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全球首檔區塊鏈跨年演講“玲聽2020”在杭州舉行。CSDN副總裁、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孟巖現場發表主題演講《數字經濟的升級與挑戰》。孟巖指出,圍繞數字經濟,世界正在下一盤大棋。中國的決策者通過將區塊鏈上升至國家戰略、將數據列為新的生產要素,為即將到來的數字經濟升級之戰做好了充分準備。
以下為演講全文,巴比特整理:
謝謝霞玲,我跟霞玲準備今天演講的時候,她說叫跨年演講,我覺得說小了,為什么呢?因為這個跨年很特別,2019到2020,這不僅是跨了年,而且跨了個年代,跨過去之后就是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叫20年代。時間過的太快了!
回想起上一個十年,2010年到2019年這十年,我們中國人干成一件大事,我們的移動互聯網搞得非常好,簡直是世界第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借著移動互聯網這一波發展,我們的數字經濟來了一個大逆襲。今天我們走到全球各地,經常很自豪,他們的移動互聯網水平、特別是移動支付,跟中國沒法比,移動支付成為“新四大發明”之一。中國在過去十年,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里,實現了數字經濟的逆襲。
但是數字技術還在不斷往前發展,還有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的不斷迭代,新一輪的競爭又開始了。
既然在過去十年,你能夠逆襲人家,人家當然也想在未來的十年逆襲你。
數字經濟升級:世界在下一盤大棋
我們看數字經濟,現在它已經不是我們一個國家戰略了,全世界都很重視數字經濟,這是一盤大棋。美國有美國的搞法,歐盟的德國、法國,都制定了數字經濟的戰略。英國剛剛脫歐,但是它搞了一個數字憲章,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它有國家級的數字計量實施計劃,它要把很多事情用數字化來計量。日本更不用說了,就在我們旁邊,它們在數字經濟都有很好、很宏觀的戰略。這已經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這是全球的事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多人都很關心,我們中國的決策者,他們怎么想?我們打算怎么贏下這一輪數字經濟升級競爭?
中國的選擇:將區塊鏈提升到戰略高度
當然我們知道在這方面,中國的領導人很有遠見。2019年10月24日習總書記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一夜之間把區塊鏈提升為國家戰略。
大家也許不知道,18屆中共中央局一共舉辦43次學習,其中跟數字經濟有關的0次;19屆中央局搞了19次學習,里面有3次主題是數字經濟,分別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尤其是區塊鏈的定位是最高的。這就很說明問題。
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
這個講話是在2019年10月24日,之后一周的時間,我國開了十九屆四中全會。十九屆四中全會有一個很長的《決議》,好幾萬字,其中有一部分叫做“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里面有一句話很重要,剛剛霞玲也提到了,把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
這個《決議》實在太長,大部分人不會仔細讀,所以怕大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劉鶴副總理專門在11月22日的《人民日報》上刊登一篇文章,題目叫《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就是想提醒大家千萬要注意一個問題:數據已經被中共中央確立為新的生產要素。
灰度:千禧一代和Z世代選民可能會決定2024年“比特幣選舉”的結果:8月6日消息,灰度發布報告稱,千禧一代和Z世代選民可能會最終決定“比特幣選舉”的結果,因為他們越來越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據悉,Cathie Wood和Balaji Srinivasan將2024年稱為“比特幣選舉”。
灰度團隊研究這些趨勢與即將到來的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有何關系。首先,比特幣目前處于一個美國總統選舉周期的最高價格;比特幣目前的交易價格超過29,000美元,而2020年第四季度上一個選舉周期的高點約為20,000美元。
其次,可以說同樣重要的是,對機構尤其不信任、同時又擔心其未來財務狀況的人群,可能是2024年之前最關鍵的選民群體。
在202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預計年輕人將成為歷史上最大比例的選民,早期的報告指出,到2024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將占美國選民的44%。[2023/8/7 21:28:37]
數據將改變經濟增長邏輯
生產要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詞,在經濟學里的意義非凡。而且劉鶴副總理是頂級的經濟學家,所以用的是經濟學術語。他說數據要成為獨立的新生產要素;數據最具時代特征,數據有“乘數”作用,有助于實現其他要素的價值;數據一定要由市場評價貢獻,由貢獻決定報酬。種種論斷,最后他加了一個最重要的“數據要確權”,以便公開、共享、交易。
這相當于我們政府的領導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向我們指明了中國在下一輪數字經濟競爭當中,我們的戰略重點是什么、主攻方向是什么。我們是把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看待。這一點,對各位的影響、對我們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產業發展影響將會十分之巨大。
為了要搞清楚領導這個話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們還要掉掉書袋,研究經濟學,理解什么叫生產要素。
古典經濟不關心企業怎么組織生產,而是把企業當成一個黑盒子,假設一群變魔術的人躲在一個黑盒子里,就好像這個企業是一個數學函數,我給你提供一些輸入品,你就神奇地制造一堆輸出,也就是老百姓需要的商品。但是要想你能夠生產出這些商品,我必須要給企業提供很多不同的輸入或者叫投入品,這種投入品在經濟學上叫生產要素。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就提到過生產要素,亞當·斯密提的生產要素有三個:土地、勞動和資本。但不同經濟學家對生產要素有不同看法。不同的看法實際上很深刻地體現了不同經濟學家對于世界、對于經濟發展模式的深刻洞見。
比如說馬克思就認為生產要素是勞動、勞動對象、勞動工具,體現了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新自由主義,他們認為一切生產要素都跟資本有關,所以到他們那里,生產要素是可變資本,也叫流動資本,固定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一切都是資本。
所以說對生產要素的認知是經濟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決定了你怎么看待生產、怎么管理你的經濟。更重要的一點,它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微觀經濟學里有一個模型,在那個模型里看得很清楚,各位的收入是怎么獲得的?是取決于你對生產要素的貢獻,是你在要素市場上賣出生產要素,從而才能獲得收入。換句話說,首先我么要知道什么是生產要素,然后你能夠提供生產要素給廠商,你就能夠獲得更多收入。
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國對生產要素的認識有一個提升的過程,到了十九屆四中全會以前,列了這么六項:土地、勞動、資本加上知識、技術、管理,這在全世界代表了非常高水平的認知。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你能夠擁有這些生產要素,向企業出售它們,你就能賺更多錢。
馬斯克:若美聯儲下周加息,經濟衰退(程度)將增強:金色財經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若美聯儲下周加息,經濟衰退(程度)將增強。此外,馬斯克還稱,推特在打擊虛假信息方面做得更好,社區筆記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2022/12/10 21:35:37]
然后,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數據被加入成為最新的生產要素,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情。
凱恩斯說過,那些以為自己只關注實踐,不受任何經濟理論領導的人,他們只不過是某一個平庸的經濟學家的俘虜而已。這個話我們反過來聽,經濟學思想上、認知上做一點小小的調整,會在五年、十年、二十年后給我們的經濟以及收入分配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可以大膽預測,中央作出這個決定,數據成為新的生產生產要素,十年后會導致兩個后果:第一,我們的經濟增長邏輯會發生變化;第二,未來誰手上擁有的數據越多,誰能夠更好的利用數據,誰就越有錢,誰的財富就越多,就這么簡單。
生產要素一般來講有兩種配置方式:一是計劃配置,二是市場配置。而我們國家已經明確表示生產要素全部都要由市場來配置。
生產要素市場化將導致數據資產化
數據是生產要素,生產要素又要由市場來配置,把這兩個點結合,我們立刻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的結論,數據必然變成一種資產。我想說的是什么?我們在這里討論了很多區塊鏈,很多人都在關心我們將來會不會有數字資產。看看我們中央全會的決議怎么說,我們的領導人怎么說,你們對這個問題還需要有疑問嗎?
為什么我說數據一定會成為資產,我們先要知道什么是資產。王澤鑒先生在《民法總則》里面寫到“資產是具有金錢價值的權利所構成的集合體”,數據有沒有金錢價值?當然有,它是不是資產?當然是資產,我們的財政部令第76號下定義,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企業控制或者擁有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數據是否符合這個定義?當然也符合,所以說數據一旦成為生產要素,它必然成為一種資產。
數據成為資產,那是什么樣的資產呢?就是我們很多人心心念念的那個數字資產。
結論出來了:我們國家下一輪數字經濟競爭中,領導人關注的是要把數據變成一種生產要素,而這種變化必將引起數字資產的大爆發,這就是我對未來十年的一個基本判斷。
數字資產來源方式有兩類:左邊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叫做資產的數字化,比如貨幣、股票、債權、房地產、ABS、倉單等,我們把資產搬上數字平臺,把它變成數字資產,大家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熟悉;還有一類很奇妙的數字資產,它不是資產數字化,而是數字的資產化。由于我們一群人,不管是企業還是社群,通過共識,將一些在實踐當中所產生的數字賦予價值、賦予資產屬性。這類資產是由數字的資產化形成的,它們更有意思,會出現大量的新商業物種、大量的新模式。我相信它會成為最活躍的一個部分,這也是我們最關心的那一部分。
數據成為生產要素需要面對的幾大挑戰
我們想的很好,數據要成為資產,但實際上數字資產化還面臨很多挑戰。不是說中央領導寫一篇文章,這個事就可以做成。領導的決策是一個很重要的開始,但后面還需要我們很多人長時間的努力,我們看看有哪些挑戰。
第一,數據要成為資產,首先要成為商品。但是各位想一想數據這個東西有一個巨大的特點,它可以幾乎零成本在全世界隨意復制。一個低成本可以隨意復制的東西,沒有稀缺性,供給可以隨意放大,怎么能叫商品?誰會買它?
派盾:DigiDaigaku CEO 推特賬戶疑似被盜,謹防釣魚鏈接:11月3日消息,據派盾監測(PeckShieldAlert)顯示,DigiDaigaku CEO Gabriel Leydon 推特賬戶疑似被盜,villians-digidaigaku[.]com 系釣魚鏈接,提醒用戶謹防與其交互。[2022/11/3 12:12:31]
第二個問題,一份數據放到你面前,你告訴我,誰是它的所有者?兩份一模一樣的數據放在跟前,你告訴我誰是原本、誰是復本?數據沒有天然的權屬機制和標簽,根本搞不清楚數據歸誰所有。一個沒有所有權的東西,怎么交易?
第三,我們都很熟悉互聯網免費的模式,這個模式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免費使用互聯網產品,互聯網公司免費收集我們的數據。但是當我們要把數據商品化、數據資產化時,我們就需要給數據定義和定價。但是數據怎么給它精確定價?這是很難的問題。我月收入1萬,王總月收入100萬,我們兩個的數據應該是等價的嗎?這是一個問題。
第四,數據太容易作假了,最近有一個新聞,一個網紅幫別人做廣告,這個網紅有380萬的粉絲,幫別人做廣告做了353萬的點擊,最后成交量為零。為什么?他的粉絲都是機器人,點擊都是機器人做的,可想而知數據太容易作假了。
最后是數據的整合應用,數據要整合起來才能夠發揮作用,可是整合的時候是你整合我,還是我整合你。我憑什么給你整合,你萬一看我的隱私,怎么辦?
數據的資產化面臨這么多問題,在不解決的情況下貿然搞數據資產化,結果將是誰越能造假,誰越霸道,越會投機取巧,誰越有錢。因此這些問題必須解決。
傳統上,我們用中心化的方式解決部分問題。誰有處理數據的能力,我們就把所有數據交給它,讓它來解決問題。如此誕生了很多巨頭,國內有阿里、騰訊,國外有Facebook、亞馬遜、Google等。這樣的做法并非不好,因為能者多勞,你有本事就多拿數據,也符合數據優化配置的原則。所以很多人說區塊鏈時代到來,巨頭都會消失,不會的,他們代表效率,還會繼續存在、繼續發展。
可問題在于它也會帶來數據成為生產要素的第五個問題,巨頭往往會主動搞封閉和壟斷,這不是一種批評或者職責,而是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理性的選擇。由此帶來數據產權的故意模糊,數據價值的失真。這樣的方式還潛藏著高風險,在邏輯上來講數據集中到一個地方就有單點風險。
總的來說,上述五大挑戰,促使我們考慮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數字資產化的問題。
怎么辦?我們回到源頭想一想什么是資產,如何產生資產?王澤鑒先生說資產來自權利,權利是由契約定義的。契約包含三個要素:權利人,契約憑證,契約約束制度。這幾個要素合在一起簽訂了契約,因此產生了權利,進而產生了資產。所以大家要清楚契約是產生資產的一個基礎要件。
“契約”的英文是“contract”,它除了有“契約”的釋義外,還有一個詞意叫“收縮”,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為什么契約和收縮是一個詞。從詞源的角度來說,這兩個釋義來自不同源頭,也就是說根本是兩個詞,只是長得一樣。非常有意思的是,現代經濟學的研究表明資產、權利就是收縮出來的。
Polygon開源零知識證明系統Plonky2:8月16日消息,Polygon宣布開源零知識證明系統Plonky2,另外,STARK證明器Starky也是開源的。Plonky2由Polygon于今年1月份公布,Plonky2是一種遞歸SNARK,并且與以太坊原生兼容,結合了PLONK和FRI,具有快速證明和無可信設置。[2022/8/16 12:28:58]
合約分析:一種資產分析的通用框架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霍姆斯特羅姆和哈特創立“現代合約理論”。我建議關心經濟學和數字資產、區塊鏈的人了解一下這個理論,跟我們研究的問題有直接的關系。
它對于資產的產生是這么看的,首先假設現在有一家企業剛剛成立,這個企業所有的權利都是完整的,完全歸屬股權。如果這個企業開始招員工,跟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就意味著他要把自己的權利收縮。因為勞動合同中規定了將他的權利切出去一塊讓渡給他的員工,這個合同的憑證就是期權、貨幣或者股權。大家聽明白我的意思嗎?企業主通過簽訂合同,收縮自己的權利,讓渡一部分權利,把這部分權利變成資產。
此后,企業再跟合作伙伴、上下游簽一個商業合同,本質上是再收縮一部分權利,讓渡出一部分資產。再往后,簽一個金融服務合同,再收縮一部分權利,讓渡出一部分資產。資產就是這么來的。最后因為合同具有不完備性,你再怎么切,也還會剩下很大一塊說不清道不明的權利還是屬于股權,這就是現代合約理論對于資產、對于權利的解釋。
區塊鏈時代的數字資產分析框架
那么,區塊鏈解決了什么問題?沿著剛才的理論,區塊鏈是一個簽合同的基礎設施,是一個簽合同的技術。有了區塊鏈技術,以及基于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區塊鏈上的數據、還有自動化執行的代碼,我們就可以簽一種算法合約,這樣一來我們剛才所說的權利收縮、資產生成的過程就發生了一個重要變化。
這個變化是什么?當你要去跟別人簽訂合同時,如果它可以被算法合約所描述,你應該優先選擇簽訂算法合約。為什么呢?因為區塊鏈算法合約很厲害,它提供了一種公正透明、自動化執行、可被第三方檢驗、可以自證清白的約束制度和保障機制。它不需要任何人,也不需要一兵一卒整天盯著你的合同能不能執行,因為算法合約可以自動、確定性地執行。
因此,區塊鏈通過這樣一種機制變成了一種定義和產生資產的新機制,這就是我的邏輯:區塊鏈是一種定義、產生和運行數字資產的新機制。有了區塊鏈這種機制之后,你可以把可算法化的權益拎出來做資產,那叫數字資產。算法化的法律并不容易實現,法庭、仲裁機構還是要存在的,因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算法描述的。最后,剩余權利還是由股權來表達。這是區塊鏈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所以我們管區塊鏈叫技術化的制度。正因如此,才會出現《經濟學人》在封面報道中將區塊鏈稱之為“信任機器”。
區塊鏈技術會幫助我們構建“誠信特區”,在這個特區里所有人用區塊鏈簽訂合約。合約自動執行,確保每個人的權益得到完整的保護。所有人的數字資產天然有一個強有力的、公正的、透明的、無私的、一分錢都不要的機制保護,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東西。
Coinbase(COIN.O)股票日內漲超20%,報80.78美元:金色財經消息,行情顯示,Coinbase(COIN.O)股票日內漲超20%,報80.78美元。[2022/8/4 2:57:43]
當然,區塊鏈除了是一種制度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一套思路,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套創建數字資產的機制。除了可以簽合約之外,還要在區塊鏈上產生事實。這時候,區塊鏈有一套特別的應用模式,將鏈外數據上鏈確認為事實。要通過共識機制,讓數據上鏈的時候實現飛躍,從一個可能是假的、錯誤的數據變成一個沒有瑕疵、沒有錯誤、代表此時此刻所有人共識的事實,有了事實我們就可以實現生成數字資產。
區塊鏈的應用模式
在實踐當中我們走訪了很多案例,總結出區塊鏈應用模式的幾個關鍵要點:
1.首先,需要跨利益邊界部署區塊鏈節點,不能集中到某一個利益主體手里;2.通過交叉驗證,讓事實上鏈;3.把數字資產化,資產化之后還可以做通證化,資產化就是一個大房間全部資產化,通證化是把它拆成一平米一個;4.要有激勵機制,要讓大家一起協作;5.可以允許代表資產的通證流轉,這樣資產才可以發揮真正的流通、激勵價值;6.要根據事實采取行動,誰來采取行動?可能是智能合約,也可能是我們;7.最后還要有保險和糾錯機制,萬一出錯了呢?還得有保險償付,并追溯責任人,予以糾正。
這一套方案是各位在實踐當中做區塊鏈會遇到的真實流程。當我們有這樣的真實流程后,就實現了區塊鏈時代的數字資產生成。區塊鏈時代你可以用算法跟別人簽訂勞動合同、商業合同、金融服務合同。當然一個企業或者組織最后還會留有由于合約的不完備性導致的剩余權益,這部分權利還會歸于股權,這就是我們的理論體系。
數字資產有很多優勢,靈活性、確定性、穿透性、高精度、實時性、全球性、創新性、透明性、生態性,我不展開說,這樣的資產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任何一個企業都對這樣的資產夢寐以求。十年、二十年之后,誰擁有這樣的資產多,誰就是未來財富的代表。
區塊鏈應用模式在實際案例中如何實踐?怎么樣產生數字資產?我們用例子來說明。
行業鏈:騰訊至信鏈
因為我跟騰訊合作的比較多,他們這個“至信鏈”我覺得是蠻值得研究的。騰訊有很多原創的版權,比如說原創的卡通、原創的小說、原創的短視頻等等。過去這樣的內容很容易被侵權,且大家不愿意進行版權數據的交易。為什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維權成本太高。既然不注冊版權,侵權人可以很輕易地來剽竊。又會有誰會去買版權的使用權?
我告訴大家,在不采用區塊鏈的情況下,如果版權被人侵犯,你是不是要提告,向法院投訴說有人侵犯我的版權?被告一方首先大概率會否認侵權。所以你得先證明這個版權是你的,如果要從頭證明這個版權歸屬于你,需要做很多數據收集工作,要請專業的法律團隊幫你來做這個事兒,成本非常高。
騰訊負責版權相關的吳平平律師給我的一個數據很令人驚訝:想要拿一個版權的法律確認書成本是多少?他做過最低的一個case是8000元,最高的一個case是40萬,平均在5-10萬元。
做這樣一個法律鑒定書要5-10萬元,然后確認侵權的話一般可獲賠小幾萬塊,這個事大家愿意干嗎?肯定不愿意干。
結果是你創造了任何版權或創造了任何東西,你都不愿意去做版權注冊。你既然不愿意去做版權注冊,就相當于開門揖盜,請大家過來抄。既然大家可以隨便過來抄,誰會去購買你的版權?所以版權數據交易也不會很活躍。
騰訊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騰訊自己有大量的原創內容,他們首先做了一個跨利益主體的節點部署。他把版權局、自己的原創平臺、第三方做的版權檢測中心、司法機構結合起來,串到一條鏈上。把這些機構都串在一起之后,根據司法機構和版權局提供的規則,一旦你創作了一幅畫、一篇文章、一段視頻,就可以立刻花一小筆錢來申請做版權認證。這個版權認證必須多方同時為你提供證據,這些證據撮合到一起,證明了你的作品是原創的。
作品上傳到區塊鏈上,就實現了從一個普通的版權數據向數字資產的搖身一變。為什么可以變成數字資產?因為有多個不同方面的人、不同利益方對它提供證據,給它做共識,使它變成數字資產。這就是我剛才說的交叉驗證數據上鏈和數字資產化。由于所有人都確認這件事情,因此這個簡單的數據版權真正變成了區塊鏈上的一個數據資產。
好,結果是什么?結果是此時如果有人膽敢侵犯你的版權,大家知道,你出具一份法律認證書,成本降到多少錢嗎?剛才還記得我說的那個成本是多少?最低是8000,最高是40萬,一般是幾萬塊錢。而這個成本可以降到10塊錢以下,是數百倍到數萬倍的一個下降。
量變引發質變,如果認定版權或者申請法律意見書的成本降到10塊錢以下,就意味著你幾乎只要看到有人侵犯你的版權都會提告、都會投訴。這種情況下,對于侵犯版權的人來說壓力就大了,因為你只要花10塊錢就可以讓他賠償2萬,這樣的成本他可能就不愿意付出,與其如此,他還不如到交易平臺上去購買你的版權。由此促成了數字版權的交易市場。
這是至信鏈的整體邏輯,其中最關鍵的是可以“戲劇化”地降低版權認證的成本、真正將版權轉化為數字資產并促進其交易。當然騰訊有騰訊的特殊性,咱們都不像騰訊有那么大的一個平臺。但是我覺得這個例子是比較好的,它既是個政務鏈,又是個行業鏈,比較好地體現了區塊鏈解決問題的一個范式,請大家也稍微思考一下。
供應鏈+區塊鏈:轉口貿易區塊鏈金融
再看一個例子:轉口貿易。是中國農業銀行上海浦東分行牽頭、2019年12月7日發布的一個項目,它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轉口貿易。為什么做這個項目?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的行長叫陳濤,是我的一位好友。他考察了許多區塊鏈項目后得出結論,大部分應用都是偽應用,不符合螞蟻金服蔣國飛曾提到的“三做三不做原則”。
明明可以用中心化系統很好地解決,非要用區塊鏈。他就想,有沒有一個場景,是絕對要用區塊鏈,不用區塊鏈根本做不了的?最后他找到了這樣一個場景,就是轉口貿易。
我先介紹一下轉口貿易的背景,什么叫轉口貿易?假設你有一家公司在深圳,現在有一家在印尼雅加達的公司想購買1萬噸煤,同時澳洲達爾文有一家公司可以供應1萬噸煤。照理來說這兩家公司自己交易就好,但問題是他們兩個之間互不相識,就算認識,也互相不信任,尤其是可能達爾文這邊不相信印尼這邊的。可如果這兩家公司都信任深圳這家公司,轉口貿易的產品就出現了。
具體來說,雅加達的公司向深圳的公司進口1萬噸煤,深圳的公司從達爾文的公司購買1萬噸煤,然后把這個煤直接運到雅加達。
如圖,紅色的線是貨幣流,先從雅加達公司到深圳公司,然后再從深圳公司到達爾文公司。在這個過程中,深圳公司可以雁過拔毛,賺取中間費用。但是貨物流可不是這樣,貨物流會直接從達爾文到雅加達。可以看到這里面的三個流:資金流、票據流和貨物流并不合一。
這個時候就出現一個問題,我們中國的海關和倉儲看不見這種交易的實物流。它們所能看到的只有這個貿易的單據。你們設想一下,這件事情真正的痛點在什么地方?國家在多年以前是極力鼓勵大家去做轉口貿易的,因為轉口貿易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是可幫助深圳、上海之類的城市成為貿易中心。第二個好處是人民幣國際化。你做久了之后,大家都相信你的時候,完全可以要求對方用人民幣來付款,這里面的貿易收入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所以大概從2009年開始,我們國家大規模鼓勵銀行向從事轉口貿易的公司提供金融支持。既然我國要支持深圳公司這樣的企業來做轉口貿易,就必須給他一個特別的權力,即“收付匯的權利”,允許公司收外匯和付外匯。于是深圳這家公司,就可以得到很多美元,也因此獲得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套利套匯。
什么叫套利套匯?套利套匯有很多方法,有些手段,你搞清楚以后都很佩服這幫人,簡直是藝術家,只是用錯了地方。
我這里介紹一種比較粗糙的,就是利用人民幣在岸和離岸價格之差套利。
深圳的一岸之隔就是香港,香港有一個離岸人民幣市場,離岸人民幣的價格跟在岸人民幣價格是不一樣的。一般比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是7塊錢的話,離岸人民幣價格一般比在岸人民幣低一點,可能是7塊零2分。
我同樣是1萬美金,要把它變成人民幣匯到國內的時候,是選擇在岸付還是選擇離岸買?很顯然會在離岸買,買完了再轉到國內來。這兩分錢的差價是套利套匯的空間。這時候如果你還能配合做一些美元期貨,那就可以賺到美元。
這個套利空間是我們國家鼓勵轉口貿易,所給予的激勵。也就是說轉口貿易除了中介費之外,還可以掙到這筆利差。前提是,這個貿易背景得是真實的。你真的作為中介促成了達爾文與雅加達之間的貿易。可轉口貿易從國內的角度來看,只能看單據,難以追查兩個境外公司是不是有實際的物流。
因此有人會這么做,在雅加達成立一家公司,在達爾文成立一家公司,左右兩個口袋,左手倒右手。然后買通當地的官員,當然買通澳大利亞的官員比較難,但買通印尼的官員還是比較容易的。然后偽造所有的單據,并通過這個單據獲得一筆貸款,然后拿這個貸款到海外去把它變成離岸人民幣,再把它轉到國內,把這個貸款給還了,如此周轉。
這是一種迅速賺錢的方式,別看每次你只能賺到百分之零點幾的利差,你快速地交易、快速地周轉,這是一筆巨大的錢。到2014年年初,中國的轉口貿易總額是4.6萬億,轉口貿易帶來貿易順差,高達總順差的18%多,明顯的不正常。那個時候,我們有些所謂做轉口貿易的企業,利用香港的保稅區與特殊地位,一日幾十次進出保稅區,就為了套利套匯。
2014年3月份人民銀行直接發通知,各商業銀行要嚴查套利套匯行為。結果是大部分商業銀行都停止了這個業務,從2014年開始,我國的轉口貿易可以稱之為斷崖式下跌,從四點幾萬億下降到幾千億。
農業銀行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其實核心很簡單,就是要確定真實的貿易背景。這里還是通過我剛才講述的交叉驗證、響應式數據整合,把大家的共識凝結到鏈上,從而實現事實上鏈的應用模式。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只要我們通過所有人的交叉驗證和檢查,讓這件事情作為事實上鏈,后面的問題都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具體來說,農行可以跟一帶一路上眾多的合作銀行、商貿供公司、政府機構、倉儲公司都建立聯盟關系。如果想證明從達爾文運一船貨發到雅加達,深圳公司提供的倉單不完全算數,還要把相關倉儲、物流、銀行、海關的這些單據全都提交。注意,我們在區塊鏈里面怎么確定這個單據的真假?需要相關節點提供證據。
當所有相關機構都提供了相應證據,相當于不同節點站在各自角度對這件事提供了證明,由此完成了數據上鏈。這件事如果成為了事實,事實上鏈成為數字資產,后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包括把這個數字資產切割成多份,放到交易所里交易,幫助企業提前融資,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為我們普通老百姓提供一個年化收益10%以上的理財產品,還可以讓這些企業提前獲得融資,這么好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這個項目現在在國內,在銀行界的影響非常大。
我想通過這樣一些例子,讓大家了解區塊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解決方案。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剛才已經提到的那幾個:分布式賬本、交叉數據驗證、響應式數據整合、數字資產生成、激勵機制、糾錯機制等,這種特征在過去的歷史上確實沒有遇到過。我們過去基本上都是委托給一個大家都信任的中心來處理,我個人覺得這算是一種范式的變遷,也是一種科學思維模式的改變。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跟大家一起探討和合作,推動這個事情向前發展,使區塊鏈的方法論更加成熟。
最后總結一下,我想告訴大家一件事情:區塊鏈在我看來,是用來支持數字資產的,而數字資產是幫助中國人在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里再打贏一場數字經濟戰爭的制勝法寶。
Tags:區塊鏈數字資產比特幣LON區塊鏈技術通俗講解科普數字資產類應用案例包括比特幣最新價格行情美元交易Echelon Prime
寫在前面:本文作者為luboremo和Ambroid,對幾個常見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借貸平臺進行了對比,不構成投資建議.
1900/1/1 0:00:00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穩定幣”一詞使人想到了Tether或Libra等加密貨幣。但是,穩定幣事實上有很多版本——從以法定貨幣為抵押的穩定幣到以實際資產甚至其他數字貨幣為抵押的穩定幣.
1900/1/1 0:00:00來源:中國經營報 編者注:原標題為《法幣數字貨幣與非法幣數字貨幣博弈時代已經到來》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可信可控云計算、終端安全存儲、區塊鏈等技術的演進.
1900/1/1 0:00:00來源:螞蟻區塊鏈 新年到,支付寶集五福到。朋友圈、微博被各種花式掃福淹沒:“福”、“福字”、“福字圖片”霸占百度搜索指數前三;馬云的“福”上線不到一天,被網友掃了1.5億次.
1900/1/1 0:00:00★在幣圈,把握買點很重要。關于買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有人比較佛系,覺得反正預測不了買點,不停地買就好了;有的人比較激進,用股票市場"買漲不買跌"那一套,每次一漲,馬上進場.
1900/1/1 0:00:00文:朱嘉明 來源:鋅鏈接 編者注:原標題為《朱嘉明:關于產業區塊鏈的再思考》 編者按 在產業區塊鏈從1到100的過程中,僅有區塊鏈并不能解決問題,它需要與其他技術結合,例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等.
1900/1/1 0:00:00