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鏈新,作者:陳剛
近日,建行在其手機銀行App中開放針對普通用戶的央行數字貨幣錢包。
不過,當很多人興奮地想要去嘗鮮時,卻發現這個功能在上線一個多小時后就關閉了。建行方面對此回應稱:這是技術研發過程中開展的相關功能測試,并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目前本次測試已結束。
雖然空歡喜一場,但也意味著DC/EP又近了一步。據《鏈新》此前報道,目前已知的本次建行開通測試的地區包括蘇州、深圳、石家莊、上海、廣州、鄭州、云南文山、浙江諸暨、安徽蕪湖、山西臨汾、江蘇南通、河北唐山等地,覆蓋地區遠超此前披露的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和冬奧會場景試點范圍。
由建行擔任發行顧問的價值30億美元數字債券“LBFEB21”將推遲上市:香港金融科技公司扶桑證券交易平臺(FusangExchange)公告表示,應發行人要求,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納閩分行(CCBL)擔任發行顧問的數字債券“LongbondSRNotesUSDFeb2021”(代號“LBFEB21”)將推遲上市。建行曾表示,其并非債券發行人,只是牽頭安排人和發行顧問,同時擔任美元資金的清算與結算代理行。建設銀行不接受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銀行交易。[2020/11/16 20:57:24]
不過,DC/EP離大規模正式落地恐怕還為時尚早。8月3日,央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上半年“法定數字貨幣封閉試點順利啟動”,下半年將“積極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意味著至少在2020年內仍處于研發測試階段。也有人根據DC/EP在冬奧會場景進行封閉內測試點來推測,至少在2022年冬奧會之前,DC/EP還不會大規模鋪開。
動態 | 建行重慶市分行運用區塊鏈技術助力“渝快辦”提升群眾政務服務體驗:金色財經報道,今年7月以來,建行重慶市分行切實做好合作協議的落實推進工作,創新運用區塊鏈技術,以金融力量推進“渝快辦”服務民生,助力“渝快辦”越辦越快。在與重慶市政府合作共建智慧政務平臺過程中,建行重慶市分行采取“互聯網+政務+金融+渠道+生態”模式,在系統內率先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了“渝快辦·生態鏈”低碳積分應用系統。該系統第一期目標已于8月25日上線,目前已上線了積分功能和區塊鏈記賬功能,后續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之中。[2019/11/8]
央行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專門小組,針對開發法定數字貨幣進行研究,至今已有6年時間,但目前仍處于小范圍的內測試點。央行謹慎低調的背后,DC/EP大規模落地還有哪些障礙?在技術支撐、運行機制、風險防范、監管等方面臨哪些挑戰?
動態 | 建行福建省分行首批試點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據福建日報消息,近日,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作為全國首批試點行,為好事達(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辦理了全省首筆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業務、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2019/4/17]
真實流通環境的安全、效率考驗
去年9月,央行行長易綱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介紹DC/EP時表示:“我們現在沒有時間表,我覺得還會有一系列的研究、測試、試點、評估和風險防范,特別是數字貨幣如果跨境使用,這里面還有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避稅天堂和‘知道你的客戶’等一系列的監管要求。”
也就是說,在DC/EP大規模流通前,還需要在“硬件”、“軟件”兩大層面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
技術方面,央行相關人士此前多次提到,DC/EP不預設技術路線,也不一定要采用區塊鏈技術。據了解,幾家指定運營機構采取了不同的技術路線,最后會擇優而選用。有專業人士向《鏈新》指出,DC/EP經歷6年的研發長跑,經過修訂、開發、測試、運行等各環節,想必技術本身已經趨于成熟,畢竟已開始在蘇州、深圳等地的特定場景試點應用了。
聲音 | 建行董事長:云南在運用區塊鏈等方面具有遠見卓識:據云南日報消息,近日,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云南“一部手機辦事通”專題會議上表示,一部手機辦事通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反映出云南省政府在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方面,認識高、行動快、見識遠;體現了運用前沿科技、區塊鏈、數字經濟、“互聯網+”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遠見卓識。[2018/11/12]
不過,相比目前封閉內測的“真空”環境,未來大規模流通的真實場景在支付清算的高并發、安全性方面提出了幾何級的挑戰。比如針對零售支付場景,前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認為,至少要達到每秒30萬筆的高并發需求。
更大的難題是,真實流通場景中的應對方案是無法“實戰演習”的,只能通過假設條件下的壓力測試預演和試點范圍不斷擴容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注定DC/EP的內測試點必將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建行牟乃密: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加速改變銀行的金融生態和應用模式:6月2日,“2018中國金融創新論壇”在北京開幕。中國建設銀行運營業務總監牟乃密在論壇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度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變革、經濟轉型、科技進步對金融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迅猛發展。正在創造新的模式、業務、流程與產品,加速改變銀行的金融生態和應用模式,在銀行業當中的作用日益凸顯。[2018/6/2]
另一方面,正如區塊鏈存在“去中心、安全性、高性能”難以兼得的三角難題,DC/EP同樣需要在支付清算的安全性、風險監管的嚴密性與結算的效率、成本之間做出有效評估與合理取舍。
正因為此,央行對數字法幣高度重視、積極研究,但一直謹慎低調、穩扎穩打,相比普通公眾的躍躍欲試,央行始終保持足夠的理性和冷靜,甚至是克制。
雙層運行體系下與電子貨幣的矛盾
在“軟件”方面,北大經濟學博士、知密大學創始人劉昌用認為,DC/EP落地存在四大方面的障礙。
一是與對利益的調整。推進DC/EP,顯然是有利于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等新經濟形態的,但是對于傳統金融,特別是參與貨幣創造的銀行體系會造成利益的損失。因此,DC/EP的落地程度還要取決于利益的博弈。
二是對金融安全以及數字貨幣管理能力的挑戰。如何在保障金融穩定和防止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同時,發揮數字貨幣的優勢,這是一個難題,比如匿名性與金融風險的問題。
對此,DC/EP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可控匿名”,既像現金一樣保證了高效流通和個人信息保護,監管部門又可通過“后臺實名”來開展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等監管活動。
第三個障礙是國際競爭激烈,各國之間相互制衡。在中國推動DC/EP的同時,其他國家的數字法幣體系也在積極推動,同時還有像Libra這種名義上超主權,實際卻帶有明顯主權偏好的新型數字貨幣的挑戰。
第四個障礙是會給中國貨幣體系帶來復雜的變化。據央行方面此前披露,DC/EP采用雙層框架,即央行先把DC/EP兌換給商業銀行等運營機構,再由商業銀行兌換給公眾。DC/EP對標M0,短期內不觸動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和流通功能。但在兩種貨幣并行的情況下,如何保證雙層框架的穩定性?
如果雙層框架最終走向單層,要么傳統電子貨幣占據上風,DC/EP被“雪藏”起來,逐步退出市場流通,這就意味著DC/EP發行失敗;要么DC/EP供給充足,這就極大地觸動商業銀行利益,還可能導致央行對貨幣金融的過度管控。
對于這一點,王永利則提出疑問:按照DC/EP替代M0的定位,就意味著貨幣總量的95%以上依然保持現行的電子貨幣模式。DC/EP僅僅替代現金,而不是替代所有貨幣,其實際作用和價值到底有多大,投入產出的優勢在哪里?現行的電子貨幣體系是否稍作改進就可以發揮類似作用?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DC/EP如何控制使用范圍與總量規模,才能不對存款形成沖擊,又能充分發揮作用?
他認為,如果DC/EP嚴格控制在M0范圍內,并不會對銀行與支付機構的存款及支付業務產生多少沖擊。但在這種情況下,強調雙層運營體系似乎沒有任何必要,完全可以考慮實施央行一層運營體系,允許社會主體直接在央行平臺上注冊和辦理收付。
總之,貨幣體系的變革影響極其廣泛和深刻,必須非常小心謹慎。DC/EP能否順利推出,根本上取決于其本身的吸引力與實際功效,如對整個經濟體系有無沖擊、國家是否對技術和運行有信心、公眾是否對其安全性和便捷性認可等。
至于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以及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而與發不發行DC/EP關系不大。
太空競賽1的亮點 在過去的3周中,社區中的礦工一直在參加Filecoin太空競賽,以盡可能多地為測試網配備存儲設備。我們對參與太空競賽的驚人參與度感到興奮.
1900/1/1 0:00:00大數據交易市場正在經歷一個新的轉折點。前幾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論壇上,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宣布了建立大數據交易所的消息.
1900/1/1 0:00:00應用隱私計算技術的加密貨幣,通常被稱為隱私幣,是早期加密貨幣的增強版本,這些加密貨幣是為了保護個人和企業的金融隱私而開發的。每個隱私幣都利用了創新的機制,為用戶提供隱私、加密和安全.
1900/1/1 0:00:00據外媒9月20日報道,全世界使用比特幣的人口比例相當于互聯網在1995年的使用水平。數據顯示,盡管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處于萌芽階段,但其增長速度相對較快.
1900/1/1 0:00:00自6月份以來,DeFi中的兩個最有代表性的應用的Compound和Uniswap中鎖定的數字資產出現了快速的增長.
1900/1/1 0:00:00來源:深潮TechFlow 作者:邦尼 2020年中,DeFi走入風暴眼。這是一個解構了傳統規則的游戲,人和代碼直接交互。中心化的交易所、投資機構等中間商被甩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