在北郵研究生時期學的專業就是圖像與視頻處理。
1998年底我剛加入中興通訊時,做了兩年多中興的視頻業務,把這個業務做到國內市場絕對第一,在專網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70%,軍網占有率達到90%以上。
2008年我加入數碼視訊,是一家國內最大的數字電視領域專業公司。我在數碼視訊工作期間就深入研究VR、AR,并且數碼視訊也開發過相關技術。
我現在還是在國際人工智能視頻監控領域最頂級的企業之一——浙江宇視的顧問,可以隨時接觸到最新的技術動態。
在計算機、通信、廣播電視這三個網絡技術專業領域都有6年以上工作經歷的人,全球范圍內也是一只手伸出來基本可以用手指頭數完的。
金色財經現場報道比特幣資深研究人士肖磊:炒幣的一個形態就一個數字化的故事:金色財經現場報道,在2018中國區塊鏈高峰論壇以“用什么姿態擁抱區塊鏈”的圓桌論壇上,比特幣資深研究人士肖磊表示,“不同的歷史資產有不同的定義,資產的形態對于人就是精神支柱,未來資產形態不一樣,大家炒幣的一個形態就一個數字化的故事。”[2018/5/20]
所以,我來對大數據、云計算、元宇宙做些評價,對錯先不管,說我有評價的資格,在這一點上恐怕全世界范圍有膽量敢和我較真的人不是太多,更別提我有純科學的方法體系支撐。去年華為要出版一本關于大交通數字化的書,涉及到高鐵、航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通、地鐵、船舶航運、港口、機場、5G、傳感器、物聯網、人工智能、信息管理……幾乎所有交通領域的數字化和通信技術,涉及到數以百計跨度極大的不同專業領域。所有部門的技術資料都有,可是得有一個人能把所有這些不同內容用統一思路給串起來。出版社找了很長時間,最后找到我,我很樂意承接這樣一個任務。最初還有一點點小插曲:因為我是浙江宇視的顧問,與華為在交通業務上稍有一點競爭關系,所以得首先給雙方說好是否有影響。宇視非常大度,只要能為全社會做貢獻,這沒什么不好。華為相關部門也認為沒問題,當然,如果能找到其他人更好。但是,電子工業出版社動用很多關系在國內去找,還是無法找到。我當然很清楚,每一個專業技術領域很厲害的人非常多,但能把數以百計甚至更多專業領域都能貫通的人,別說是在中國,全世界范圍也找不出幾個。最后還是我協助出版社完成了第一稿把所有不同技術內容給串起來的工作,基本是承擔了“百科全書“的角色。寫作團隊但凡有任何領域技術概念不清楚,從航空到地鐵、從隧道橋梁工程到船舶、從5G到信息編碼、從傳感器到碼頭AGV,最后所有的技術概念不清楚就都在我這里截止。這個工作做得很“過癮”,因為這是可以最充分發揮純科學的跨學科、跨專業超強優勢的事情。
有一位研究腦科學的博士后,她在網上說自己做了兩年的腦機接口,并且在這個領域發了三篇論文,他都聽不懂元宇宙是要干嘛。如果聽不懂沒關系,說明不了什么,因為它本來就什么都不是。所以,對這個概念感到很困惑的技術專家都可以徹底解脫,不用像我當年對數據挖掘概念那樣惶恐了好長時間。放心好了,全世界在這個問題上說話比我更權威的人沒幾個。
任何概念都有外延和內涵的問題,無論是外延和內涵都應當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一般來說,外延越大,內涵越小。但什么都不是的概念卻很邪乎,概念的外延和內涵可以同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雖然元宇宙現在開始與VR、AR、ER(擬真現實)、MR、XR、數字孿生、BCI等有確切技術內涵的東西有關聯,但從現在開始,它就會逐步擺脫這些技術概念的約束了。“元宇宙“——都宇宙了,你想想這里面可以裝進去多少東西?這是有史以來有條件被擴展到最大限度的一個概念。就在幾年前,美軍還傳出一個消息:VR不可能成功,為此我還寫過一個文章作解釋,參見:網上最專業的VR分析文章。VR會有一定應用范圍的,但不能炒得太多。無論如何,各種"R"都只是一種人機接口和界面而已,如同當年用GUI去替代命令行接口一樣,它的確帶來了極大的直觀性和操作的方便性,但也就僅此而已,與計算處理和存儲等內核功能不同,不能去夸大太多了。
我指出以上這些并不是要批判或勸說人們不要去炒作它,別人要去炒作你有什么辦法去阻止?沒有辦法,也沒必要。甚至跟著一起炒作一下也沒關系。但我只是提醒人們要明白,本來這個是被用來忽悠別人的,你別沒忽悠住別人,先自己被忽悠進去了。另外,如果是那些真正的技術專家,因搞不懂這個概念而煩惱的話,我是要告訴你不用再煩惱了。不是你技術水平和理解力不夠,而是這些東西本來就什么都不是,也可以什么都是。搞明白這一點,你就放心大膽地裝著你很懂元宇宙的樣子說話,不用擔心,無論你怎么說都不會有錯的。
如果你就是想炒作它呢,我只是從概念炒作的基本規律來給出這樣幾個炒作點的建議供參考:
第一炒作點,是說它們在未來將如何對全人類產生多么重大的影響。會影響到全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個很適合搞技術、企業和投資的人采用。
第二炒作點,批評它如何地威脅到人類社會,使人類社會變得如何地不道德和內卷。這個適合藝術家和媒體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來炒作。
第三炒作點,如果我們不立刻行動,緊緊跟隨的話,中國將在未來失去戰略主動權,失掉未來。順便呼吁國家應當加大在這個領域的投資。這個適合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和權威采用。
第四炒作點,隨便說點什么,只要帶上這個概念就可以了,哪怕你在談阿富汗局勢和直播帶貨賣鞋子的時候也可以帶上元宇宙。這個適合自媒體采用。
第五炒作點,馬上去預測十五年以后,元宇宙相關產業的市場規模有多大,給出每年的增長率和直到十五年后每年的市場規模,一般使用十億美元為單位,注意一定要精確到小數點后面至少2位數。例如不能說大約380billion,而一定要說384.72billion,否則會顯得不夠專業。完全不用擔心預測會有什么錯,十五年以后誰還記得這個預測的文章?相關概念是否還在炒作都不知道,人們可能早就去關注下一個概念了。這個適合國際最著名和最權威的咨詢公司采用。
第六炒作點,不管能講什么,趕緊接單去講課,隨便講點什么都可以,例如:“元宇宙大爆發”,“元宇宙與大灣區發展戰略”,“元宇宙與一帶一路”,“元宇宙來了,國人不能再自我陶醉”,“元宇宙帶來的社會問題不容忽視”。這個適合一般咨詢公司和講師等采用。
為什么要講以上這些?不管怎樣,面對如此晦澀難懂的技術問題,先講講笑話讓大家開開心吧。但是,這不僅僅是笑話。美國領導世界的并不僅僅是過硬的科技和金融,而且是有一整套方法和手段的,包括領導世界的營銷手段。很多人包括業內的技術專業人員總感覺自己跟不上趟兒。前面一個技術概念還沒完全搞明白呢,怎么轉眼間又爆出一個新的,自己又跟不上趟兒了,總是美國人走在前面。雖然現在罵美國的人很多,但真遇到硬核的科技領域時,中國人對美國往往又特別地迷信。元宇宙這個概念據說最早是出現在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但它之所以能流行起來的大背景是宇宙主題的科幻小說大流行,如劉慈欣的《三體》,《流浪地球》,以及馬斯克火星探測計劃的進展等。但與放棄臉和書的Facebook改名成Meta顯然有很大關系。
但是,因為IT業的概念炒作傳統,會時常導致這個領域最專業的公司都走錯方向。我在數碼視訊工作期間,正趕上3D電視被全球業界炒作,甚至全球主要發達國家,也包括中國都制定了普及3D電視的發展計劃。中國都開播了3D電視實驗頻道,準備大力發展。我當時一直在公司內部和業界強調3D電視是不可能成功的,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投資損失和浪費。這個不是雙路視頻編解碼和立體顯示技術的問題,而是人眼三維視知覺的原理問題。這個要完全解釋清楚并理解透徹,必需要深入了解人的視覺生理系統。后面參考文獻就是因應當時業界非常熱炒的3D電視潮流而作的。事實證明3D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應用,但3D電視最終基本偃旗息鼓了。這個限制同樣會深刻影響到元宇宙相關技術能走多遠。硅谷有公司傳出研發了與人眼視覺可完全匹配的三維視覺——光場技術,甚至有很炫酷的宣傳片爆出,但直到現在并未見到產品大量銷售。如果不能突破三維視覺還原上的人類視覺生理限制,VR/AR/MR/ER/XR等都會受到與3D電視類似的局限。
如果光場技術不能最終完全商用化,與GUI完全取代命令行界面不同,元宇宙類的人機界面不可能完全替代二維的平面GUI,也不可能成為一種普遍使用的技術。它們的確會有很多非常好的應用,但不要炒過頭了。這對行業發展本身也不好。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汪濤,曾為中興通訊國際市場管理體系的奠基人,現為析易船舶總經理。
薩爾瓦多對比特幣的接納一直是2021年加密行業最大的故事之一。在今年6月舉行的<比特幣大會2021:邁阿密>上,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克勒宣布將很快接受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
1900/1/1 0:00:00很多年前,上市公司購買比特幣作為財務儲備的想法被認為是可笑的,比特幣被詬病太不穩定,太邊緣化,任何一個“正經嚴肅”的企業都無法接受.
1900/1/1 0:00:00元宇宙,其實特別好理解,只要你不去追逐資本和商業媒體為你營造的概念。對于人類的未來,世界最聰明的頭腦,有兩個共識: 一個是移民火星; 一個是元宇宙.
1900/1/1 0:00:00加強元宇宙底層核心技術基礎能力的前瞻研發及區塊鏈技術的推進發展正成為科技賦能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1900/1/1 0:00:001.年終盤點|激蕩浮沉2021年加密領域十大事件2021年絕對是加密史上不斷破紀錄的一年,也是加密不斷走向成熟的一年.
1900/1/1 0:00:00金色財經報道,Tether在官網回應緬甸采用USDT作為官方貨幣,Tether官方表示,全球各地的和金融形勢激發了人們尋找更穩定和安全的貨幣來持有,導致許多人選擇了Tether.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